扶玉枝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于創新型國家建設意義深遠。本文以《西方經濟學》教學為例,重點探討通過學生講授、案例分析和問題討論等方式來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與效果。本文認為應該采取小班化教學,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和打造教學團隊,以確保參與式教學的順利開展,進而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培養。
關鍵詞:參與式;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04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緊迫性
大學生是創新創業工作最為重要的新生代力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作用[1]。我國政府一直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2010年7月29日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提到高等教育要推進創新創業教育。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各高校要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推動教師把國際前沿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但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意向、創業勝任能力都無法滿足創新型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與我國向創新型國家轉型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2]。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基于此,本文以西方經濟學教學為例,就通過參與式教學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與效果進行探討。
二、通過參與式教學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參與式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最初的“參與式”是一些社會學專家進行國際援助性研究時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學理論:只有讓當地人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國際援助項目當中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項目的成功。之后,此理論被引入到教育界,形成了“參與式教學方法”[3]?!段鞣浇洕鷮W》是資本主義市場運行機制的經驗性總結,張 宇是一門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學科[4]。《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中的財經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對于經濟管理類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并且,該課程與日常工作生活、國家經濟形勢聯系緊密,案例資料豐富。講授《西方經濟學》時采用參與式教學,讓學生不僅是課程內容的認知者,也能成為課程內容的拓展者,就能使他們的創新創業靈感得到充分激發和扎實培養。具體而言,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如下方式:
(一)學生講授
傳統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臺上講授,學生在臺下寫記。而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可走下講臺和學生平等交流,學生也可走上講臺進行講授。當然,安排學生來講授的內容要相對簡單一些,同時應提前進行預習。如“均衡價格理論”一章中“供給”部分的內容便可安排學生講授。因為之前“需求”部分內容已由教師講授過,“供給”部分的內容就相對熟悉、明了一些。通過學生講授、教師點評、同學提問等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消化“需求”和“供給”的內涵。又如,“市場結構理論”一章,可讓學生來總結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中的學習內容,通過臺上學生總結,臺下學生補充,最后教師點評并總結的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再如“宏觀經濟政策實踐”一章的講授中,可把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分別負責查閱一國近十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實施情況,并制作宣講課件。然后各組采取成員推薦或自我推薦的方式選出1-2名學生進行十分鐘左右的講演,供其他學生進行學習、評論。最后,教師再對每組的情況進行點評并給出成績。這種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性,還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案例分析
教師課前準備相關案例,課上請學生根據所學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或者教師在講授完相關理論知識后,安排學生自主搜集相關案例,再進行分析討論。例如,教師在講授完需求的概念之后,可向學生展示此案例:“鴉片戰爭后,英國商人為打開了中國這個廣闊市場而欣喜若狂。當時英國商人估計:中國有4億多人,如果1億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2頂,整個英國曼徹斯頓的棉紡廠日夜加班都不夠,何況還要做衣服呢?于是他們把大量洋布運到中國,結果卻與他們的夢想截然相反?!闭埻瑢W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其中的原因。又如,教師講授完機會成本的內容之后,可讓學生根據所學經濟學原理分析《孟子》中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痹偃?,教師在講授完成本收益這一章節內容后,可把一個教學班級分為若干組,每組學生自主搜集相關案例,并運用成本收益理論進行分析討論。由學生以案例是否符合經濟學原理和新穎有趣等作為評判標準,投票選取2-3個優秀案例,并給予加分獎勵,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問題討論
教師在課前認真研究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并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知識積累,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課上在經濟學理論的講授過程中可隨時列舉問題供學生討論。例如,在講授成本收益時可提出“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柜會亮,冷凍柜卻不會亮”“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等等日常而有趣的問題,請學生運用所學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又如,在講授商品定價及企業之間的競爭時可以提問“為什么顧客在滴滴打車時臨時取消訂單,滴滴公司不另收費,而航空公司卻要收取昂貴的取消費”“為什么從上海到??诘臋C票春節期間要全價,而平時會有兩折的票”等。再如,教師在講授收入問題時,可以提問“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比男模特高?”“為了招到想要的員工,為什么公司老板有時會提出高出標準的薪資?”此外,教師可結合當時的經濟現象提問。如多數城市出現房價下跌、多地土地拍賣市場出現流拍,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熱點問題均可供學生討論。
三、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能夠更為廣泛、便捷地獲取最新信息。教師通過參與式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討論,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但目前許多高校開展參與式教學存在一些困難,如西方經濟學一般為大班授課,有的人數在100人以上。這就使得教師很難做到了解和監督學生的課堂和課后學習情況,學生講授、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等課堂互動也很難開展。另外,在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平時成績比重過低,一般為30%或20%,這種“考核在期末”的方式讓學生抱有課堂學習不重要,只要期末考好就行的“取巧”思想,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為了順利開展參與式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首先應采取小班化教學,讓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小班化教學也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開展互動。此外,應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大幅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50%-60%為宜)。教師可據實將小組討論、課堂問答、課堂測驗、課堂講授、作業、出勤等計入平時成績,以此來引導、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還需歷練、鍛造教學團隊,將所有西方經濟學的教師組成一個教學團隊,強化交流、精誠合作、資源共享,不斷創新參與式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努力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創造更為優越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琳娜.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路徑研究——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8):285.
[2]程銀.“雙創時代”財經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17.
[3]梁琳娜,樊峰崗.參與式教學法在高校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時空,2009(6):100.
[4]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4.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扶玉枝(1981— ),女,漢族,湖南冷水江人,講師,研究方向:高校經濟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