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晶 杜亞寧
當今社會,全國高校持續擴招,我國高校人數迅速增長。學生寢室是學生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地點,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不同高校寢室模式的分析,對高校寢室空間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爭取探究出空間改造思路。主要以各高校寢室為例,闡述國內大學生宿舍空間布局以及宿舍家具的現狀,基于目前學生使用家具的方式和對宿舍家具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我國高校學生公寓的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作為當代大學生公寓的新型家具,在滿足“睡眠”這一基本功能需求上以改變學生宿舍模式單一、空間乏味,改善居住環境為目的,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及研究,本設計正是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充分考慮了大學生的生活,設計了這樣一種集多功能的生活、儲藏、上網等多功能的一體化新型學生公寓家具。為解決宿舍收納儲存空間問題提出大學生宿舍多功能家具設計研究課題。基于文章理論研究提出了大學生宿舍家具設計策略并設計了一款針對大學生宿舍現狀和行為習慣的宿舍多功能床。
高校寢室不僅是生活的空間還包括日常交流,人際交往,學習等的作用。由于各地政策不同,高校寢室環境也有較大差異。但總體來說,寢室內整體環境要滿足實用性、合理性、利用率最大化等。實現學生與學習、環境、同學和環境的互動。
一、寢室現狀調查和分析
國內高校宿舍寢室情況為長廊式,兩側寢室的布置。寢室內基礎設施情況各有不同。多數高校配有電風扇大部分南方學校配有空調,北方學校配有暖氣等。分為上床下桌和上下鋪及學習桌,這兩種傳統形式。人數除單人間、雙人間外多為四人寢和六人寢。由于寢室空間有限,因此造成了很多不便。
二、高校宿舍的管理模式
高校宿舍總分為兩個管理模式:綜合管理模式學校各部門的后勤部門和保衛處,以及各個院系輔導員的共同管理,這便于學校的統一的管理,這種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多個部門的嚴抓宿舍管理,但這種模式分工不夠明確,出現事故容易出現推脫,而另一種經營模式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過程中,學校聘用專門的物業管理人員負責學生宿舍的管理工作,這種模式過于商業化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力度和管理比較強硬,無形中將學校與學生分開,削弱了學校對學生宿舍的管理力,使“管”與“教”分離,教育功能被弱化。
三、目前高校的宿舍現狀
(一)宿舍基礎硬設施水平低下
高校宿舍除了提供基本設施,很多宿舍除了最基本的床、桌子、椅子、柜子等,不但沒有設置獨立的衛生間,樓層沒有單獨的熱水箱,學生還得去學校里的校園共用熱水,宿舍內電壓較低,也不能帶動燒水設備,同時還有安全隱患。其次,夏天太過于悶熱,學校為了節省開銷,沒能及時安裝空調,太熱無法正常入睡。“上床下桌”寢室的儲物空間是窗戶下的桌子和儲物柜組合。桌子寬度大約為60cm,儲物柜寬度大約為40cm,只能保證一臺電腦和部分書本的擺放。儲存空間過小容易造成學習桌混亂,造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不便。
缺乏學校、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在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學校管理在宿舍管理規章制度制定的過程中,缺少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制定出來的制度缺乏機動性和靈活性,與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相沖突,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也加大了管理學生的難度。
(二)缺乏人性化的設計
學生宿舍是學生們除了上課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所以宿舍應更注重人性化的功能,但現在的宿舍中除了基本的必備設施,別無他物,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回到宿舍的活動較為單一,很多學生的日常就是上網和打游戲,導致學生對宿舍的評價就是休息區或上網區,缺乏對學生性化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局限性比較大。
高校寢室衛生間多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寢室內包含獨立衛生間,另一種是一層樓有一間大的公共洗漱和廁所間。由于每層樓和每層寢室居住的學生較多。例如一間6人寢室只有一個洗漱池,每人要在同一時間段內洗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且日常洗衣服也要用此衛生間。許多高校洗漱池和廁所在一起也造成了很多不便,不能同時利用廁所和洗漱池功能。
(三)個人獨立空間小相互干擾
寢室室友隨機分配,每個人作息時間不同,容易造成相互干擾,進而產生較大矛盾。且寢室狹小的面積限制了室友的生活活動范圍。每個人對光線也有不同的要求,寢室燈光為統一控制,滿足不了每個人對學習生活的要求。且近半數的高校學生有熬夜的習慣,容易與早睡的室友發生沖突。我們應該對同一空間、同一時間、不同的燈光使用方式做出調整。
眾所周知,寢室不僅是生活區域,也是一定的學習區域。國外高校寢室通常配備供學生交流思路等的客廳,或室外交往空間。而國內多數高校為了節省空間、成本,并不具備單獨的只供學術交流的空間,缺乏小組討論性。
無論寢室內幾人,每間寢室只配有一個網絡端口,多人寢室要共用一個網絡端口,學生通常要接更多的插排,電線等進行延長,電線纏繞過多,不僅影響宿舍美觀使空間更小,更是容易造成火災等的安全隱患。
四、高校宿舍管理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一)針對宿舍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積極改善宿舍環境,打造溫馨的氛圍。高校應加強宿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徹底改變硬件設施缺乏的局面。學生大都來自全國各地,南北差異較大,容易產生不適應感,舒適溫馨的宿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不適應感,加快學生對高校學習生活的適應,應將獨立衛生間的廁所和洗漱池分開,且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增加一個洗漱池。這可以供多人同時進行洗漱的操作。還應在衛生間放置置物架,方便學生的衛生用品和洗漱物品的擺放。走廊內應設置和人數對應成比例的公共廁所區域和洗漱區域,以便學生在獨立衛生間操作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在公共衛生間進行。
(二)加強學校與師生之間的交流
高校宿舍在制定管理規章制度時,應多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高校應根據實際需要來梳理現行的規章制度,從學生的根本需要出發,建立科學高效的規章制度,此外,學生遇到問題要及時疏通并與家長取得聯系,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發生,宿舍寢室多為一間一窗,以整片窗簾覆蓋。但普遍存在上部漏光下部漏風問題。學校應將窗分為上下兩部分設計,滿足對不同自然光需求。由于寢室燈光產生的問題,應對燈光進行改造,形成不同亮度的光源,滿足不同時段的需求。且個人可以配置床簾,滿足私密度和對寢室總燈光的干擾。寢室內每個人都應配備私人燈光,滿足學生學習強度要求。
(三)建立人性化的培養模式,以人為本的功能模塊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讓學生充分利用宿舍,發揮宿舍的育人功能,高校可在宿舍樓中建立一些多功能房間,如圖書閱覽室、健身活動室以及公共上網區域等,這樣能使同學們之間友好的溝通,避免一回到宿舍單調的打游戲,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經調查,高校學生物品數量女生普遍多于男生,我們應在儲物空間對此進行差異考慮。儲物空間應分為掛式衣物儲物,和其他的物品存放。但學校應該在開放的空間內設置易拿易取的置物架,充分利用上空的儲存空間,創造多層次利于使用的儲存空間。寢室內普遍學習桌過小,在個人學習桌的配備外還應在寢室擺放一公共學習桌,以便寢室內學生更方便學習。
(四)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情感的加深
學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體,應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每個宿舍都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因為這些特色承載著學生不同的精神寄托。同時,還要努力引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加學生間的了解,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國內寢室大多數并沒有配備供學生學習和互相溝通的空間,每層寢室應配備單獨的休息室,休息室內配備桌椅,供學生小組進行學術的討論或情感交流。小組模式在近些年正在流行,老師布置任務,小組在課余時間完成,將課堂內容進行一定量的延伸。如果提供此空間便于學生利用學習機會,進行提升。
多數學校現在可以進行無線局域網絡,但這種網絡也有弊端,在基帶網絡不穩定的情況下,多人使用容易產生網絡不穩定,過慢的情況。學校可以根據寢室人數,在每個人的學習桌下配備網絡端口,避免私接電線問題。或者將過長的電線埋置于墻中或墻面,不占用地面空間避免寢室過亂和安全隱患。
五、結語
現階段國內高校學生過多,校園空間太小,無法避免的令越來越多的人同住同一間寢室,在過于擁擠的寢室狀態內,學生很難生活學習的順心,特別影響學習狀態。在學校盡可能的能力下進行宿舍的擴建,空間大才能解決人口過多的擁擠感。空間人性化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充分發揮寢室利用率,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私密性,以此來保證學生在寢室的舒適性。創造不同的生活或學習模式的活動空間,提升學生在學校生活的學習效率和品質。(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7年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系列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7XJDCA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