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霞
文章主要針對中美貿易風險因素展開分析,結合風險因素內容總結應對措施,提高溝通層次性、科學應對美國、強化反制方案層次性等角度,科學處理中美貿易風險,目的在于推動中國貿易發展。
中美貿易關系一直是世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美國新任總統上臺之后,提出一系列貿易政策,直接影響到中美貿易關系。縱觀中美貿易的影響,其中負面大于正面,長期大于短期,尤其在制造業回流方面,對我國很多經濟造成制約,對此綜合考慮中美貿易風險,積極制定應對策略。
一、中美貿易風險因素
2018年3月26日,中國與美國就此前關稅與貿易失衡問題愿意協商,市場對中美貿易風險非常憂慮。但是近期美國運營商AT&T和零售商百思買(Bestbuy)先后終止銷售華為(HUAWEI)相關電子設備;美國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在中國多家連鎖店停用支付寶;以及美國多次釋放限制中國等海外企業在美國投資并購獲得,這預示中美中高強度的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中美貿易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一)美國政策短期不能見效,我國對美出口收益提升困難
縱觀美國政策,對內消減稅費,并且雇傭美國人,一切以美國優先,重新啟動化石能源戰略等,對外增加關稅,禁售商品。針對美國提出的“打折”方案,短期內在美國并不會真正獲取實質性的效果。
(二)美國的高標準貿易規則,破壞世界經濟貿易發展平衡
美國的高標準經濟貿易規則,嚴重破壞世界經濟貿易發展平衡。美國在TPP并沒有落實基礎上提出將其廢掉。即便如此依然不會影響美國對經濟貿易提出的高標準規則,增加自身貿易競爭優勢的同時,牽制其他國家貿易經濟發展,尤其針對中國經濟貿易。
(三)美國反傾銷、反補貼不斷增加,我國貿易發展障礙增多
美國一再提出反傾銷政策,保護對華貿易,但是這一貿易增壓手段,需要通過多個程序,并且獲得“WTO”的審核批準,因此美國不可能持續實施“反傾銷”。美國國內對“匯率操縱”以及將中國歸為“匯率操縱國”等具有很大分歧。
二、中美貿易風險有效應對措施
(一)提高溝通層次性
美國新總統上臺期間,執政理念有著極大的變數。需要結合實際需求控制這一時機,利用企業、政府、商會等途徑直接與總統及其幕僚隊伍進行交流與溝通,主要確定三方面內容:
首先,我國對于中美貿易關系較為重視,希望雙方所有貿易關系都具有較強穩定性。其次,中美關系的基石就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投資活動,若中美之間對抗就會出現雙輸,而合作則會實現共贏,因此中美兩國需要承擔大過責任,通過良好的協商解決各種問題。最后,中美兩國需要共同創造開放性較強的世界經濟平臺,確保各地區、人群、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化體系中實現經濟效益的公平分配。
(二)科學應對美國
首先,制定風險控制方案。不斷研究與分析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最新趨勢與走向,有其是化工業、機械制造業、金屬也等都應格外重視,通過各種風險預案降低美國出現的何種風險,同時還需要良好解決與應對美國將中國作為“匯率操縱國”形成的征收懲罰性關稅等問題。
其次,完善應對體系。以當前形勢為基礎,不斷優化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能力,促進行業協會能力得到全面的發揮,真正起到維護我國所有企業在全面貿易市場中的正當權益。
最后,強化對美輿論壓力。通過科學方法與各種國際化平臺促進自由貿易化與全球經濟化的良好普及,以及整合國際社會共同解決美國的激進型貿易措施。
(三)強化反制方案層次性
首先,制定對稱方案。科學有效的運用美國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占比較高這一特征,在關鍵時間可對美國實施“雙反”貿易救濟方案。以“打草驚蛇”等思想有效解決商品種類、力度等常見問題。其中還需要提前制定預警方案,這就可在出現問題時快速解決。
其次,運用非對稱方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影響下,美國在我國的經濟收益主要由各種貿易活動、我國企業到美投資、人們到美旅游等組合而成。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投資高于美國對中投資,赴美旅游約為315萬人次,而僅旅游就位美國對中服務產品出售的60%,這都是進行非對稱方案的主要條件。當美國改善貿易談判態度時,可根據實際需求讓步相應領域。
(四)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創建
首先,促進貿易競爭優勢的提升。不斷強化對外貿易優化程度,以創新促進發展與共給側結構創新為基礎,快速強化我國固定出口競爭具有的各種優勢,并培養全新的抽口競爭優勢,促進出口效益的快速提升,為我國產品出口結構優化提供良好的條件。
其次,降低自身與高標準貿易規則之間的距離。進行FTA談判期間不斷促進貿易規則標準的提升,參與到環境、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等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工作中,促進當前FTA主題拓展規模,強化規則標準。
最后,完善人民幣匯率。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優化人民幣匯率的形成體系,確保人民幣匯率具有較強穩定性,同時還應結合全球貿易實際狀況科學控制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兌換幅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美貿易風險因素眾多,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限制依然在不斷增加。及時從貿易角度做出反擊,并且探索貿易發展解決對策,加強與美國的溝通,打造開放型經濟體系,科學應對貿易風險。(作者單位:泉州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