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
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有效處置是現代政府單位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政府部門要想對突發公共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保障社會民眾個人安全和財產安全,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加強政府預警機制實踐創新建設工作,確保滿足新時代政府應對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相關工作要求。本文將進一步對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展開分析與探討,為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基于改革開放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必須提高對社會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正確認識到建立科學完善預警機制的必要性。國家政府部門通過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能夠實現最大程度降低社會突發事件帶來的實際危害性,同時避免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涉及到了眾多內容,主要包括了突發事件監控、預測、評估以及警示等,不同環節內容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督促每個工作人員都樹立起良好的憂患意識,充分做好突發事件處置準備工作。
一、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的必要性
新時代,國家政府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工作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內容:(一)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有力保障。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每個公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參與監督,一旦社會發生重大公共突發事件,公民在好奇心驅使下會關注到該事件,這樣就會擴大事件影響力,如果政府處置不得當將會促使政府良好形象受損。政府部門通過構建出完善預警機制,能夠有效提高民眾對公共突發事件的科學認知水平,引導他們在正確思想上建立屏障,促使他們能夠更加冷靜看待分析突發事件;(二)充分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政府部門通過有效設立公共突發事件預警機制,能夠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前對危機誘因及時做出反應,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弱突發事件危機誘因引起的蝴蝶效應,弱化該事件帶來的社會危害,從而有力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推動整個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的實踐措施
(一)完善公共突發事件預警系統
新時期,政府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上要提前建立起完善預警監測系統,通過該系統完成對社會信息監測、收集整理以及科學評估工作,針對信息數據中存在的社會風險及時采取有效防范結局措施,做好突發事件的防范于未然工作。政府部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組建起高能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確保能夠搭建起完善的社會輿情監測平臺,加強對海量數據信息的監測分析處理工作,為有關部門做出最佳突發事件處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需加強對公共突發事件預警評估體系的建設工作,最大化減小公共突發事件給社會造成的危害程度。預警評估體系的有效建立能夠實現對不同突發事件展開全面風險系數科學評估作業,根據實際風險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解決措施。
(二)健全公共突發事件預警制度體系
政府部門要想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建設水平,就必須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工作。首先,政府部門要切實建立并落實好預警責任機制,明確不同部門在突發事件預警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督促他們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履行好自身職責,同時根據相關標準和流程執行各項工作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預警機制在運行過程中更加容易操作實現;然后,要完善民眾參與機制,充分發揮出民眾對突發事件的預警監督作用,引導民眾有序參與到突發事件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加強對有效消息的傳播和分享,這樣能夠順利推進我國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建設工作;最后,要健全組織協調機制。通過健全組織協調機制,在突發事件預警階段,促使各部門都科學聽從上級統一指揮和調度,優化整合各項資源,提高突發事件處置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對突發事件預警工作的統一管理目標。
(三)加強信息網絡化管理整合機制
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工作的重點內容是科學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信息缺失”等問題。政府部門需要不斷加強對信息網絡化管理整合機制建設工作,將社會各種公共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通過網絡信息的開放性、前瞻性以及綜合性的優化整合,實現從“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信息收集管理工作,政府有關部門要構建出完善的信息匯集、報告、發布制度,確保每個公民都能夠在第一時間來了解到最新相關訊息。政府部門還需加強信息統一歸口管理工作,充分保障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在網絡平臺的暢通傳遞和分享,發揮出各項信息的價值作用,引導民眾樹立起良好防范意識,提高對社會公共突發事件的反應處置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突發事件發生會造成對社會的危害破壞,政府為了更好維護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形象,充分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就必須高度重視預警機制建設工作,加強對突發事件的科學預警管理,完善預警機制相關制度,引導民眾積極參與到突發事件預警監督管理工作中,實現有效信息的相互傳遞分享。(作者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