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白鵬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受到大數據環境的影響,不僅人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國土空間的規劃管理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信息技術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就大數據環境下國土空間規劃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策略
在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國土空間規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不僅能進一步開發我國土地空間,完善我國土地空間格局,還能促進交通、生態、農業等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我國經濟、城市等建設的總體性進步。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國土空間規劃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提升規劃質量和空間利用效率,要改變傳統思維,改革傳統的規劃管理體制,完善規劃體系,實現功能互補、協調、統一的規劃目標。創新利用方式,不僅要增加土地空間利用效率,還要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
1、大數據環境下國土空間規劃的含義與特征
1.1含義
在大數據環境下,要將大數據技術理念與國土空間規劃進行結合,創新發展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概念。其以原有規劃方法理念為基礎,利用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國土空間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強化數據的挖掘使用,進而充分了解我國空間土地分布情況,對規劃方式進行綜合性分析以及動態仿真,進而更加直觀的了解規劃效果,利用數據資源服務體系實現國土空間統一規劃的目標。大數據環境下,國土空間規劃更加多元化,其將各種技術手段向結合,加強了公眾的參與性,進而提升了規劃方式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創新思想,改善我國空間布局,加強空間開發的戰略統籌,進而使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1.2特征
在大數據環境下,國土空間規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數據繁多,種類齊全。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國土空間規劃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獲取信息數據,獲取數據十分繁多,結構也相對復雜。其中可能包括視頻、文本、圖片等多種形式的數據內容,進而需要更高的數據處理能力,實現各個數據的轉化和應用。從業務方面看,數據內容越來越多元化,其不僅包括國土規劃、政治等方面,還包括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交通、生態等信息內容;第二,具有較強的實時性和利用價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獲取更多實時數據,不僅能夠對信息進行隨時捕獲,還能隨時傳遞和測量,并對不同空間系統進行感知,全面展示我國土地空間要素,并將這些要素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動態模擬,進而直觀了解國土空間變化和行為模式,為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提供充分的數據信息支持;第三,數據具有較強銜接性能,能夠統一標準。可以利用關聯規則來規范數據采集方式、采集內容等,進而實現數據的整合統一,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為規劃決策提供相應的依據。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土地基礎數據庫、武漢市土地稅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數據庫;第四,數據可共享。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政府部門要提升工作效率,就要加強數據共享效率。目前,我國土地空間規劃數據正在向公開化的方向邁進,隨著數據共享的加強,數據更加透明,規劃方式也更加開放;第五,數據具有保密性。針對惡意用戶,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的保密和隱藏,做好各項信息數據的保存和管理,避免各類隱私信息被違法使用,進而不僅侵害個人利益,還會危害國家的利益。
2、大數據環境下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策略
2.1科學編制,規劃大數據服務
首先,建立大數據平臺,通過平臺實現編制規劃。大數據平臺可以加速數據的收集并加深對數據價值的挖掘,使數據的搜索和分析更加簡單便利。所以,在國土規劃的過程中,要積極利用該平臺,配合GIS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平臺的合理規劃與編制,進而提升數據利用率,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其次,建立有效的管理規劃機制。在大數據背景下,規劃管理具有復雜、繁多的特點,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一方面要對規劃管理、數據分析等部門進行統籌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反饋評估方案,建立有效的檢測評估機制,確保大數據技術理念能夠有效應用在國土空間規劃之中;最后,完善管理措施。不僅要建立有效的質量監管措施,還要做好數據的管理與規劃,保障數據安全。
2.2人才培養,創建綜合性隊伍
大數據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和技術要求。其不僅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操作能力等。為此,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定期進行人才的培訓,積極傳授新技術和新知識,提升大數據環境下各個專業領域范圍內人才的技術能力,時期能夠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擴大國土空間規劃隊伍,進而促進各項工作科學、有序、高效的開展。
2.3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大數據
要充分了解大數據的特點,發掘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積極利用數據信息技術,以此來簡化規劃措施,優化規劃方案,深化規劃技術,進而提升規劃質量。建立有效的分析機制和預測模型,增加決策判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采取有效的分類和整合措施,使數據源頭更加規范統一,進而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規劃分類,實現規劃與數據的有效融合,推動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進步和完善。
2.4加強研究,豐富規劃理論
以大數據環境和相關技術的應用為契機,可以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的數據管理、分析、傳送等工作,加強各項工作的技術研究,以GIS等技術為基礎,實現多項技術的融合和發展,建立有效的細膩平臺和知識庫系統,利用平臺和系統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更加有效的技術支持。加強專題研究,建立開發相關學科,深化理論知識,為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多理論的支持。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環境下,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有效的信息平臺和數據資源系統,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更多先進的技術理論,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可,鄭力源,梁書洪.大數據和智慧城市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淺談[J].中國房地產業,2017(17).
[2]范雯.大數據時代下的城市規劃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7).
[3]王成新,萬軍,于雷,et al.淺談GIS在城市環境總體規劃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環境管理,2017(2).
作者簡介:
劉晨,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沈陽;
白鵬,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