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茜茜 鄭志存
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門體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常會導致食管胃靜脈曲張(GOV)和門靜脈高壓性胃黏膜病,易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最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1]。近年來。我們對門靜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奧曲肽和蘭索拉唑聯(lián)合治療,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消化內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門靜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齡28~76歲,平均(47.2±5.8)歲。肝炎肝硬化59例,血吸蟲性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脂肪性肝硬化3例;肝硬化病史3~19年,平均(6.8±3.2)年;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級為A級8例,B級41例,C級25例。急性出血病史2.5~18 h,平均(7.6±2.9) h;嘔血31例,嘔血及黑便39例,黑便4例;出血量750~1600 mL,平均(1054±146) mL;發(fā)作次數(shù)1~5次,平均(2.4±0.6)次。根據(jù)患者治療方法的知情選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45例和29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①入選標準:有肝硬化病史,經影像學和生化檢查確診,經胃鏡等檢查確診為GOV;具有典型的嘔血或排柏油樣便等臨床表現(xiàn),出現(xiàn)貧血或休克癥狀,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獲得醫(yī)院倫理學審批。②排除標準:終末期肝衰竭,消化道腫瘤,明確胃潰瘍;血液性疾病,重要臟器功能嚴重衰竭,瀕死狀態(tài);此次發(fā)病后已經使用止血劑,用藥禁忌證。
①一般治療:嚴格臥床休息,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血流動力學指標;禁食,觀察嘔血及黑便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胃內容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休克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快速輸液擴容、輸血、護胃、保肝、糾正電解質紊亂、防治感染對癥支持、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等常規(guī)治療;一條使用止血藥物。②觀察組:采用奧曲肽(廠商:北京諾華制藥;商品名:善寧;批準文號:H20090948;規(guī)格:0.1 mg/1 mL)和蘭索拉唑(廠商:上海新亞藥業(yè);商品名:蘭美欣;批準文號:20130003;規(guī)格:30 mg/支)聯(lián)合治療。奧曲肽0.1 mg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推注,時間不低于5分鐘;再將0.1 mg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稀釋,使用靜脈微泵以25~50 ug/h的速度滴注,連續(xù)用藥48~72 h。將蘭索拉唑3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 2次/d,蘭索拉唑30 mg加入0.9%氯化鈉100 mL中靜脈點滴,時間不低于30 min, 2次/d,一般使用5~7 d。③對照組:采用垂體后葉素(廠商:南京新百藥業(yè);商品名:H32026638;批準文號:規(guī)格:6 U/1 mL)和蘭索拉唑聯(lián)合蘭索拉唑治療。垂體后葉素10 U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4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時間不低于15 min;再將12 U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釋,使用靜脈微泵以2~4 U/h的速度滴注,連續(xù)用藥48~72 h。蘭索拉唑治療同觀察組。
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必要時減量或停藥。觀察兩組的出血控制時間、24 h止血率、總有效率和再出血率等指標。療效判定:24 h內生命體征逐漸恢復平穩(wěn),嘔血和便血停止,胃液逐漸變清,血紅蛋白穩(wěn)定,為顯效;72 h內生命體征逐漸恢復平穩(wěn),嘔血和便血停止,胃液逐漸變清,紅細胞計數(shù)穩(wěn)定,為好轉;治療72 h后生命體征仍然不平穩(wěn),肝功能惡化,仍有嘔血便血或胃液呈淡紅色,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分別以(n,%)和表示,組間用χ2和t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出血控制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24 h止血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再出血率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觀察組出現(xiàn)一過性惡心嘔吐、心悸、面紅、頭痛、腹痛等輕度不良反應5例(11.1%),經處理后緩解,未影響療程;對照組出現(xiàn)血壓升高、心悸、腹痛、腹瀉、胸悶、尿急等不良反應8例(27.6%),有2例終止治療。將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在我國,肝炎肝硬化導致的門靜脈高壓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見的原因。門靜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處于失代償期,發(fā)生出血后常難以控制,往往出血量較大,病情較危重,易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外科手術、內鏡下治療有很多的風險和困難,大多首先選擇藥物治療[2]。

表1 治療效果相關指標指標的比較
門靜脈壓力升高后門體側支循環(huán)逐漸建立和開放,食管下段胃底曲張的靜脈破裂,這是各種肝硬化發(fā)展到嚴重階段的一種獨特的臨床表現(xiàn)。垂體后葉素能收縮內臟血管床小動脈的平滑肌,特別是可減少胃腸小動脈的血流及其壓力,使門脈壓力降低8.5%左右,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3]。但是垂體后葉素的選擇性較差,對全身的血管均有明顯的收縮作用,降低心排出量,患者易出現(xiàn)心肌缺血、腦供血不足等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禁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還可增加膀胱張力抑制排尿,在臨床上使用時受到很多限制。
奧曲肽具有類似于天然內源性生長抑素的作用,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減少胃腸道血流量,使門脈主干的血流量減少25%~35%;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生理作用,減少鈉水儲留,從而降低門靜脈和側支循環(huán)壓力,使門靜脈壓力下降達25%以上,食管下段胃底曲張靜脈的壓力明顯降低,從而控制食管下段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4]。奧曲肽還能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分泌,有效抑制胃蛋白酶釋放,促進血小板凝集和血塊收縮,改善胃腸道黏膜微循環(huán),利于糜爛黏膜的修復[5]。奧曲肽不會引起全身血管收縮,對冠狀動脈、心排出量及全身血液動力學無影響,不良反應較少,安全可靠,可用于具有出血傾向的、伴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等老年患者。
另外,門脈高壓性胃病出現(xiàn)胃黏膜炎癥、糜爛和潰瘍,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臨床治療時僅僅使用止血藥,療效可能會有限。蘭索拉唑是新一代的質子泵抑制劑(PPI),具有較強的抑制胃壁細胞中H+-K+-ATP酶活性的能力,對組胺、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也具有明顯抑制,用藥24 h內對基礎和刺激胃酸均有抑制作用,顯著減少了胃酸的分泌。還能升高胃內pH值,改善胃黏膜局部血液凝固和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從而發(fā)揮抑制出血的作用[6]。將奧曲肽和蘭索拉唑聯(lián)合使用時,不僅能有效減少食管下段胃底的血流量和門靜脈壓力,還能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的微循環(huán),保護了胃黏膜功能,提高了止血效果,改善了疾病預后,為以后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或手術治療增加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