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碩 張劍寒
最近幾年,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取得了較好成就,鄉鎮財政管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縣級主管部門對鄉鎮財政管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但鄉鎮財政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鄉鎮財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解決策略。
鄉鎮財政管理質量與人民利益息息相關,提高鄉鎮財政管理質量可以保證農村社會安全穩定,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要求鄉鎮財政工作人員必須深入探索鄉鎮財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尋找解決策略。
一、鄉鎮財政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財政預算不規范
筆者對近幾年審計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大多鄉鎮在預算審核與落實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合理行為。預算編制不合理,依然應用傳統預算編制方法,預算項目不能覆蓋鄉鎮各個方面工作,而且忽略了預算中的細節,不具備較強的實用性。
(二)專項資金管理不嚴
因為政府不能嚴格管理支農項目,所以影響了鄉鎮集中管理專項資金的工作。在存在大量項目、擁有大量資金的鄉鎮管理中,不能依據上級規定專款專用。大量支出處于經常性項目中核算,項目管理較為混亂,為監督與評價帶來了諸多困難。
(三)不具備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鄉鎮財務管理模式豐富多樣,如在做賬方面,有的鄉鎮交給財務所管理,有的鄉鎮交給經管站管理,有的鄉鎮整體一套賬。鄉鎮財務管理人員不能做到明確分工,有的財政所長同時兼任所長、會計、出納等多種職務,一年只做一次賬,內部管理過于混亂。有的鄉鎮財務人員工作不穩定,不能嚴格履行交接手續。
(四)鄉鎮財政收支不合理,存在大量負債
當前,大多鄉鎮在農村基金、財政周轉金、商業銀行貸款等方面負擔過重。第一,有的工程項目沒有結合當地情況綜合考慮,不進行可行性研究,導致收不到較好的效益,大量資金難以收回。第二,有的鄉鎮項目建設不具備合理的計劃,不結合自身經濟實力進行;第三,有的鄉鎮機構人員設置過多,只能不斷借款才能維持日常運行。
二、提高鄉鎮財政管理的主要措施
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必須高度關注鄉鎮財政管理工作,激發鄉鎮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工作熱情,使其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一)創新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督
以公共財政管理要求為依據,結合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應用國庫集中收付的方法,大力創新鄉鎮財政管理模式,借助縣級有關部門的大力監督,保證鄉鎮財政收支行為的合理性,使鄉鎮資金發揮最大作用,防止鄉鎮政府出現大規模借債,有利于實現農村經濟的穩定運行。
(二)制訂完善的管理制度
只有具備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想保證鄉鎮財政工作的順利開展,要針對鄉鎮財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要高度關注預算管理,保證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嚴格管理資金支出,杜絕出現大規模欠債。
(三)提高鄉鎮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維持財務管理人員穩定
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必須具備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在調整鄉鎮財務人員過程中,人事部門要選擇那些掌握財務知識、擁有專業技能與高尚職業道德的人員擔任鄉鎮財務管理員。定期組織鄉鎮財務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學習,鼓勵鄉鎮財務人員參加自學活動,并定期舉辦考試考核,切實掌握鄉鎮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與核算水平,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鄉鎮財務管理人員頻繁流動,制訂完善的鄉鎮會計、出納崗位職責,保證鄉鎮財務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嚴厲處理違紀違規問題
第一,加強監督,鄉鎮財政收支行為必須及時公開,在大力推行內部監督的同時鼓勵社會各界對其監督;第二,嚴格落實鄉鎮領導離任交接制度,鄉鎮領導必須對鄉鎮財務管理工作負責,積極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第三,各級檢查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賦予不同部門不同的責任,相互間協調配合,保證監督力量不斷增強,一旦發現鄉鎮財務管理中出現不合理行為則要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以國家《預算法》《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為依據收繳違紀違規罰款,情節過于嚴重的交由法律部門處理。
三、結語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鄉鎮財政擁有的權利越來越大,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鄉鎮財務管理工作與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密切相關,加強鄉鎮財務管理工作有利于實現農村社會的安全穩定,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