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偉龍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在去年國際禁毒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查處的毒品主要是冰毒、氯胺酮等新型毒品。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其中濫用合成毒品人員153.8萬名,占60.2%。
我國《刑法》第357條、《禁毒法》第2條第1款都規定了毒品的定義,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規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禁毒教研室副主任張黎表示,毒品通常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屬性,一是成癮性,就是能夠使人產生身體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二是危害性,即對吸毒個體、家庭和社會產生現實危害和潛在威脅;三是受管制性,即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加以規制。也就是說,同時具備上述三個屬性的物質就是毒品。
所謂新型毒品,其實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被聯合國禁毒機構稱為 “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準毒品”,另一種是隱藏在全新包裝和外表下的毒品。據張黎介紹,新精神活性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簡稱NPS),即新近出現濫用問題、可能對公共健康產生威脅的,但尚未被聯合國《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和《1971年精神藥物公約》所管制的單一的或混合類的物質。新精神活性物質其實是毒販們為規避法律管制而發現或創制出來的“準毒品”,其種類范圍異常龐大,而且可以根據毒品管制清單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對各國現有毒品管制制度構成極大威脅。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經涌現出九大類共800種新精神活性物質,近年來我國已經先后將170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和芬太尼整類物質作為毒品加以管制。
張黎表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內重新出現毒品問題后,濫用最為普遍的是以海洛因為代表的阿片類毒品,這也被稱作第一代毒品。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出現的以冰毒、氯胺酮為代表的合成類毒品,目前已經占據大部分毒品濫用市場,這些被稱作第二代毒品。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新精神活性物質雖然濫用比例不高,但因種類翻新快、法律管制滯后反而具有很強的濫用潛力,它們被稱作第三代毒品。
值得注意的是,新精神活性物質在成癮性、危害性等方面均不亞于已經被列管的毒品,但卻因其“合法”身份而受到制販毒團伙的青睞,并受到濫用群體的追捧。目前在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小樹枝”“娜塔莎”就屬于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某種合成大麻素,被用作大麻制品的“合法”替代品。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趨勢來看,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者中90后的比例很高,青少年群體的濫用問題絕對不可小覷。
目前,毒品濫用市場上還普遍存在一些“新瓶裝舊酒”的情況,即將某種毒品或著多種毒品混合后以換上新的包裝或外觀,既可掩人耳目又具有誘惑性。例如偽裝成小郵票、小貼紙、小畫片的致幻劑LSD(麥角酰基乙二胺),包裝在“小可樂瓶”中的GHB(γ-羥丁酸),隱藏在“咖啡”“奶茶”“跳跳糖”等包裝里的毒品混合物。有的毒販還將毒品成分摻在巧克力、軟糖等食品當中,甚至混合在電子煙油中向外銷售。這些毒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果不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檢測,很難分辨出來。
央廣網曾有報道,江蘇連云港一名男子吸毒后產生被害幻覺,拿起菜刀向家人瘋狂揮砍,在解救其家人時,三名民警被砍傷;在湖北武漢,一男子吸食冰毒后產生有人要殺自己的幻覺,先是揮刀追殺自己的同居女友,接著又四處尋找要“加害”自己的人,最后竟將聞訊趕來勸阻的親生父母當街砍死……
冰毒(Methamphetamine)是最為常見的新型毒品,化學名稱為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黃堿、甲基安非他明等。甲基苯丙胺堿純品無色、透明。常見的是甲基苯丙胺鹽酸鹽,為無色透明結晶體,因形似冰,所以叫作冰毒。濫用方式主要為燙吸、口服、鼻吸、靜脈注射等。
吸食毒品者少量服用冰毒,可表現出精神振奮、清醒、機敏、話多、興致勃勃、思維活躍、情緒高漲,而且長時間工作或學習無疲勞感、無饑餓感。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冰介紹說,通過靜脈注射方式濫用冰毒,可引起各種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艾滋病等。嚴重者會出現精神錯亂、性欲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在思維方面,冰毒濫用者會從最開始的多疑、敏感發展為偏執觀念或妄想,并伴有相應的情緒變化。在妄想支配下,濫用者可有沖動行為,甚至自殺或殺人等暴力行為。過量使用冰毒可導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部分年輕人,由于社會經驗閱歷淺,喜好追逐、嘗試新鮮事物。青少年的大腦功能發育尚不完全,特別容易受到毒品的傷害。同時由于他們的自制能力差,對新型毒品的危害了解不清,覺得試一次沒關系,甚至認為這樣很酷,最終會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潭。”李冰說。世界上最大的謊言莫過于“新型毒品不上癮”。事實上,新型毒品對人體的危害更大。新型毒品讓人產生幻覺從而導致的惡性案件時有發生,而且戒治更加困難。吸食任何毒品都會產生依賴性,不僅會引發腎臟等各類器官疾病,而且吸毒直接產生的幻聽、被迫害妄想癥、精神恍惚等會對個人及社會安全造成無法預估的重大危害。
李冰表示,預防和不沾染毒品是對普通人來說最好的禁毒防控手段,家人要關注可疑吸毒者的異常改變,比如情緒、性格、特殊行為等,如果發現這樣的問題應該及時去公安系統所屬的禁毒中心或者精神科進行排查。一旦確認吸毒者,要去戒毒所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不要以為靠個人毅力、靠信念等就能自行戒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