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橋梁施工技術,它能減緩橋梁的老化時間,有效強化橋梁的承載能力,增長橋梁的使用壽命。由于我國公路網的不斷拓展,私家車增多、車流量增長,對公路和橋梁的荷載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我國公路和橋梁破損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推廣。本文就橋梁施工中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具體要點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更好地提高橋梁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城市橋梁;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應用
1、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特點
1.1施工時間短,對橋梁結構本身損害小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不需要對整個橋梁進行管制,因為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施工時間比較短,不會影響正常的交通運行,所以只是短暫的限制就可以滿足施工。同時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施工對于道路橋梁自身結構只是進行調整和加固不會對結構進行破壞,因此對橋梁自身的損害比較小。
1.2操作簡便,加固效果好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和傳統的橋梁加固技術相比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的人力和設備比較少,操作更加簡便,這樣就降低了橋梁加固施工的投入。同時使用體外預應力對橋梁進行加固并不是說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單純的提升,體外預應力能夠對橋梁的整體結構進行調整,對于原有的橋梁結構能夠提升其剛度和承載力,這樣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加固,從而降低橋面出現裂縫的幾率,提升橋梁使用的安全性,加固效果非常明顯。
1.3后期維護方便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能夠及時的發現橋梁上存在的腐蝕和裂縫問題,這樣能夠及時的進行修復從而來提升橋梁的使用效率。同時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也能夠提升相關施工設備的維護,從而能夠提升施工便利性。使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能夠保證橋梁結構的穩定性,從而為橋梁的安全使用提供良好的支撐,降低后期維護的工作量和經濟支出。
2、橋梁施工中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要點
2.1放樣定位
2.1.1滑塊墊板及錨固支座位置的放樣定位
沿著梁底在錨固中的中心位置上,向跨中的方向進行墊塊中心位置、跨中位置量取,并且將量出的參數分別標記在梁底的兩側位置上,同時,利用墊板平面尺寸來將墊塊繪制在梁底面位置上,繪制圖案必須要標示上相應的螺栓孔洞位置,在墊塊內部進行放樣的過程中,可以不對梁撓度影響因素進行計算。
2.1.2上錨固點的放樣定位
當斜筋上存在的錨固點是處在梁頂位置、梁端面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通過單梁頂面所呈現出的縱軸線作為其中的擠出點,沿著縱橋的位置來向相應的錨固點實際距離橋梁端的位置加以測量。
規劃出的錨固點位置是處在梁端的情況下,應當盡可能的取一個到梁頂面、梁底位置是處在完全垂直的距離狀態下,之后再沿著橫橋位置,來對于稱量位置進行錨固點橫向距離取點,從而精確的標示出相應錨固點在理論上所應當存在的位置。此外由于公路橋梁中的梁頂板位置、腹板位置都有大量鋼筋存在,特別是重點位置的受力鋼筋,那么在進行錨固點放樣的過程中,就應當要針對錨固點進行相應的調整,防止破壞鋼筋結構,禁止切斷鋼筋的情況發生。
2.2上錨固點的設置
上錨固點的選擇必須置于梁頂,因為會有斜筋穿過。所以在梁頂上需要提前布置斜筋穿過的斜孔。再把橋面或路面的鋪裝層和混凝土保護層鑿開之后,用鑿孔機在橋面或路面的錨固墊板的位置鑿出兩個細小的斜孔,將表面的混凝土清除干凈之后,用層環氧膠液體涂抹在混凝土表面,再用環氧水泥砂漿把表面填平。但是必須保證錨固點保持表面平整或稍微高一點,這樣會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對錨固點的保護。
2.3轉向裝置
轉向裝置是體外預應力的一種索加固的組成構件。轉向裝置的功能相對來說是非常的強大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過轉向裝置的自身的性能以及其作用的發揮能夠提升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效果。第二,能夠改變預應力筋的方向同時也能將預應力筋變成施工需要的形式。在施工的過程中,轉向裝置會受到橫向力和摩擦力的雙重作用,因此為了避免因為雙重壓力的作用發生,必須保證轉向裝置的精度,從而來保證整個體外預應力加固施工的質量。
2.4預應力筋的安裝和張拉
預埋階段主要是預應力筋曲線形狀的控制,即保證各控制點的標高定位準確、牢固,其他工序不會影響和破壞波紋管,保證標高控制點陣和曲線形狀的正確,當其他工序與預應力筋預埋發生矛盾時及時處理。張拉階段主要是保證張拉應力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其伸長值變化在設計和規范的允許范圍之內。常用的張拉方法如下:
2.4.1縱向張拉法
縱向張拉法是沿預應力筋的軸線施加預應力的方法,預應力筋沿梁底布置,到梁的兩端設導向塊處彎起,錨固于梁的腹板或頂板上,再沿梁頂進行縱向張拉,以減小梁端的剪力。縱向張拉錨固構造主要有兩種,梁頂錨固和腹板錨固。體外預應力筋張拉方法與其構造形式有關,張拉位置可以在梁頂沿斜筋方向張拉,亦可在梁底沿水平方向張拉。其張拉程序與預制混凝土梁的相同。
2.4.2橫向收緊張拉法
梁的兩端間隙很小時,一般采用橫向收緊張拉法。此法是在梁的下緣安裝預應力筋,在距梁端適當距離處彎起并通過支點錨于梁端的錨固鋼板上,錨固鋼板呈U形套在梁端的下翼緣上。水平段的預應力筋用撐棍分成若干段。在每段中點用拉緊螺栓將兩對稱筋收緊,拉桿即產生預應力。
2.4.3豎向張拉法
當采用縱向張拉法施工不便時,應考慮采用豎向張拉法進行。此法采用在梁肋兩側對稱布置預應力筋,在預應力筋中部豎直向上張拉,在梁肋底部用小橫梁固定預應力。
2.5壓漿技術
在完成預應力筋的安裝和張拉之后,就是開始壓漿技術,這項工作和技術對時間和壓漿密度的要求較高,因此,在沒有較大把握的前提下,首先應該進行一次模擬操作。在實驗操作中應該遵循實地模擬的原則,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在張拉之后的24h之內完成,同時在實地操作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壓漿的密度達到預期的標準。在施工過程中應該采用手動的壓漿機,而且必須保持壓力的平穩,才能達到壓漿的標準和目標。
結語:
總之,預應力加固技術是橋梁加固改造的重要方法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橋梁預應力加固技術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我們必須不斷探究橋梁的預應力加固技術,創新工作方法,從而提高橋梁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興勇.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運用[J].科技與企業,2012(07).
[2]劉鵬.橋梁施工中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09).
[3]李健.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J].建筑機械化,2017(05).
作者簡介:
韓笑(1991~),女,山東棗莊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城市道路與交通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