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喻棋
摘 ? 要: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提升,智能手機正在登上歷史的大舞臺,并逐步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作為人類新時代一項極其重要的發明,智能手機并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產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產業,人們在發展智能手機的道路上經歷了不少的坎坷、顛覆與驚喜。本文將追隨著歷史的時間線,針對近期智能手機的兩項關注點最高的關鍵技術對智能手機的發展歷史進行解讀,并對該產業的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智能手機 ?操作系統 ?屏幕顯示設計
中圖分類號:TN929.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b)-0001-02
近幾年,隨著攝影技術、處理器芯片技術產業、電子設備屏幕顯示技術、操作系統技術、電池存儲技術等等的高速進步,智能手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甚至在以越來越大的進步幅度向前邁進。接下來,本文將以時間為索引,針對近期智能手機的兩項關注點最高的關鍵技術:操作系統、屏幕顯示設計對智能手機的發展歷史進行解讀、并對其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1 ?操作系統
西蒙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機,它使用ZOLUS操作系統,只有一個第三方應用程序——DeXCHIT。但它的出現敲開了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大門。
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對外界公布基于Objective-C、C、C++語言編寫的類Unix系統——iOS系統,該操作系統最初的名稱為“iPhone Runs OS X”。隨后,在2008年和2010年,蘋果公司將iPhone OS系統搭載運用于其新產品iTouch以及iPad上。第一代iPad發布的這一年,蘋果公司對“iPhone OS”的系統架構以及一些基礎程序進行了改進與升級,并將“iPhone OS”改名為“iOS”。
對于谷歌的Android安卓,這是一種以 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2007年,美國著名科技企業谷歌正式向公布了這款操作系統,并在這天建立了一個全球性的共同研發組織,以一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
從用戶角度來看,安卓系統與iOS系統在操作與實際運用方面兩者絕大部分的功能都是相似的。相比之下安卓系統給予用戶的自主程度稍高于蘋果,允許用戶對系統中的更多功能進行自主修改,但與之帶來的便是安卓的系統安全性便低于iOS系統。英國無線服務公司 WDS 的一項研究顯示,開放的 Android 系統,硬件廠商魚龍混雜,這直接導致了故障率處于智能操作系統的前列[2]。
然而,Android系統具有開放源代碼的特點,這一特性使得軟件成本高的問題很容易解決。眾多智能手機廠商在使用該平臺時,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智能手機的門檻業因此驟然降低[3]。目前我國的一流智能手機廠商全部采用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的自家系統,例如華為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等等。
展望未來,個人認為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中將會被統一。而如今的趨勢也是如此,蘋果公司的iOS系統曾經是一個非常具有該公司特點的操作系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市場上用戶的反饋,該操作系統已經逐漸擁有了很多安卓系統的相同功能,蘋果公司甚至為此做出了很多妥協。畢竟,優秀的產品走到最后都會擁有相似相近的特點,而操作系統最終也可能會統一化。哪怕iOS和Android依舊保持著“平分江山”的格局,但預計其兩者最終也將會有著非常高的相似性。
同時,結合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未來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勢必將與人工智能有著巨大的聯系與運用。操作系統將會變得更加智能化,離電影中的高智能化將會越來越接近。將智能手機與人工智能深入結合運用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更是人工智能的一大重要運用領域。
2 ?屏幕顯示設計
1997年,當時的科技巨頭西門子公司研究出了第一款彩色的智能手機顯示屏。隨后的10年內,智能手機顯示屏的發展經歷與操作系統相似:經歷了幾年的發展,隨著蘋果公司的崛起,智能手機的屏幕也發生了顛覆。當喬布斯帶著他的第一代iPhone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無一不被iPhone的顯示屏所折服,它不可思議的觸控靈敏度徹底顛覆了曾經的智能手機顯示屏行業,也為今后的智能手機顯示屏奠定了發展的基調。
在2007年之后,智能手機從當初的物理按鍵設計逐漸過渡到了觸摸屏幕設計。經歷了接近4年的發展,在2011年,智能手機的顯示屏又迎來了一個轉折點:三星在德國開始銷售當時的新旗艦Galaxy Note。從此,來自韓國的三星公司打開了智能手機大屏化大門,全球各大科技企業便開始著力于如何將手機屏幕在確保有足夠大的尺寸同時使邊框更窄。
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沉淀后,人們又找到了新的手機屏幕發展方向。2014年8月,夏普給人們引入了一個新的手機屏幕概念:全面屏。當時的夏普Aquos Crystal達到了78.5%的屏占比,達到了屏幕的接近無邊框化。以夏普的這種設計理念,隨后便慢慢出現了最近火熱的小米MIX系列,將智能手機的全面屏推上了高潮。
作為手機行業中的硬件巨頭,三星也一直在研發著屬于自己家的獨門本領:Super AMOLED柔性屏幕。三星采用曲面屏的概念來使智能手機實現視覺上的無邊框化。在2015年3月1日三星發布了Galaxy S6 Edge這一款顛覆智能手機直板屏幕的產品。左右兩邊的屏幕邊緣都為曲面,這種創新顛覆了傳統的智能手機設計思想。
伴隨著生物識別解鎖技術的進步,近一兩年逐漸開始出現了屏下指紋解鎖以及結構光人臉解鎖。2017年6月國產廠商vivo在上海展示了基于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的vivo Xplay 6樣機、蘋果公司于2017年秋季的iPhone X上則是首發了3D結構光技術。兩種解鎖技術分別以自己的方式砍掉了屏幕上下邊緣,讓人類智能手機屏幕距離“無邊框化”又進了一步。
到了2018年,國產廠商OPPO和vivo分別發布OPPO Find X以及vivo NEX手機,通過改變前置攝像頭的設計思路將頂部無邊框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OPPO Find X采取雙規潛望結構設計,將前、后置攝像頭以及面部識別的光學器件全部放置于手機頂部的一個滑軌裝置中,平時不需要的時候該裝置隱藏在機身內部,而在需要的時候瞬間升起,而vivo NEX則只升降前置攝像頭,原理與雙軌潛望式結構基本相似。
20年的發展,手機屏幕如操作系統一般經歷了不少的坎坷,當然也有著不少的驚喜。展望未來,智能手機的屏幕或許還是終將走向由智能手機行業巨頭三星領跑的發展路線:柔性屏幕。將來或許會出現可彎曲、可伸展甚至可折疊的屏幕。這也是三星目前公布的未來幾年內手機屏幕核心研究的方向。當智能手機屏幕實現商業化的柔性設計之后,手機將會成為紙張類似的存在,隨時可以進行折疊、變換形狀,當然這一切也需要配合硬件的發展。若三星或是其他廠商順利實現柔性屏幕商業化,那又將是人類手機智能屏幕發展歷史上的一大飛躍。
3 ?結語
智能手機在過去的十幾年之間快速地占據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它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科技產品。無論是微信、支付寶還是其他軟件平臺等等,智能手機都成為了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與科學領域的進步。而對于其中的幾項關鍵技術:攝影技術、處理器芯片技術、電子設備屏幕顯示技術、操作系統技術、電池存儲技術等等,勢必將繼續向前發展邁進。
參考文獻
[1] 李曉峰,仲啟亮.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現狀的實證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3):55-60.
[2] 李培林.安卓系統的應用及發展趨勢展望[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5(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