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動習慣養成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個人身體的活動量。本文以本校目前推廣的師生活動為依據,運用本校現有運動場地及場館,讓教職員工嘗試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規劃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從玩運動出發,逐漸培養愛運動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體育運動;師生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4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37
通過增加運動,培養師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我們跨域合作,共同行動。學校也需多舉辦健康飲食講座、運動會等活動。教育部也提到在學校體育方面可以活絡校園體育,增進學生活力,在全民運動方面可以運動健身,快樂人生,在運動設施方面營造優質、友善的運動環境。
一、推廣動健康,展現教師健康生活
在成人運動部分,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是直接影響生理、心理和社會效益的關鍵因素。因為工作形態的改變,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成人身體活動量已經大量降低,也提升了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可能降低了認知功能導致心理的不安。平涼市政府近年來已經在各縣區逐年建設全民運動中心并開始營運。除了全民運動中心以外,各校也開放操場等運動場所,為民眾提供就近的運動空間。
一般人常將“沒有時間、沒有體力、沒有動機”作為不運動的口頭禪或借口,學校通過安排以上活動,讓教師可以直接體驗學校的設施,經由教練的協助,嘗試一些新的運動方式,從而提升教師的運動興趣,進而養成運動的習慣,讓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培養動健康。
二、規劃多元活動,發展學生玩運動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占總課時10-11%的比例,1-2年級體育課相當于每周4課時,3-6年級體育課和7-9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相當于每周3課時。各地在制訂體育課程實施計劃時,應明確小學體育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周課時要求,確保開足體育課。而各個學校也通過晨間活動、課間活動、空白課程及課后社團等方式增加學生的運動時間,除了培養學生運動知能、激發學生運動的動機及興趣之外,逐漸培養他們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以強化學生個體適能。
我們對于學生的運動規劃,充分運用本校的體育館、球場及操場等不同場地規劃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可以從“玩運動”出發。教務處在每周三、四的第二節下課時間,舉辦的“活力小子”挑戰賽,包含呼啦圈、跳繩等活動。每位學生在開學時會拿到一張挑戰卡,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參與呼啦圈挑戰活動,中高年級則是跳繩挑戰活動,為了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即使中間停下或中斷,只要持續達到規定的時間,就可以在挑戰卡上蓋一個圖章,在學期結束時會結算學生的挑戰卡,并發給獎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對運動逐漸產生興趣,也慢慢養成運動習慣。
學校這兩年配合市政府的全民體育日推出路跑活動,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在操場集合做完熱身操,在校長、家長會長及各班教師的帶領下,共同跑步繞學校一周回到操場,除了參與的人員以外,其他教職員工也擔任路口的安全指揮,大家共同完成這場盛大的路跑活動。部分學生因為平常較少運動,跑完后雖然氣喘吁吁,卻都能全程參與。
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廣零時體育,為了讓學生有更多彩的體育活動,各年級也安排不同的競賽。比如,低年級的體育競賽、中高年級的球類競技、高年級的小鐵人活動及西瓜杯夏日師生競跑活動等。同時體育課程配合新北市運動樂活月,也參加樂樂足球比賽、跳繩擂臺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體育技巧也可以在校外的場合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競技、一起運動。
雖然本校體育館從建館以來就設有籃球館,但是學校在平時的體育課程安排上,除教陸上其他體育課程外,也安排小學籃球教學,多年來學校安排在上學期舉辦運動會,下學期辦理籃球競技,讓學生可以發揮體育課程學習的各項運動技巧及團隊合作,學生籃球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這也展現出本校與眾不同的籃球教學及學生優異的能力。學校在課余時段也積極開設多元的運動性社團活動,例如,羽球社、桌球社、籃球社、足球社、跆拳道、排球隊、游泳隊及直排輪等活動,在寒暑假期間,還開設游泳訓練班、排球訓練班等多樣化的運動課程,這些活動除了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并給他們提供了多方面展示才能的機會。
學校多年來推動的零時體育、健康操、活力小子、學年體育競技、課后運動社團及陸上、水中體育技能等活動,除了可以增加學生活動的時間外,還可以讓他們學到更多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在課業之外,可以通過運動增強體適能,成為一位文武兼備的小學好學生。
三、結語
通過“動健康,玩運動”的方式,在不同的場地規劃適合教職員工及學生各種類型的活動,讓大家可以在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并且和三五好友共同參與,進而培養運動習慣,提升個人體適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小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J].新校園:中旬刊,2014(4).
[2]孫紅霞,殷學鋒.健康校園體系下服務性學習與社會正義的關聯性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 2015(4).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吳志華(1978.4—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