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珍
21 世紀是網絡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新時代,智慧旅游景區便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游事物。本文從龍虎山智慧旅游景區建設入手,對龍虎山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的內容進行分析,并探析龍虎山智慧旅游景區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對龍虎山智慧旅游景區建設給出相應建議。
龍虎山景區,地處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范圍內,是我國道教文化的發源地。據傳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選擇龍虎山定居作為其修道之地,此后歷代道教大叔包括張天師在內均在此地居住。龍虎山有三絕:分別是千年未解的崖墓之謎,淵源流傳的道教文化和景色秀麗的碧水丹山,三絕為龍虎山景區引以為傲的旅游特色。作為江西省老牌“四大名山”之一,擁有世界道教祖庭,先后獲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等榮譽。
智慧龍虎山建設2014年度被江西省旅游局以智慧景區建設標桿工程在全省推廣,在國家景區智慧旅游建設成果會中榮獲多個獎項,是目前智慧景區建設程度最高的5A級景區之一。微信平臺整合了龍虎山景區附近所有旅游要素的相關信息,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實現了“一部手機玩轉景區”。2017年是龍虎山智慧景區建設初見成效的一年,圍繞著鷹潭市提出的智慧新城建設目標和定位,景區構建了信息化社會綜合治理體系,提升管理和服務的科學化水平。
一、龍虎山智慧旅游建設現狀
自2009年以來,景區建設有:綜合管理平臺、智能票務管理系統、自助購/取票系統、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智慧營銷平臺、線上線下一體化系統、微信平臺、客源地分析系統、客流監控系統(游客承載量控制系統)、電子導覽系統、大屏顯示系統、監控系統、停車場系統、車輛調度系統等。
龍虎山景區深入開發智慧景區建設,建立了江西省首個微信公眾號平臺,景區路面水面全面鋪設免費WIFI,創建了全國首個自主創意策劃、自主設計建設、自主知識產權的智慧旅游體驗中心,也是全國首個運用目前最前沿的技術,將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呈現出來的龍虎山5A級景區的迷人景色和道教文化。景區建成游客客源分析系統,實現精確化、深入化、細致化營銷,成為江西省內首家開發使用智慧旅游統計系統的景區。
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三大體系中,智慧服務與智慧管理是前提,而智慧營銷則更是關鍵,是重中之重。在當今復雜多變的旅游市場中,散客化特征日益明顯,以旅行社為主要渠道、專注于團隊市場的傳統營銷模式正面臨挑戰。
為拓寬旅游市場,近年來,龍虎山景區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努力探索,在鞏固旅行社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將網絡營銷作為一個重要的推廣渠道,依托網絡平臺,實施精準營銷,提高旅游信息化服務水平,拓展旅游市場。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平臺。升級龍虎山旅游電子商務網,完善分銷平臺、網上訂票、網上支付、導游預約、酒店預訂等功能。通過官方網站對景區進行營銷宣傳,依托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對游客傳遞更加豐富的旅游信息。在新浪、騰訊、搜狐等門戶網站開通龍虎山官方微博,發布旅游、活動資訊,吸引粉絲30多萬。強化微信營銷,每天及時發布龍虎山相關新聞信息、提供相關咨詢,景區微信粉絲目前已達5余萬人次。豐富的旅游信息內容方便了游客了解龍虎山景區及周邊旅游信息,大大擴大了游客受眾面。
(一)智慧管理方面
景區建設了包括游客GPS定位,熱力圖分析、電子票務系統、智能化過閘、大屏幕顯示系統、WIFI的覆蓋,還圍繞旅行社開發了旅游報團系統、圍繞客源分析開發了手機歸屬系統。
依托智慧旅游管理平臺,龍虎山景區的旅游管理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也更為科學高效。景區引入智能化IP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更好監管和指揮調度的高效運轉。制定高效的游客分流工作預案,確保旅游接待有條不紊,避免核心景區出現游客過度擁擠的現象。2017年9月初,景區“智慧竹筏”正式運行。景區管理工作人員通過“智慧竹筏”這一子系統,可以實現對筏工的精準及時管理,避免竹筏偏離航道或速度過快,從而影響游客的游覽體驗、保障游客和竹筏工的生命安全。
完善和依托集門禁票務、多媒體展示、GPS車輛調度、智能化監控、環境監測和電子商務等多系統于一體旅游數字化平臺,將景區各出入口、重要地段、停車場、景區門崗、主要景點及游客中心各場館納入了監控范圍,對景區的旅游秩序、社會治安、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進行實時動態視頻監控,進行全天候現場調度,對票務、景區游覽、漂流、購物提供直接可視化管理,使調處化解涉游糾紛更加高效。
(二)智慧營銷方面
龍虎山景區搭建了一個旅游目的地分銷平臺,在該平臺上,引入了全國主流的OTA,邀請一些俱樂部和供應商來合作,便于我們整體布局營銷大網,通過平臺來實現游客的吸引和轉化。
龍虎山景區借力信息化手段,多渠道掌握游客對旅游要素的需求特征,對目標游客的年齡、區域、消費習慣、消費水平等進行數據分析,用大數據支撐景區精準營銷,讓營銷變得更加精確、細致,更有針對性地拓展了旅游市場。同時,借助微博、微信平臺,擴大營銷事件的影響力。截止到2018年12月1日,景區微博、微信公眾號粉絲數分別達到151萬、30萬,均位列江西省旅游景區前列。
(三)智慧服務方面
游客的體驗項目,比如說我們圍繞智慧服務開發了全國首創的遠程視訊導服系統,通過這種系統把營銷的概念植入進來,實現精準營銷的推廣。
龍虎山景區在江西省率先打造了智慧旅游平臺。依托該智慧平臺,景區為游客帶來了品質貼心的旅游體驗和服務。一個手機、一個二維碼,便能讓游客輕松實現包括導游、導覽、導航、導購等功能的智慧服務。
龍虎山建立了智慧旅游體驗中心,游客們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拍照、參加到有趣的游戲中,可以在4D觀摩影院觀影,體驗4D效果帶來的震撼。游客在景區可以乘坐觀光小火車,通過手機搖一搖功能,參與景區活動,贏取門票、紀念品等。隨著越來越多智能化元素的融合,游客在龍虎山不僅可以欣賞山水風景,還能享受到新潮的旅游體驗。
龍虎山首創智慧停車項目。龍虎山景區推出旅游智慧停車,是全國第一個基于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示范項目,該智慧停車場為游客提供停車指引、自助停車、預約車位、線上支付等多方位的便民服務體驗。該項目不僅提高了停車場的運行效率,并且促進了景區現有停車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景區停車場整體運營管理水平,同時提升游客滿意度,也為龍虎山景區創造了優質的旅游環境。
二 、龍虎山智慧景區建設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 龍虎山智慧景區建設存在問題
1.智慧管理方面--機構眾多管理復雜
龍虎山景區管理由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天師府道觀工作人員以及龍虎山旅游文化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3部分組成。三個部門各有分工,管委會除了負責景區旅游開發和管理工作,還承擔區域內兩個鎮的社會管理職能。道觀主要負責道教宗教事務和道教文化研究。旅游集團負責旅游開發和日常運營管理工作。管理權屬交叉,出現多頭管理而導致權責不明。道教文化產品始終無法形成整體的產品,從而使得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競爭力和主題形象也無法形成,降低了風復名勝區的整體吸引力。
2.智慧營銷方面--推廣效果欠佳
智慧營銷需要走市場化路線的,要從原本的“輸血功能”走向一個“造血功能”。智慧旅游建設不僅僅呈現出一個管理上的概念,更多的是我們要讓它產生效益。雖然龍虎山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建設架構不存在問題,但是針對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推廣不多,不能有效的吸引更多游客。
3.智慧服務方面--游客體驗效果不佳
進入景區不會發送短信提醒游客自動連接WIFI以及建議游客添加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體驗智慧旅游呈現出來的5A級景區;在龍虎山智慧旅游體驗中心存在歇業情況;水上接駁船只服務存在重復,增加游客體驗的負擔;景區票價整體偏貴,游客再次游覽的興致減少。
(二) 建議
智慧管理方面--簡化管理流程,給三個管理部門分配好各自的崗位職責,認證執行,達到正常對景區的管理。
智慧服務方面--游客體驗差:跟三大運營商合作,游客進去景區范圍發送相關信息提醒游客連接免費WIFI,并關注公眾號,體驗智慧旅游帶來的導游導覽導購等服務;智慧體驗中心正常營業并引導游客參與;水上接駁適量減少,適當為游客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提高游客滿意度。
適當提高推廣費用,及時策劃有效推廣文案幫助景區宣傳吸引游客;利用短視頻及直播等新型媒體營銷方式進行宣傳。
三 、結語
龍虎山智慧景區的建設實踐告訴我們,智慧景區的建設不單純是信息化建設,也必須重視組織機構調整、人才培養和培訓、業務流程優化等,只有多方面齊抓共管、協調推進,才能使智慧景區結出甜美的果實。(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