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為綠色建筑具有極強的地域性,不同的氣候、資源、地理位置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全球不可能出現國際統一標準。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尋找和開發適合本國和地區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對于中國而言,綠色建筑以及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發展相對較晚,不斷學習借鑒不同類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先進經驗,從而不斷改進現有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使之適合本國國情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綠色建筑;英國;評價體系;BREEAM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實踐綠色建筑、低碳建筑的國家之一,在此方面居于全球領先的地位。簡述了綠色建筑產生的社會背景,梳理了作為綠色建筑起源地的英國其綠色建筑發展過程,并著重介紹了英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BREEAM,以期對中國大量新建筑革命及其相關工作有所裨益。
1、英國綠色建筑發展
英國國土面積小,城市化進程較早,地理特點決定了它是一個關注環境問題,綠色建筑發展較早的國家。英國的綠色建筑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經過20世紀60、70年代的理論孵化期和80、21世紀初的實踐探索期,綠色建筑體系已經相對成熟。
在1960年代,約翰·弗雷澤和亞歷克斯帕克率先在研究建筑材料的熱性能和暖通空調設備的能源效率,并提出“自我維持的房子,房子不是與市政管網等氣體,上游和出口水和電,但使用太陽、風和雨水來維持他們自己的業務。1965年,英國首次在《設計規范》中引入圍護結構的[U value,單位W/(m2·K)]來控制新住宅建筑的熱損失。20世紀70年代兩次能源危機后,英國建筑行業更加注重建筑節能,利用一系列被動式太陽能技術建設了一批節能社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的綠色建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1990年首次提出綠色建筑評價體系;1994年率先制定《可持續發展:英國的戰略選擇》。1997年在日本京都,英國作為《京都議定書》的首批簽署國之一,承諾到2012年將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到2016年實現所有新建住宅零碳排放。
2、英國綠色建筑政策法規為特點
2.1 建立完善的綠色建筑政策法規體系和評價體系,明確各方監管責任
健全的政策法規體系是綠色建筑順利推行的基礎。英國自20世紀90年代建立起健全的綠色建筑政策法規體系,并對監管部門的責任范圍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是英國綠色建筑規范發展的重要保障。
2.2 利用公共財政,建立長效而實際的節能激勵機制
英國政府為了鼓勵綠色建筑,利用公共財政支持綠色建筑,制定了節能激勵、碳排放約束與規范等方面的財稅政策,包括開征能源稅、稅收減免、節能補貼等,建立有效的綠色建筑激勵機制,鼓勵開發商投資綠色樓盤和消費者購買節能建筑,培育出較為成熟的綠色建筑市場,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2.3 關心民生,以家庭為單位促進住宅建筑節能
英國政府以各種形式,如強制節能和經濟手段,將綠色建筑深入到英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英國政府近期的“綠色家庭”計劃和為節能信托基金產品提供的貼息或免息貸款。
2.4 借助政府力量推動發展,引導市場
英國政府以能源證書等形式強力推行綠色建筑的實施,比如以展示能效證書DEC形式對公共建筑的能耗情況進行監督,推動綠色建筑的市場化、產業化。
3、英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BREEAM
在英國,建筑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50%并消耗40%的原材料。預測至2016年,全英建設用地占國土面積比例將從10%增長到12%,高于世界大部分國家,何況英國又是一個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及建成環境的綠色與否將直接關系到英國未來競爭力,英國早在1990年就由英國建筑研究院發布了世界首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建筑研究院環境評價法。其內容是對英國已有及新建建筑進行包括運營管理、能源使用、建材、水、土地利用、污染等九大部分的評估及指導,以期讓建筑在品質、安全性、內部舒適性及能耗、碳排放等方面取得平衡,減少建筑對地區和全球環境的負面影響。
BREEAM目前已是英國綠色建筑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權威度最高,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初版的BREEAM是用來評估辦公建筑的環境表現,之后又衍生出商業版(“1991新建超市及購物中心”)、工業版(“1993新建工業建筑”)、學校版、住宅版(“1995新建住宅”)、監獄版、醫院版、生態住宅版(“Ecohome”—與英格蘭民政部及各地方政府合作下編制,用作英格蘭可持續住宅建設的規范)、定制版(對不能劃為已有分類的建筑量身定做評估體系)以及國際版等總計十五種版本,并每年更新以能應對工程技術的發展及相關環境立法的變化,從而保持其作為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領頭者的地位。
BREEAM評估體系不僅對建筑單體進行定量化客觀的指標評估,并且考量建筑場地生態,從科學技術到人文技術等不同層面關注建成環境對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它既是一套綠色建筑的評估標準,也為綠色建筑的設計起到了積極正面的引導。BREEAM也因此成為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中較權威的國際標準之一并影響了后來美國的LEED評估體系(1996年)、加拿大GBTool評估體系(1998年)以及歐盟的SEA(2001)評估方法。BREEAM的評估過程由持有通過英國建筑研究院(BRE)培訓及考核后頒發評估證書的專業人員及機構來執行。評估員及評估機構將根據各建筑的分類,選擇對應版本的BREEAM,各在項評估環節綜合考察從項目的選址、備料、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改造、報廢拆除及再利用等整個建筑壽命周期中各環節的環境性能,依照是否達到各評估條款進行打分,最后將評估報告提交BRE審核,經過約15 d的審核后會發予相應綠色等級證書(“通過”、“好”、“很好”和“優秀”四個等級)。各項目的評估費大致在2000英鎊到10000英鎊。
經過20多年的實踐檢驗及不斷更新,BREEAM體系已經處于較成熟的階段并得到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在2005年,BREEAM獲得東京世界可持續建筑會議最佳程序獎。截至2008年,全球范圍內已有110 808幢建筑完成了BREEAM認證,其中1358幢為英國本土以外建筑,并有超過70萬幢建筑已申請了認證。BREEAM也于2010年進入了中國,當年已完成兩項商業地產的評估。
結論:
總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英國的綠色建筑已經通過了宣傳這個時期的概念,進入了比較成熟和有效的實際操作階段。通過建立健全綠色法規體系、綠色建筑激勵機制政策和評價體系確保了綠色建筑的質量和社會的促進廣域綠色建筑倡議。對技術的強調也適用于綠色建筑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文.現代城市規劃理論.2017.
[2]王從祥.英國綠色建筑政策法規及評價體系.2017.
作者簡介:
周婉,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