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飛
摘要:長期以來,公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認識都存在偏差,認為有國家作為后盾的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不需要考慮風險及內部控制工作。這種錯誤的認知不僅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也會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基于此,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問題與對策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做好內部控制也極為重要。通過內部控制能夠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提高單位內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保障國家的財政安全。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然而,當前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開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同時還滋生了貪腐行為,極大的威脅了國家財產的安全。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績效考核機制不透明
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盡管在人力資源控制上制定有一定的章程;但在績效考核方面卻很少公開,難以看到職工的實際執行情況,以及并未建立有懲罰制度。另一方面,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問題上,未能做到與時俱進,沒能結合實際情況也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創新性。制度的設定未能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相應的考核機制就會是一紙空談,職工還有可能因為自身的付出與獲得相差懸殊而產生抵觸。
(二)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針對某一體育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筆者發現在其內部缺乏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雖然根據相關要求,事業單位內部有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卻存在幾點問題。第一,該制度的制定沒有參考該體育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這樣一來就導致該制度完全無法解決事業單位內部存在的問題[1]。第二,就是該制度已經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脫節,較為陳舊,沒有考慮到國家新推出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充分考慮社會現實,這就使得即便執行了內部控制制度也無法按照實現對事業單位的保護。第三,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在該體育行政事業單位中,內部控制制度只是一紙空文,員工包含管理人員都沒有按照內部控制制度來執行事業單位內的管理工作,這樣一來就使得內部控制成為空談,自然無法實現對國家財產的保護。
(三)缺乏內外監督機制
缺乏內外監督機制是筆者在某一行政事業單位中所觀察的另一問題。眾所周知,在行政事業單位內,要想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內外監督機制,這個內外監督機制的內容包含了內部審計以及外部監督兩方面的工作。然而,在該行政事業單位中,兩方面工作都沒有落實到位。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充分的認識,因此忽略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其次,就是沒有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自然而然外部監督部門無法發揮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內外監督機制的缺乏,從而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
二、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風險意識
要想解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強化單位內部的風險控制意識,這樣才能讓單位員工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當中,以此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保駕護航。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第一,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向具有相關成功經驗的單位學習,吸納其優秀的管理經驗,并根據體育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予以改良,從而使得對方的成功經驗可以更好的應用與體育事業單位的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當中[2]。其次,體育事業單位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造福民眾并且獲得政府以及相關單位的支持,這對于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巨大幫助。最后,需要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的職業素養,不僅要讓他們意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讓他們具備相關知識以及學習更多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改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現狀,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的健康良性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能夠進一步實現內部控制工作,并且保障內部控制工作能夠落實到位。要做到這一點,同樣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第一,需要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讓員工意識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這樣才能讓員工予以重視,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其次,要加強負責內部控制工作人員對意識,同時還需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有義務和職責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也讓他們有能力去完成內部控制的建設。最后,是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一定要根據體育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狀況來進行,絕對不能脫離了實際,也不能脫離事業單位所處的大環境,將外部環境與內部控制工作相結合,這樣才能確保內部控制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實用性,使得內部控制建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活動的開展,讓行政事業單位在未來也有更好的發展。
(三)建立健全的內外監督體系
根據筆者對某一行政事業單位的觀察來看,要想加強該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就必須要建立健全的內外監督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保障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力度,并維持內部控制體系的正常運轉,使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保駕護航。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當然體系的建立需要參考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保障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合法性,并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工作。其次,一定要保障內部監督部門的獨立性,避免內部監督工作受到某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影響,確保整個監督工作的公正性[2]。當然,內部監督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企業員工的努力,因此一定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保障員工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如果事業單位內部由于資源的缺乏無法長期雇傭此類人才,也可以考慮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指導和幫助,盡可能提升內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當內部監督體系建立完成之后,就可以開始外部監督體系的完善,必須要實現內外監督的雙管齊下,這樣才能發揮內外監督工作的真正作用,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讓事業單位在未來也能取得更好的發展。
(四)明確內控責任,建立獎懲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相應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預算、資產、經費等方面的管理,建立起相應的內控責任制度,制定出科學的考評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例如在審計時發現有不合規事件,發現有經費事項管理不明或過多超額的現象,在處理并改正的過程中,要把握住責任到人,所有環節都有相應的負責人。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起科學完善客觀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實際工作中對于獎勵或懲罰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可以提高相應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同樣重要,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對自身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改進;要不斷提高對單位內部風險控制的意識、并建立起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建立健全的內外監督體系。這樣一來才能保障內部控制在實際工作中的有序開展及落實到位,在日常內部控制工作中也要做好相應的監督和管理,以此強化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幫助事業單位在活動中獲得更大的效益,這對于國家政策的實現以及國家財產的保護也有著巨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朱曉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0 (19):255-256.
[2]袁順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20 (9):217-218.
[3]馮艷霞.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