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艷 陳亞莉
本文就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需求導向理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培養目標、課程標準、師資建設、平臺建設等角度,提出了跨境電商專業需求導向型多維的人才培養措施。
隨著信息技術的成熟,“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跨境電商的技術與時機都已成熟,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零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巨大,預計2021年有望突破3000億大關??缇畴娚痰目焖侔l展需要一大批專業人才,然而面臨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學校卻面臨諸多問題。高校目標定位不準確,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等。
一、人才培養模式與需求導向
人才培養模式涵蓋的范圍很廣,涉及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標準、教學模式、辦學形式、師資培養等多個微觀。19世紀末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西方經濟的崛起離不開院校對人才的輸送及培養。
(一)國外研究
國外的學者從多個方面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美國強調的是“合作教育”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強調學術能力與職業能力;英國采取是邊工作邊學習“工學交替”的模式;澳大利亞是以職業教育和培訓為主的“TAFE”,并逐步建立了相應的培訓框架;日本“產學結合”將企業實際的技術問題放到學校去研究,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鍛煉;德國是典型的“雙元制”學校、企業實踐雙元結合,在做中學、學中做。
(二)國內研究
在知網以“人才培養”進行模糊搜索,共有論文27189篇,以“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搜索25185篇,內容涉及各個專業,以“跨境電商”為主題并含“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搜索,共有文章192篇。對這192篇文章進行分析,高頻詞有創新創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式、工學交替。
綜觀國內外關于高職人才培養的研究 , 在其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有一個共同點 ,即產學結合。國內的學者對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研究很多都參考了國外的經驗,但我國具有獨特的國情,不同的地區經濟情況、人才需求情況并不相同,這些也就要求我們針對性的研究。
(三)需求導向
從人才培養的不同角度出發,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供給、需求、能力、就業、實踐,這些都是根據主體不同劃分的。
通過對國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英國、澳大利亞、德國都提出“以需求為導向”構建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英國強調”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要滿足企業、學生、政府的需要。澳大利亞則定位為“滿足企業、個人和社區的需要”,德國要求滿足企業、學生的需要。綜合分析教育的發展最終是為促進經濟的發展,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學生的發展需要。這也要求我們在進行需求分析時從企業出發,學校的人才培養應強調學生的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就業能力。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分析
跨境電商人才需求主體是廣大中小企業、供給主體是學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推廣,全球進入數字時代,跨境電子商務成為主流的貿易方式。
以鄭州為例進行分析,鄭州自2012成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以來,發展迅速,截止2017年底出口9000多萬票,進口7000多萬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
但從2018年教育部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全國高等學校2913所,其中普通本科1243所、高職1388所;河南本科55所占全國本科比重4.4%,高職79所占全國比重5.6%,從硬件設施、軟件設施、雙一流學校數、特色??茢颠h低于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區。
對于河南跨境電商人才目前情況而言,無論是高校學生培養體系,還是社會培訓機構人才引入,都面臨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這就導致大部分電商企業人才資源匱乏,發展后勁不足。當今社會對跨境電商人才的要求較高,要求其具備多方面專業能力。但普通高校的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受高考和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師資力量較弱,封閉式教學模式不能滿足跨境電商的發展需求。
三、跨境電商專業需求導向型多維人才培養措施
(一)借力政府和跨境電商協會。近幾年跨境電商的發展突飛猛進,為了不斷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政府和各級電商協會、跨境電商協會都在積極出臺各種政策和有力措施培養人才。高校也可以借助這樣的平臺和政策,積極開設跨境電商專業,同時對原有的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等,根據市場需求向跨境電商的方向轉型發展。與此同時,政府也要積極引導和配合高校開設跨境電商專業,并為跨境電商協會、企業與高校之間搭建橋梁,統一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標準,搭建信息完善的人才資源庫,及時掌握前沿信息和人才需求方向,形成“政、行、校、企”多方合作共贏平臺。加強國家對跨境電商的支持力度,開放標準,增加投資,明晰步驟,簡化流程。這些是現階段對跨境電商最為有利的、最直接的支持方式與手段。寬松的經營環境必然會催生更多的跨境電商的創立和發展,這為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沃土。
(二)完善社會化的培訓體系。依托當地的航空港區等項目,構建多崗位的孵化體系,推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程,其崗位涉及運營、技術、商務管理等多方面,向社會推出相關培訓項目,培訓的內容貫穿跨境電商的各項業務。除此之外,通過這種方式還可帶動傳統企業積極轉型。政府也加大相關方面的支持力度,提供設備和資金補貼,積極鼓勵和引導跨境電商企業對員工開展相關培訓。
1.完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
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對人才培養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高校組織教學活動,制定教學計劃和確定教學編制的依據。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前提條件,我們設立的目標是培養面向企業需求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使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適應社會需求,根據企業及領域需求,遵循五個基本原則,即靈活性、先進性、工程性、復合性與創新性,制定了一個符合河南發展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以企業需求為根本形成靈活課程體系和動態教學計劃。
2.調整教學環節。現階段高職的電商理論知識教學很充足,但實踐教學相對薄弱。在制定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減少理論課程的時間,理論要跟實習實訓結合,提高學生實習實訓。學校要與企業合作,聘請企業教師授課或培訓,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將打造優秀的教學團隊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緊密結合起來。
積極推進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優化師資隊伍的學緣結構和知識結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明確教師的研究方向和培養重點,為優秀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跨境電商就業創業導師是人才培養隊伍中的核心力量,各院校和企業要加快推進高校學者、行業專家及行內精英人員相結合的導師隊伍,為學生傳授有關知識,包括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以及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全面講解行業發展動態。
4.將教學體系的設置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緊密結合起來。
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既涵蓋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也融入公共財政的基本知識;既包括理論教學內容,也包含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方法上,打造多層次的教學平臺,將課堂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緊密相連,形成立體化教學平臺。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選擇,突出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模塊教學,通過設置課程模塊使社會不同部門對稅收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得到體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自由選擇。
5.創建跨境電商實訓平臺。
(1)促進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學生利用課余實踐進行實踐。2. 企業進校園。鼓勵企業進駐學校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創立創客空間,入駐企業將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機會,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參與到網站的建設、運營、維護、交易中。
四、結語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要深度結合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和變革,并根據其實際人才需求來指導和優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將推進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與電子商務產業的快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依據于產業發展的不同層次人才需求,努力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全面培養。(作者單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