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叢 張越強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普遍應用,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財務風險的出現。本文主要從互聯網金融下商業銀行存在的財務風險、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出現的問題和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規避措施三個方面對于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展開研究,以下為詳細內容。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凸顯。在這一背景下,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全球物流網絡,國內消費者對國外品牌商品的需求愈發強勁。海外代購、海淘等消費方式方興未艾,跨境進口電商企業迅速崛起。2016年,我國各大網絡消費平臺逐漸掀起了跨境電商進口的熱潮,跨境電商進口已成為現階段國際貿易發展的新亮點。本文對以下筆者從跨境電商發展階段及特點、市場狀況、主要物流模式、跨境進口電商供應鏈、跨境進口電商政策五個方面對其發展歷程做一簡要概述。
一、跨境進口電商發展階段及特點
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自2010年左右開始萌芽,在2014年至2016年,伴隨著政策上釋放的跨境貿易利好,如海關總署一系列文件的接連出臺,跨境進口電商出現了數量和規模上的爆發式增長態勢,2016年整個跨境保稅進口渠道實現300億元銷售額,相較于2013年增長了30多倍。在此階段,貨源日益豐富,售后也日趨完善,電商企業運營模式呈現出多樣化。2016年以后競爭逐漸加劇,電商企業開始出現分化,市場集中度趨于集中,領先梯隊如天貓國際、網易考拉海購、京東全球購、洋碼頭、小紅書等頭部跨境電商企業逐漸形成。中國的各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所占份額差距不大,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情況,這有利于行業形成良性競爭。
在跨境進口電商發展過程中,商業模式也在不斷變遷。在初步發展階段,商業模式主要體現為C2C代購模式,如洋碼頭。爆發式增長階段,其模式主要為平臺型電商,以天貓國際為典型代表,此時眾多互聯網巨頭入局。此外,還有一些平臺兼自營型電商開始涌現,如網易考拉海購、京東全球購等。
從目前看,平臺兼自營的商業模式發展較好,這是因為該模式既可以通過自營有效提升購物體驗,保障商品質量及物流速度,又可以通過平臺招商確保其品類的豐富及相對穩定的收入。
二、跨境進口電商市場狀況
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總規模3054億,2017年達到3603億。天貓國際預計2019年交易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
從消費群體上看,市場消費主力正過渡為80、90后群體,性別上以女性為主,用戶地區分布上正由沿海發達省份向內陸省份快速滲透。
消費品品類上,由集中向多樣化轉變,由奢侈轉向實用。來自美日韓澳德的商品最受用戶青睞,始終占據商品銷量的Top5。熱銷品則主要集中在美妝、母嬰、食品等方面。
三、 跨境進口電商主要物流模式
跨境進口電商的物流模式主要包括保稅、直郵和集貨三種模式。保稅模式的特點是用戶體驗較好,但對平臺要求較高。目前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往往將這幾種模式結合使用。總的來看,跨境物流由于涉及到兩個及以上國家或地區,地理范圍覆蓋大,不同國家郵政時效性不同,這就使得配送速度較慢,不確定性也很強。此外,目前的跨境電商交易中大部分采用郵政小包的方式,但中小賣家選擇的郵政小包模式在托運商品方面限制嚴格。部分商品或部分形態的商品都在限制行列。不僅如此,當前在跨境電商領域中,退換貨服務實現起來非常困難,極大影響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再加之較高的丟包率,這些都對當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跨境進口電商供應鏈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各個品類的需求逐漸增多,這就使得非標品化的趨勢越發明顯,跨境進口商品的供應鏈從而呈現出碎片化狀態,造成了流轉周期長,客戶響應時間長等問題。目前,跨境電商供應鏈長,跨地域的信息統一難度很大。因此,如何快速響應需求,把商品從國外運送到客戶手中,這對于跨境電商平臺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跨境進口電商企業當前采取保稅倉及備貨倉方式試圖解決這一問題。未來,智慧供應鏈及運籌優化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有助于改善這一狀況。
五、跨境進口電商政策
跨境進口電商對政策的依賴性非常強,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政策決定著跨境電商平臺不同主體的生死。2014年,海關總署出臺《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和《關于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的公告》,從政策層面上承認了跨境電商,同時認可了業內通行的保稅模式。這些政策紅利直接刺激了國內跨境電商進口行業的爆發式增長。
而隨著2016年發布的跨境進口新政,即《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跨境電商行業發生地震,眾多小型企業倒閉。這一方面表現為一些保稅模式跨境電商的貨物無法進入保稅區,造成了大量損失,銷售額出現大幅下跌。另一方面體現為在保稅區囤了大量貨物的企業,受“正面清單”限制而無法清關發貨,導致資金周轉率壓力增大。
隨著政策的逐漸穩定和成熟,跨境進口電商之間的競爭將更多建立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因此,今后企業應進一步加大品牌、人才和服務水平的投入。(作者單位: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2018年度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課題立項編號:SQ18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