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麗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行政事業單位是發揮政府職能、管理公共事務、提供社會服務的主體。而行政事業單位要能夠樹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推動自身職能的不斷強化,除了需要有高度的服務意識,有效的內部管理也必不可少,尤其是當前隨著“放管服”的深入推進,也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帶來了更多壓力和考驗。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體系中,內部控制是重要環節,但是當前因為種種原因,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尋找對策進行解決。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是發揮政府職能、管理公共事務、提供社會服務的主體。在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在自身體系建設和公共職能強化方面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同時,黨的十九大也對黨政機關自身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論、新導向、新要求,這些都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提高自身內部管理能力,為支持和服務社會主義事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體系中,內部控制是重要環節,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必然需要有與時俱進、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當前因為一些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還是有一些可待提升之處,這也是本文論述的重點所在。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概念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單位組織為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對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總體思想是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機制,確保在制度框架之下,各項資金能夠得到安全運行。同時,依靠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運用,防范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一些財務風險,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國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制定了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用以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維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產安全。但是從制度本身或者是制度執行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不僅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得不到體現,而且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事業發展也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制約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常見問題
在行政事業單位受市場經濟影響不斷加深,以及“放管服”的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我們對照客觀形勢變化給行政事業單位自身體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可以看出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常見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內部控制制度剛性執行意識不強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都建立起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有一定的差別,其本身是政府部門、公共管理機構,除了少數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以外,基本都不以營利為目的,使得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有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對內控制度的剛性執行意識,具體表現為對制度的理解和貫徹不夠,在財務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粗放簡單的情況,以至于出現了很多不合規的現象。
(二)預算控制機制不足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中,預算機制應當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因為預算不僅是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年度成本控制、財務支出控制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行政事業單位資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但是從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來看,依然缺乏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預算控制機制。比如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往往是單純地憑借上一年度收支核算情況、各部門上報的財務計劃等進行簡單編排測算,使得預算和實際情況出現不小的出入,于是在后期預算管理周期內,經常可見追加預算的情況,使得預算控制的效力得不到體現。
(三)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缺乏
雖然當前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很多事業單位都實行了財務集中核算制度,但是要能夠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持續有效,還是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針對財務管理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而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這方面顯然做得不夠,或是缺少相關制度,或是制度流于形式,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業務開展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不合理、不合規的行為。
(四)缺少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履職評價制度
在任何單位中,管理的核心要素都是人,在行政事業單位也是如此,只有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具備良好的履職態度和較高的履職責任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才能夠進一步得到保障。但是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缺少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履職評價制度,使得財務管理人員在開展內控工作過程中缺乏目標導向、缺少責任意識。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相關內控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要提高內控制度水平,應當要積極貫徹落實《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會計法》和各級主管部門工作要求,進一步健全相關內控管理制度,確保制度能夠與時俱進,且覆蓋完善。一是加強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工作,要進一步調整完善預算管理相關內容,同時積極開展預算管理細化制度的修訂工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合規有序開展預算管理打好制度基礎。二是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的相關要求,加強對財務會計活動的監督制約機制的建設,制度中應當要充分體現對各類財務會計行為如何穿透識別,如何處理問責,同時完善財務會計臺賬管理制度,有效增強財務活動的合規性。三是積極優化內部審計制度。要進一步體現現代審計理念,滲透先進審計方式。除此以外,還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積極開展好對制度的傳導和學習活動,推動全體人員對制度的領會。
(二)進一步梳理完善財務管理人員履職評價機制
根據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新變化、外部政策的新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要對財務管理人員履職評價機制進行全面梳理,以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為目標,在制度體系框架內,促進個人履職能力與分工領域更好適配。首先是要細化財務管理人員工作制度。要進一步優化授權體系,修訂相關工作規則,促進權責對等,更高效盡責履職。其次是優化財務會計信息報告制度體系,以現代行政事業單位治理要求為指引,進一步明確財務會計信息報告范圍、內容、頻率、路徑等,不斷增強財務會計人員履職的科學化、規范化。
(三)提高制度執行剛性問責機制
一是要在人員績效考核制度方面開展改革優化工作,要將內控制度執行情況和績效考核直接掛鉤,進一步健全完善體現內控要求的考核體系,同時注意處理好問責與發展的關系,在改革中把握住考核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二是可以探索出臺延期支付制度,對一些應當對內部控制工作負重要責任的崗位人員,適當調整一定的績效比例作為延期支付的范疇,合理平衡好短期績效與中長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穩健發展質態。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管理體系建設中的重要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一些常見問題提出了若干對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寧杰.論科研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6:34-36.
[2]呂寧.如何通過加強內部控制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J].財經界,2014:13-14.
[3]曲萍.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5:56-58.
[4]郭挽藝.有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思考[J].新財經(理論版),2011:6-9.
[2]黃雙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53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