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蘊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小學學生語文水平和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尺度。可是,農村小學學生由于受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導致很多學生作文存在困難。造成了老師怕教,學生怕寫的狀況,改變農村小學高年級作文寫作這種現象,只有老師積極引導,創設寫作情境、精心命題,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引導學生自評、互評,激發寫作興趣,就能寫出好作文。
【關鍵詞】農村 小學高年級作文 教學方法
農村小學條件相對簡陋,課外讀物相對較少,學生受學習環境的影響,知識面不寬,表達能力或不強,導致作文寫作中大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內容不具體,句子不通順,無法確切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夠說理清晰的作文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兩篇句通意順,內容具體感人,情感豐富、表達生動的文章,那更是難上加難。那字里行間主要是堆砌,極難看出學生寫作的激情。如何使小學高年級學生能夠熱愛寫作,變怕為樂呢?使學生能夠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他們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呢?
一、創設寫作情境,精心“命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激發小學生寫作熱情,啟發情感體驗,讓學生想寫愿意寫,作文訓練中應從小學生實際出發,創設一定的寫作情境。情境可以結合學校生活、班集體生活中有價值的內容展開,也可以結合家庭生活去展開,引導學生去思考、感受,從而產生寫作興趣,激發寫作激情。因此老師要精心命題,因勢利導,讓作文要求與小學學生生活經驗、思想感受結合起來,使小學學生可以在活動、事情的進行中作文寫作,在在作為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為學生作文提供了鮮活的寫作“生活源泉”,將作文表達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又能與作文訓練要求相結合,使作文寫作的各個環節“活”起來,可見教師的命題是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根本,命題結合教材中的教學案例(課文),結合農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被激發。
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也明確提出,多角度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引導他們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能進行有創意地表達。因此,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光從文本上指導學生是不夠的,更重要是引領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細節,并在生活中學會思考,農村小學生的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對農村生活的觀察、思考。由于農村小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其對生活的理解不全面,認識容易形成片面的認知,對生活中的“美”缺少體驗、認知,更缺少“發現”美的眼光,作文時往往記流水賬,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即使寫了,不知道要表達主要是什么思想,老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積累寫作素材,引導學會提煉主題,養成思考的習慣。在作文時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細節描寫,有思想感情可抒發。這樣學生就不會“怕”寫作文了。小學生的細節描寫傳神了,讀起來就意味,真情實感也就有了,這就需要老師在積累素材時,注重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升華細節,引導學會思考。
三、訓練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學會表達
農村小學生受生活環境和語言習慣地影響,書面表達能力一般較差。因此,加強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是學會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
1.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背誦精美文章
積累材料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寫出真情實感。反之,沒有寫作材料地積累,是寫不出精彩的文章。因此,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積累一定的詞匯。老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年少記憶強的優勢,引導學生一方面熟讀背誦教材中優美的篇章、精彩的片斷,大量吸收優美語句、詞匯: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摘錄生活中有價值的內容,如生活中的成語諺語俗語等,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表達材料。教師要鼓勵學生勤動筆、勤積累背誦,將有用的東西記在本子上,要長期堅持,要點點滴滴地積累,厚積薄發,寫作才能得心應手。
2.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引導思考
學生背了大量的優美文章,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還未必就能寫出好文章。因為這種積累是靜態的羅列,要真正讓這些材料在學生頭腦中活化,變得生動,還得引導學生對作品語言、關鍵詞、關鍵句子以及作品所蘊涵的思想內涵反復地去品、去思、去理解。要引導學生去圈點、批注、點評。引導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是什么?讓他們由此漸進,在感悟中深化認知,在感悟中升華思想,在感悟中萌發寫作思維能力。
四、及時組織作文評改,培養學生評改作文能力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享受,溝通見解。因而我們在作文講評時切不可越俎代庖,而是要教會學生評價作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評改作文。常用的學生評作文方法是組織學生自評,可以進一步修改錯別字,理順文章語句;然后互評、互改,老師只要進行總結點評。這樣多次訓練,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就會很快提高,學生就能做到會寫作文,會改作文,寫好作文了。
總之,農村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改革還在進行中,需要我們的不斷地探索。教師要求學生寫出好作文,首先創設寫作情境,精心“命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引導學會思考,及時組織作文評改,其次要寫好下水作文,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平時要多利用各種機會,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比如定期舉行各種作文競賽,組織學生寫讀書體會等,這樣學生的作文能力就提高了。
【參考文獻】
丁錦鋒.芻議中學作文教學的流程【J】.武漢.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