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銀
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對于教師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于學生而言,練好寫作技能也具有很大的難度。小學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始終堅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借助最高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習作教學現狀分析
小學作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習作過程中的起步階段,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對事物的完整表達能力,還制約著學生在以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但是鑒于小學生尚處于“好奇心強、耐心少”這種心理發育不成熟的階段,篇幅相對較大的寫作以及高層次的要求,造成了大多數小學生“談文色變”。這種抗拒和恐懼心理對小學生學習作文寫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礙作用,學生常常在寫作文之前就開始焦慮,這就使得老師雖然已經做出了很大程度的引導和解釋,但是教學效果依然不如人意。例如,學生們雖然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作文內容,但卻沒有合適的材料或者表達方式來開啟自己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嘗嘗出現文章內容混亂、結構不清的現象;不能合理作用寫作素材等。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
(一)鏈接讀寫,激活思維
作為寫作的起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務必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發育處于極速時期,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的由形象轉變為邏輯思維。而且,小學生天性好奇心強、富有童趣,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引入童話作品,引導學生在課上或者課下閱讀,借助童話故事與寫作的銜接,幫助學生構建天真爛漫的童話世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例如,動物王國里各種小動物的日常生活、魔法城堡里王子與公主的奇遇邂逅、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等等,通過這種以童話讀本為主,教師教學為輔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寫作情境,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寫作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進行《我推薦》這一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以童話故事作為寫作的出發點,描述出其中自己最喜歡或者最具閃光點的人物、動物,再讓學生對其身上的優點進行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除此,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層次,為學生進行分層,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出不同難度的寫作教學方案,以便充分發揮不同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專題訓練,技法指導
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有效的吸收書中的好詞好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重點是文化素養的輸出,需要借助自己所掌握的優秀詞句和寫作技巧將自己的感情充分表達出來。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活躍度,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具體的寫作水平,制定合理的專題訓練計劃,讓學生各個方面的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如遣詞、造句、文章布局、表達技巧等。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大膽創新,多在課外積累素材,豐富作文的內容。
在進行專題訓練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對任務的明確能力自己對主題思想的把握能力。定期的專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明確主題的情況下大膽的發散自己的思維,展開縱向和橫向的想象。例如,在《春游的建議》這一寫作中,教師可以將習作分為三個板塊:明確主題,確定思路;選擇材料,組織語言;總結文章,傳達思想。學生分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進行習作,不僅將寫作過程清晰化,還可以促使學生始終把握文章主題,圍繞主題開展寫作活動,從而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
(三)品悟語言,豐富風格
中華民族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形成了獨具風格,意義深遠的民族文化,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漢語言的魅力深入到學生的寫作中去。雖然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但是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寫作風格不同、表達思想的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自己的特長為出發點,在寫作中表現出自己獨有的風格。教師要在教學時引入不同形式的表達手法,讓學生體會語言之美,領略不同風格的語言魅力,借助默讀、聽讀、朗讀自己多媒體設備等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體會語言風格的精妙之處。例如,在《關注身邊的新鮮事》這一寫作中,教師在學生明確主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手法、各個方面進行習作(描繪景物、科技新發現,抒情、描述等),多方位、系統的幫助學生進行寫作,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掘學生的寫作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發揮自身思維能力的效果。
【結? 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觀察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手法進行改革,重點關注學生的寫作起點和心理狀態。而且,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了當今家長、教師重點關注的話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進新型的教育理念,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發展學生的寫作特長,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