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波
【摘要】由于軟土地基礎的施工技術非常復雜,穩定性極差,因此必需在施工項目中,加強對軟土地基礎施工的技術管理,以確保地基的穩定性能。以下是對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礎施工技術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在基礎施工中,首先要仔細分析地基的地質結構和基礎類型,并了解地層抗變形能力,含水量和厚度等參數。掌握了上述參數后,確定基礎是否是軟土基礎。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粘性土壤,粉質土壤含量高并且地板空腔很大,則通常可以認為基礎是軟土。軟土地基可能導致建筑物沉降并影響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設計單位應認真研究軟土地基技術,將其合理地應用于建筑工程設計,妥善處理軟基地基,有效提高地基承載力。
1、軟土地基的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通過提高軟土層強度,解決施工項目軟土地基問題,減少各種干擾因素引起的基礎變形,采取一系列措施對軟土層進行加固。然而在實際施工中,建筑物的層數造成基礎和未加固的基礎之間的力增加,尤其是向下的壓力會增加,軟地基將被推出或滑動。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施工過程和施工工藝有很大關系。從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軟土地基時出現的最常見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
第一,由于分布在軟土基礎上層的材料非常不均勻,而且建筑物荷載力的分布也不均勻,因此施工項目很容易傾斜或坍塌;第二,由于土壤與軟土的荷載水平差異很大,建筑物會出現不均勻的沉降定或建筑物在一定時間內出現傾斜或形成大裂縫;第三,基礎軟土層的變形可能是由于受力或載荷過快造成的,或者基礎可能受損,這樣會嚴重影響建筑物的施工安全;第四,由于軸向力作用在基礎上,使軟土層加厚,即使地基相對均勻也會造成基礎面沉降等問題。
2、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
2.1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
2.1.1測試樁基
測試樁基的主要目的是闡明以下參數:反復攪拌深度,攪拌設備的速度,泵壓力和泵送時間,漿料比例和最佳混合時間等。進行水泥大型攪拌樁的基礎施工時,根據以上數據進行現場指導。在正常情況下,每個試件的數量不得低于最小值5,并且必須在開始正式施工之前完成樁基的測試。在檢驗一些測試樁基時,待樁基成形7天后直接將其取出,或者在樁基成形14天后完成鉆心取樣,以檢查水泥是否已達到所需的混合均勻性和強度水平。
2.1.2施工準備
第一,必須清理出樁基堆放位置的所有殘留物,施工現場的樁應完全平整。如果場地有不均勻的坑,整個場地應該用粘土填充且一定將其填滿。填坑過程中不能用不同的填充物填充;第二,選擇水泥時,必需選用合格質量的普通硅酸鹽袋的水泥,以方便施工計量;第三,施工的機械設備必需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在施工前必須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功能測試;第四,鉆井前,項目主管和現場監督員應對驗收儀器進行檢查。
2.1.3施工工程要點
第一,在正式開始鉆孔之前,必須首先用水清洗管道,此后,應檢查管道指示器,查看管道是否堵塞。確保一切正常后,排干管道中的所有水,然后才可以向下鉆取;第二,將錘子懸掛在主機上應確保樁身的垂直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從而控制鉆桿;第三,當單個樁形成樁基時,必須檢查其質量,關鍵是對所用水泥的量的檢查,當壓樁時,不得發生碎漿的狀況;第四,水泥漿與水灰的比例必須控制在0.45-0.5范圍內,高效減水劑的量不應大于5,水泥的量應調整至約12%;第五,在設計過程中,可以進行兩次噴霧和四次攪拌操作。為了避免管道堵塞,可以在第一次鉆孔時鉆出漿料。
2.2石灰攪拌樁施工技術
2.2.1材料的選擇
精細研磨的石灰用作所選材料,這些精細研磨的石灰的最大粒度不應超過2毫米,這可以防止石灰在攪拌過程中積聚,確保石灰粉的純度,且石灰與水匯合后的液體流動性指數不能低于70%的儲存期,必須在3個月內使用完。
2.2.2施工準備
在施工工地上填充砂礫石層,有利于建筑機械準確地鉆孔。當需要準確最佳灰分含量時,需要進行現場試驗和室內試驗。在灰分含量的設計中,樁長和樁數根據攪拌石灰的通常范圍確定。
2.2.3施工技術要點
根據建筑結構中設定的承載能力來確定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和鋼筋所占的面積及其數量,空氣壓縮機的風量不宜過大,壓力值不宜過高,
2.3墊層換填施工的技術
2.3.1材料的選擇
在選擇材料時方法是非常重要。如果使用更換方法處理軟基,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在實際施工中,我們必需盡力選擇質地非常堅硬的砂礫,粗粒砂,中砂和礫石等。當上述材料在附近或施工現場較少時,也可以使用細沙。當然,還需要混合一定量的卵石或礫石。根據有關規定,混入細砂中的鵝卵石數量必須小于50%。同樣,不可將下列污染物混入細砂材料中:有機物、垃圾、草根等。
2.3.2施工準備
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須首先檢查基礎槽坑,隨后,應以各種方式清理所有浮土,如果施工現場的地下水位過高,必須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來防止和控制。
2.3.3施工的技術要點
墊層必須分層,以便壓實和鋪設。通常的方法是扁平振動方法,每層的厚度必須設定為200至250毫米,在施工過程中最理想的水含量必須調節至約15至20%。如果填料是細砂,則不能采用此措施。
2.4排水固結技術
含水量過多是軟土地基的重要原因之,如果施工區域的基礎土壤含水量過大,則造成土壤稀松。此時,排水強化技術可用處理該問題。在軟基設計工程中,排水固結技術是常用的軟基建筑技術之一。如果軟土地基的荷載不符合設計要求,則必須去除土壤中的水分,減少間隙并加強土壤密度。在軟土中靜水壓力占優勢,當靜水壓力完全消失時,軟土地基的強度會顯著增加。在粘土土壤中,排水強化技術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合理使用這項技術可以減少建筑沉降,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結語:
總之,在軟土地基上完成施工是一項非常系統和復雜的任務,如果要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需要對軟土地基采取有效的科學措施。因此,在面對軟土地基實際的施工中,必須徹底了解和掌握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以便科學合理地將其應用于工程中。完成以上這些工作后,才可以進行施工,而且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文泉,羅福貴.建筑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技術的分析與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01:49.
[2]徐文良,楊帆.強化房屋建筑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