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摘要】在當前的道路橋梁設計施工當中,技術層面取得了重要的發展成果,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局限性。作為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明確當前的現狀,深入分析施工技術可能產生的影響。以當前的道橋設計為例,主要以連續梁結構為主,但考慮到工期與施工技術難度的影響因素,我們需要對結構進行改進,簡化施工工藝,進一步保障施工質量,并且在現代橋梁建設中發揮顯著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橋;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近年來國內針對道橋連續結構體系等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不但在伸縮縫、橋面開裂等技術問題上進行了合理控制,同時也在安全性能上起到了良好的保障。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道橋需求量的顯著提高,同時在施工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投入建設的道橋質量控制工作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產生的主要工作。
1、道橋施工技術方案
1.1 材料控制
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是現代道橋施工技術中主要的基礎材料,作為土木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抗壓能力與耐久性能良好的特征也使得混凝土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密度等級超過1600,強度等級在LC30以上的高強混凝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與普通混凝土不同的特征在于考慮到了表觀密度的最大密度與最小密度,可以讓道橋承載負重時保持良好的性能。再加上復合材料技術的應用,材料的抗變形能力與耐久能力進入了新的技術層面,滿足不同類型的道橋施工技術要求,也為今后的工程提供了穩定的基礎性材料[1]。
1.2 橋梁T梁架設
對于橋梁來說,架設T梁是開展后續工作的基礎性內容。在準備工作階段,技術人員變回確定支座位置、梁位置等,并進行調整。預制T量可以直接通過架橋機起吊后移動至需要的位置,再進行孔跨水平車輛之后開始支座安裝與預制梁移動,并開展鉸縫的澆筑工作。在這項工作當中應該明確架橋機的配重量與過軌要求,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要求來進行,必要時還應該分析撓度數據等信息來提升安全性。主梁到位后對整體性能進行研究。
1.3 混凝土施工
市政道橋的基礎性工作在于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需要具備良好的強度和性能,同時還需要針對其中的技術難點展開分析。對于混凝土材料、砂石料、水泥、外加劑的使用需要進行材料試驗,確定最佳的施工配合比。每次進行澆筑前應聯系試驗人員準備好坍落度檢測儀器等。另外還應該詳細檢查預埋件、管道定位、端頭模板等。在攪拌和運輸環節,應保障攪拌時間和坍落度,然后運輸至澆筑現場。澆筑時應按照規定的方向與厚度分層澆筑,每層混凝土進行正道之后表面需保持平整、不下沉。在振搗混凝土環節,需保持其達到最佳密度,預防接口處開裂與鋼筋碰撞,這也使得振搗棒與模板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澆筑完畢之后對頂板采取拉毛處理,時間段選擇混凝土初凝前[2]。例如鋼筋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在混凝土澆筑時需要對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展開合理控制,此時可以通過反復試驗來確定鋼筋綁扎環節的墊塊間距,通過定位儀測定后做好數據記錄。
1.4 防沉降
防沉降材料一般選擇砂石、滲水性土材料等。在填料選擇的過程中應提前開始試驗,并在實際施工中對所有進場填料的耐久度與可靠性展開分析,旨在保障過渡段的安全性。對于過渡段經常出現的不均勻沉降問題,需要從根源上總結沉降產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從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提出相應的技術方案。由于某些橋梁地基圖紙的含水量與孔隙率較大,其抗剪強度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在長期的自重荷載之下必然會導致路段的呈現。目前常用的透水性材料還需要在施工環節重視壓實度控制,尤其是部分軟基材料的施工范圍能否滿足深度要求等。部分道路和橋梁的特殊施工順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路基沉陷的出現。
2、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2.1 橋頭換填
一般情況進行橋頭換填時會利用石灰土進行換填,但某些區域在石灰土與素土連接區域的施工難度較大,此時在施工時應先將橋臺背處的基礎去除,并利用石灰土展開統一填筑。在實際施工時可以借助壓路機來輔助,以便于縮短整體的工期時間。
2.2 路基面防水
道橋路基面的防水處理直接關系到道橋的使用周期。水分滲透至混凝土內部不僅會腐蝕鋼筋,還會導致路橋結構的整體破壞。除去前文所提到的表面拉毛處理,提升路基面粗糙度意外,還應適當地考慮將某些細微缺陷直接暴露,以打毛處理將裂紋等進行處理,防水層可以直接起到封堵作用。例如運用鑿毛機提升整體的混凝土附著力與結合度等,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2.3 現場養護
現場養護工作當中,施工范圍內的道路、附屬設施等都應該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展開保養維護,尤其是在某些轉角區域或車流量較大的區域。養護過程中的技術人員需要定期掌握橋梁道路的實際使用狀態,避免各種危急時間的出現,更好地保障道路橋梁的正常使用周期。針對防護措施的安排應做好巡查記錄,組織專業檢查[3]。
結語:
市政道橋施工直接影響到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也影響到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目前,基于工程質量要求的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和管控成為了當前行業競爭的重點。技術層面的不斷革新也讓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藝開始利用,而道橋施工本身也是一項技術要求高、投資幅度打、工期要求較長的系統化工程。作為施工單位應綜合考慮不同維度的影響因素,強化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與控制,旨在提升工程質量,創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肖永軍.探析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2):199-200.
[2]張鵬,楊帆,李春勇.多層立體交叉施工條件下的異形箱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市政技術,2018,36(06):48-51+56.
[3]張冰清,朱德慶.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及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1):212-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