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李帥 蔣正婷 張彩云 張本初
本文通過對傳統工程造價審計模式和工程造價審計現狀的比較分析,同時對現階段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領域的應用現狀及障礙進行分析,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找出了現有模式的不足之處,構建了新的工程造價審計模式。
一、工程造價審計現狀的分析
雖然審計模式與制度日益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首先,現階段的工程造價審計方法運用不太合理。其次,在我國的工程造價審計過程中,管理審計方面有待加強。
二、傳統工程造價審計模式的分析
傳統的工程造價審計模式是我國的建筑工程造價行業長期以來所采用的審計模式,其審計內容主要包括工程量計算審計、材料差價審計、取費標準審計以及套用定額審計等。在工程量計算審計中,傳統的審計模式工作量既很繁重,影響因素又多,而工程量計算審計又約占全部基建審計工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往往造成的后果是工程量審計工作未能做到位,后續的審計工作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最終整個審計過程的效率變得十分低下;在材料差價審計中,傳統的材料差價審計指的是對企業在材料采購過程中,發生的計劃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差異形成和分配的審計。但在該審計過程中,材料價格差異的分配往往很難做到合理,價差分配率的計算也難以做到十分準確,這樣最終只會擴大建筑公司在材料差價上的損失;至于取費標準審計和套用定額審計,傳統的造價審計模式難以保證取費和套額時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樣也就無法弄清價格的變更原因和數量,審計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
當前我國新的造價審計模式已實現從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到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轉變,并且這種新的計價模式也確實給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提供了一些創新思路。雖然傳統的審計模式給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帶來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與國際經濟接軌,并適應新形勢的需求,能夠有效保證工程造價審計的質量,為建筑企業帶來更好的收益,對傳統工程造價審計模式的改進已迫在眉睫。
三、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研究
BIM技術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技術之一,在工程造價審計的工作中,我們可利用BIM軟件的統計和計算能力自動處理與造價相關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分析和判斷項目成本狀況,以及規劃下一步的工作,為全生命期造價審計提供可靠的依據。除此之外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審計具有保證造價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的特點,可精確地控制施工的實際成本,并且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造價審計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數據共享
在工程造價審計的過程中,數據量龐大、數據分析難度高是審計人員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而BIM技術從本質上來說,它不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也不僅僅是一組軟件和模型,而是一種更加公平地分享數據的方法。例如在傳統的工程量審計中,工程量既繁重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審計人員又無法快速收集相關信息,導致審計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BIM算量軟件關聯從設計階段至竣工階段的全過程,可以更好地理解設計意圖以及施工過程,動態掌握項目變化,統一計算標準和規則,并加以數據存儲,使各方認可數據,減少審查以及溝通的時間,消除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無法溝通與分歧。這也是BIM應用中數據傳遞和共享的意義,以BM技術為代表的共享模型也必將成為新技術革命引領的經濟模式的必然內在需求。
(二)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精準計量
BIM技術不僅具有強大的數據共享和協調能力,它所具有的精準計量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已可完全代替人的勞動。在傳統的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在工程量的計量這一塊,可以說是審計工作中最繁瑣、最高頻的一項工作,它會消費審計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審計人員通常都是按照常規的計量準則和相應步驟去做。這種計量方法雖然看上去沒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它卻無法體現出項目工作中各種可能出現的微小的矛盾之處,最終還是會使計算出來的工作量不夠準確。BIM技術在實現數據分析的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BIM模型。而BIM模型計算工作量的流程主要包括建立三維模型、創建施工項目、設置算量代碼以及生成最終結果幾個步驟,在審計模型搭建完成之后,將項目信息融入模型之中,緊接著創建完成算量代碼,將需要計算的工程量數據直接導入模型之中,即可自動生成結果。目前在我國BIM算量已沒有任何技術障礙,雖然偶爾在使用這項技術時還需要適當的人工干預,但是它的誤差在一定程度上已可忽略不計。
(三)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的全方位管理
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它可以被分為不同的審計周期,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當然離不開細致的管理。例如,在審計工作的前期預決策階段,運用BIM技術建立三維模型,可準確有效的對各個方案進行預估算統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預決算的效率,還可在方案選擇的管理方面達到控制的作用,讓審計人員能夠擇優選擇最佳方案;在審計工作的中期和后期,由于BIM技術具有信息化、可視化的特點,通過BIM模型對審計工作的各個階段進行運作,可真正實現在審計過程中的成本最優化利用及成本最低化管理,這樣能夠省卻審計人員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審計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總之,運用BIM技術對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進行全方位管理,可將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精細到不同時間、不同構件、不同工序等,這可改變一些施工企業缺乏過程造價管理的問題,使各方的工作效率直接得到提高。
四、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的應用障礙及前景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BIM技術還沒有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得到真正的普及。結合工程造價審計的現狀分析,雖然它的審計模式日漸趨于完善,但是審計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首先是在BIM應用軟件方面,雖然目前市場上的BIM軟件很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用于設計招投標階段和施工階段,用于造價審計工作方面的軟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匱乏;其次是在BIM人才方面,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不僅要求審計人員理解BIM概念和會使用一般性的BIM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夠結合實際工作靈活使用BIM和構建相應的BIM模型,但是這種復合型人才目前十分缺乏;最后也是BIM技術目前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發展障礙,那就是大多數企業對它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很多企業和單位看來,如果真正的引進BIM技術的造價審計手段,那么一定會耗費巨額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最終沒能產生較好的效果,那么企業將會直接陷入虧損的境地,因此很多企業單位很難真正接受BIM技術,這也對BIM技術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礙。
雖然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發展障礙,但是實質上,在現階段的造價審計工作領域,BIM技術表現為優良的演變與發展前景。據有關部門統計分析,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提到:加快BIM的普及和應用,實現勘察設計技術的升級。推廣基于BIM的協同設計,開展多專業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優化設計流程,提高設計質量和效率。研究開發基于BIM的集成設計系統及協同工作系統,實現建筑、結構等專業的信息集成與共享。除了住建部發布的信息之外,我國其他各地也對BIM技術的應用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例如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都將BIM技術列為未來首選的技術之一,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BIM技術的應用前景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五、結語
面對BIM技術日漸成熟的趨勢,如何延伸BIM技術的廣度與深度是造價與審計人員必須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只有正視了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的現狀,不斷推進和完善它的優點與不足,才能真正提高它在審計工作中的水平,將來有一天BIM技術也一定會走進嶄新的應用時代。(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安徽財經大學2018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81037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