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吉
網紅經濟興起,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動力,但是也面臨社會認可度低不文明風氣問題。本文從網紅經濟參與主體的道德方面出發,站在商業角度“網紅”背后的倫理困境與成因,并提出相關對策。
近期一篇名為《網紅崩潰:月入50萬美金也無法釋放的壓力和焦慮》的文章以多個“博主”自述經歷的案例暴露了“網紅”工作高收入背后的陰暗面:沒有界限的工作時間、網絡語言暴力的風口浪尖、高強度的情緒勞動等。文章發出后引起了公眾對“網紅”失范現象的關注。對于網紅經濟中的失范問題,當前的已有研究主要是從社會水平角度分析“網紅”失范的經濟原因、社會影響及規范引導等,而較少從 “網紅”個體的角度審視其“失范”所面臨的倫理困境及成因。因此,文章就網紅經濟困境與原因做出探討。
一、網紅經濟行為的失范問題
從主體角度概而言之,“網紅”失范現象的倫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網紅”自身的道德失范,“網紅”平臺的道德失范以及“網紅”背后推手的道德失范。“網紅”自身的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現為:借助穿著暴露、低俗不雅的肢體行為、發表非主流的觀點和看法、歪曲主流價值等博取眼球來獲得可觀的關注量。“網紅”平臺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現有:對“網紅”呈現的內容導向低俗化,規制松散,導致平臺上內容雜亂無章,秩序混亂等問題。“網紅”借助放大社會矛盾、審丑以沖擊審美等手段,為“網紅”孵化公司尋找新噱頭,助推和傳播“網紅”不良內容,嚴重影響社會主流價值等行為。
二、網紅經濟失范的商業倫理困境與成因
“網紅經濟”的混亂不但對社會風氣及主流價值觀念造成了不良影響,也對“網紅”自身造成直接的身心創傷,越來越多的“網紅”出現了崩潰現象。Katherine Lo 通過對YouTube平臺上網紅博主做了追蹤研究,總結了影響網紅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大量工作導致的精神消耗,以及直播收入的焦慮和維持平臺聯系的壓力。“網紅”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網紅經濟的盲目性與平臺算法的剝削
網紅經濟是一種借助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實現跨界融合的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其本身具有市場經濟的盲目性。一方面,網紅的網絡生命周期通常是短暫的,網紅平臺和網紅的“背后推手”為了追求效率,忽視自身作為“把關人”的責任,不擇手段地包裝網紅或助推網紅的不道德行為以博取公眾的關注;而另一方面,為了經濟利益,網紅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保持與粉絲的聯系,甚至不惜踩踏道德底線,直至身心殆盡。平臺會根據用戶需求推送出相似視屏內容。這種平臺算法,實際上不但助推了市場的盲目性,同時也成為了網絡平臺剝削網紅的催化劑。
(二)利益導向與分散責任引發的誠信危機
一方面,網紅經濟以網紅作為公眾人物吸引粉絲的注意力,網紅是參與商業活動過程中的代言人。由于商業活動本身的逐利性,網紅傾向選擇夸大某項產品或服務,甚至在明知產品或服務存在缺陷時仍然依靠自身作為網紅的感染力影響公眾去消費購買,這種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行為直接導致了網紅經濟的誠信危機。另一方面,網紅在網絡經濟活動中,其經濟利益需要實體商家的支撐,為了快速變現自身利益,網紅營銷目的性過強,不負責整個商業流程運作,社會責任、法律責任等均被分散,他們疏于對于產品和服務的甄別,甚至向消費者推銷不合格的產品。
(三)網絡平臺的導向與主流價值的扭曲為了吸引公眾的眼球,另類的行為表現、犀利的語言甚至臟話粗話、異于常人的表演才華是網紅最突出的特征。因此,網絡平臺聚集了各種消極情緒、惡言惡行、以丑為美的信息,導向稍微傾斜,就將引發不可預計的社會事件。而過濾信息,管理秩序本應是平臺的監管責任,盡管現在許多直播平臺也啟用了實名制認證制度,但對受眾和游客方面沒有切實的規制。
三、結語
網絡經濟的高速化發展給我國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網紅經濟所倚重網紅模式,與“名人效應”是異曲同工。然而在浮躁的追名逐利下,網紅經濟出現的各種失范行為正在陷入一個又一個倫理困境之中。而未來,網絡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一大板塊,將越來越受到關注與規范,理性看待網紅經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積極的引導才能促進網紅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網紅自身,在展示個性化、思想獨特化、乃至迎合大眾心理需要的同時,也應有類公眾人物的責任與擔當,在實現自我價值時也要重視社會價值,這樣網紅才能與網紅經濟良性循環,不斷發展與創新。作為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則要肩負起監督與甄別的責任,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作為政府管理部門更是要加快立法立規的步伐,不斷完善和豐富網絡立法,加強監管與疏導,扶持良性網紅經濟,嚴懲低俗滋擾平臺,使正義感、使命感、正能量得以在網絡中傳揚。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