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崢
【摘? 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要通過閱讀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審美與鑒賞能力的提高等諸多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新課改實施的需求。本文圍繞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闡述,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閱讀? 文本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大哥”,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深入了解了語文,才能為其他學科的前進道路鋪磚添瓦。教師要擅于利用語文文本,引導學生去與語文靈魂共舞交織,運用科學的視角去觀察、體會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激發學生潛在的文化素養因子,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能夠最大限度地推動學生閱讀,激起學生探究文本的動力。教師要擅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自主地、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興趣愛好,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與熱點新聞,創設新穎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構建和運用能力,教師要以此為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推動學生向前發展。例如,在分析《燭之武退秦師》時,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由分組,與同伴協作探究,就燭之武德智慧德體現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創設一個直觀教學情境,邀請學生共同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以話劇的形式進行彩排演出。這樣,學生不僅可以熟練掌握文本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強化語言實踐,練筆中學會運用創造
通往語文知識殿堂的道路上,寫作是一道溝壑,它阻擋了許許多多懷揣夢想的學生,但如果熟練地掌握寫作技巧,那么學生將如魚得水,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寫作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的不僅是學生的想象能力,還需要有著良好的理解能力、構建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只有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學生才能夠在寫作期間一馬平川,達到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課堂上,學生需要自主地去思考、理解和探究一些文本內容,收獲了許多寫作技巧,奠定了牢固的寫作基礎。教師可以利用高中生的優勢,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去挖掘隱匿在課本中的知識秘密,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點明重點——荷塘中荷葉的景色,并以“舞女的裙”“裊娜”“出浴美人”等修辭手法,要求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品味其中的景色魅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并布置作業,要求學生以文字的寫作手法,去描述自己喜愛的花。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已有的寫作手法與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發展。
三、通過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實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勇于掙脫傳統教學的枷鎖,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認知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思考、探究知識,而不是記住字面上的意思。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相關的教學問題,踐行啟發性教學原則,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自主地去思考、解決問題,開闊學生的知識層面。例如,在講解《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時,課堂的教學重點是認識艾絲美拉達與伽西莫多的獨特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所在,設置疑問:一滴眼淚的涵義是什么?這滴眼淚的奇特之處在哪?等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激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視野觀察內容,收獲多層面的只是理解。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綜合性與獨特性等特點,這也表明了語文學科的多元性質。只有熟練掌握了語文學科的知識,準確地應用語文知識能力,構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才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熏陶情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挖掘作品內涵,培養學生文化審美意識
隱匿在文本深處的知識寶藏、情感態度寶藏、三觀寶藏數不勝數,它需要學習者不斷地摸索、探究、挖掘,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熟練運用知識技巧,才能夠揭開那一層神秘的面紗。語文學科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甘泉的澆灌,還帶來精神上的安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明白生命的意義,撫慰學生靈魂層面的焦慮與異化,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例如,在欣賞文學作品《氓》時,講述了一個女子的戀愛到婚變的全過程,作者深度刻畫了女子與氓的生動的形象,令人為女子的人生感到悲嘆,又厭惡憤怒于氓。這時候,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探究導致悲劇的原因,適時地導入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陸游與唐婉等愛情故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愛情觀,理解愛情的最高境界則為忠貞不渝,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每一部作品都蘊藏著數不盡的精神財富,教師要有意識地促使學生去挖掘,汲取知識甘泉,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與文化素養。
總之,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學習狀態,結合教材內容與生活熱點,創設生動有趣、內容新穎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充足的展示空間與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促使健全的人格的形成,進而達到提升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蘭芳.如何讓閱讀成為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平臺【J】.考試周刊,2017(50)
【2】劉萍.以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閱讀教學【J】.都市家教,2016(04)
【3】李新.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研究【J】.才智,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