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博 劉益民 付志遠
摘 ? 要:本文針對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測量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結合現代礦山的需求,發現傳統的測量技術無法滿足地質開采的要求,不管是測量的技術還是成本控制都比較高,然而新技術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受到好評,對于特殊的地質條件接周邊的植被和形態都有很好的評估和分析,防止對周邊其他的地質測量帶來危險,因此,本文主要結合遙感技術的優勢和精準的辨別情況來進行分析,對未來礦山地質測量的應用引領時代的前端。
關鍵詞:遙感技術 ?地質測量 ?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TP7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b)-0042-02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我國礦山資源的發展也在不斷地進步,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我國大型的礦山相對分布比較廣泛,但是在開采過程中對周邊植被及其建筑物的損害比較嚴重,還有一部分礦山在開采過程中一旦損傷比較嚴重,再次開采就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恢復,因此對于需要來說,就是供不應求。傳統的開采方式相對比較粗放,對周邊的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為了能夠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就要通過現代遙感技術來完善,制定科學有效的開采數據和前期的準備工作,通過現代有效的方案來避免開采過程中的治理措施,為礦山開采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也為當前應用研究而不斷努力。
1 ?分析當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現狀
對于我國當前礦山地質來說,大多數都屬于露頭礦山,容易引起山體滑坡和地面塌陷及其泥石流的現象,長期的開發對周邊的地質災害問題都起到了很大的引發作用,會造成建筑塌陷且道路損害等問題,同時對周邊的居住環境和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礦山開采工作會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棄物,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還會造成環境污染,當然還有一些地方會出現一些比較小的私營的開采地方,每年都會因為開采不當導致危害和不必要因素,因此,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相對來說都比較不穩定。
2 ?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測量中的必要性
2.1 遙感技術的主要優勢
首先,對于礦山的分布來說,大多數都屬于山周邊,每個礦產的經濟的發展中對于不同的礦層都有著重要的產業,但是傳統的礦產資源開發局限性導致很多不足之處,過多的資源開發或者是得不到合理的利益,使得礦產的框架得到了嚴重的危害,周邊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迫害,據數據統計,對于一些小型礦山在開采過程中,通過傳統開采的方式到周邊的生態系統破壞及其塌陷的問題占到總礦山的30%左右;其次,遙感技術的特點從各個因素上來解決傳統礦山帶來的不足之處,在操作上受條件限制小,而且還可以在條件惡劣且操作比較困難的地區使用,這些因素已經開始逐漸解決了傳統技術帶來的問題。最后,遙感技術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通過調查和預測的方式來進行遠程操控,有效地對該地區進行開采時帶來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降低損失,發揮比較大的作用。
2.2 礦山地質環境工作的必要性
對于礦山地質環境來說,需要完善的監測需求,在此階段需要結合一些靜態觀察來掌握轉變,以致實現監測效果,因此合理的遙感就是,需要通過工作人員及早發現礦產資源,保障開采的位置。這樣的監測方式,從根本上減少了開采過程中導致的影響,這樣對礦產開采資源發掘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同時在地質開采上還充分得到了保護,實現了礦產產業的良好發展。因此,技術和過得硬的發展都是當前礦山地質環境工作的必要性。
2.3 遙感技術的安全系數高
對于傳統開采技術來說,相對安全系數比較低,近些年,從新聞和一些報道中看到一些小型的礦山開采過程中問題不斷導致施工人員死亡因素不明確,但是這些問題的根源是傳統技術的不安全性和不穩定性;對于周邊的地質條件和環境沒有辦法得到合理的估測,也沒有實現解決辦法的原因,但是現代遙感技術通過前期對地質的測量和評估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風險,同時還可以對周邊的生態環境起到保護的作用,防止二次開采帶來的不良因素。遙感技術的安全最主要是為施工人員施工中的安全指數,防止塌陷或者山體滑坡導致人員的傷亡,也防止損傷加重。
3 ?分析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測量中的應用
3.1 有效地結合礦山地質信息進行提取
對于礦山地質信息,主要就是災害帶來的問題,從礦山災害上主要原因是長時間的開采導致內部結構崩塌等現象,還有就地殼運動使得引起的形態變化,這些地質因素的變化不是一方面的,也有可能是長時間導致的,還有一種的原因是多次開采導致,因此,遙感技術主要可以通過其圖像更好地對潛伏的地質構造和活動構造進行分析,還可以有效地了解礦區的地質條件和地貌情況,在操作和工作中會不會出現塌陷等問題,在整個地質信息中,還要考慮到各個不同結構的位置和線形的情況,這樣有利于在遙感技術上對地質礦山的情況進行分析。這些采取的信息足夠了,才能使得在操作上進行下一步,否則在避免災害或者信息上就無法完善。
3.2 地質測量中對于斷裂的分析
在地質測量工作中避免不了會出現斷裂的現象,對于斷裂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的開采導致,為了能夠分析出斷裂的成因,就通過遙感技術,先進行照片拍攝,從照片中通過三維立體成像來分析差異性,每個機構按照不同的顏色進行分配,在地貌結構上,遙感技術測量也可以分析出明顯的區分,顏色有差異,每個位置會通過線條狀和結構進行地貌結構劃分,對于一些地貌比較旺盛的地區,例如有山河和河道的地帶,在遙感技術中可以顯示出來,告知我們在進行開采過程中注意周邊的環境,對于有山脊的地帶形成急轉彎的變化顯示。
3.3 資源損壞通過遙感技術監測
首先,對于資源損害監測來說,需要通過遙感技術中監測因子來進行分析,然而監測因子所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礦石和周邊的自然景觀,然而該技術不僅可以擴大范圍,還可以提高監測的準確度,使得在操作上空間分辨率強化,因此在這個功能上能夠顯示出辨別是否損害資源的空間分布圖,還可以監測出塌陷的問題;其次,遙感技術還具有收集和數據功能,這個功能主要目的是結合辨別來進行安置,對于一些廢棄物來辨別出空間分布,同時遙感技術還可以清晰地看出整個礦區的地勢和地貌特點,以便在操作上來完善功能的數據圖像和相關問題,這樣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復雜性,同時還可以減少誤差。
3.4 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遙感圖像識別
對于滑坡和崩塌及其泥石流來說,需要結合不同的物質進行覆蓋,在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中,需要先對一些不穩定因素進行降低,利用不同的時期進行預測,找到礦山地質的相關問題,同時還要結合相關閱讀資料進行地質災害預測。在對崩、滑、泥等地質災害的規劃上,以常態形態和孕育特征在遙感技術上顯示出來,同時工作人員還可以進行圈定。對于一些常態的地質災害要通過查明原因和發育的特點及其趨勢來解決主要原因,在調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和通過航拍來進行融合,這樣對地質災害進行圖像分辨率,如果分辨率不高且分辨率不高,則可以通過遙感光譜進行信息收集,把觀測在短時間內的成像進行嚴格的控制,還要結合一些地質災害的現象和地質災害的問題,把地表的靜態信息,來完善信息的深入,從而反映出地質災害的變化。前期做得這些都是在進行地質災害區域過程中,評價易發程度,防止地質災害的隱患問題,同時該技術可以實現地域檢測網絡信息。
3.5 對于礦山地質環境預警
在遙感技術上通過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是相關重要的因素,在礦山地質環境下,主要特點是結合區域性來進行預警,一旦對于地質災害比較頻繁的地方,就要進行全面的治理,在此過程中,需要結合礦山地質環境來實現預警裝置,遙感技術就是可以通過遠程操控來對礦山地區進行預防,預防的宗旨還可以實現礦山地質的完善,同時在進行礦山地質環境預警時,每次進行環境預警時,經費是有限的,沒有足夠的經費,這樣很難解決問題。然而遙感技術結合地質條件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工作人員就會結合遙感技術的圖像來進行處理,防止問題出現,因此,地質礦山環境的預警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關鍵問題。
3.6 完善雷達遙感技術的應用
對于遙感技術而言,雷達技術也是需要結合相關應用程序,在進行植被和地質物質的情況下,完善整個穿透能力,在整個應用程度上有效地調節不同的觀察角度,這樣以適合的觀察的實際情況保證地殼結構。對于地質災害來說,結合雷達遙感技術的應用,來完善更多的信息元素,雷達遙感技術時所反映出來的信息不止所表達的靜態信息,還反映出的動態變化,對于特殊環境下,例如下雨天或者打雷天,可以采取雷達遙感技術,該技術比普通遙感技術更加完善,結合不同的規律使得降低災害研究的進步。不僅如此,雷達遙感技術還可以建立完善的數據信息,使得找到不同的規律來將自然災害降到最低。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技術的發展,對于礦山開采技術來說,通過遙感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結合遙感技術的優勢來實現現代礦山開采的應用,這不僅是凸顯時代的發展進步,也是彰顯科技技術的優勢,在此過程中,還要拋開傳統技術的不足,揚長避短,積極學習礦山開采技術優勢的國家,結合我國的國情來推動地質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減少工作人員的經驗和工作背景,為礦山事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趙曉燕,談樹成,李永平.高精度衛星遙感技術在昆明市礦山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7,29(4):126-130.
[2] 張亮,李紅陽,魏蘋.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7,23(24):1653-1654.
[3] 郭玉斌,陳旭輝.基于多源遙感影像在飾面石材礦山地質環境遙感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遙感,2017,12(14):1653-1654.
[4] 劉曉艷,王海燕.測繪技術在礦山地質環境遙感動態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10):1290-1292.
[5] 王旭艷,陳瑤.針對遙感技術的應用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監測和應用[J].中國地質資源的環境保護,2016: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