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英亮 李雯雯 張愛軍
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為一種公益性的機構,它是人們進行各種文化活動的一個主要載體,同時,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當具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設計流程。然而在城市公共文化設施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卻出現眾多的問題,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本文在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發展現狀進行全面考量的情況下,認為應使城市與生態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在追求建設效果的情況下,不應僅注重經濟利益。進而在不斷規劃的情況下,便能使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互統一,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
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在公眾生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今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民眾的生活水平已經顯著提高,對各種公共文化活動的需求力度不斷增長。因此,政府應逐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程度,才能使一個城市的風貌獲得充分展現。優秀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將會使民眾感受到良好的服務,并且能夠使城市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同時,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環保的原則,當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中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時候,將會使公共設施與人、環境獲得有利的協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一、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現狀
現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已經獲得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會逐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會制定相應的規范準則,以此來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行最大程度的支持。此外,在城市化建設步伐逐漸加快的情況下,設計專業工作者對此種現象也會具有高度的重視態度,追求建設成果的數量與質量,使建筑的社會性與公共性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現今在逐步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便使城市的視覺形象與文化活力獲得充分展現,人們的業余生活具有更多進行活動的平臺,城市將會具有更多的發展活力,進而便使民眾的文化生活獲得更大程度的豐富,文化傳播中也會具有較多的活力,此種現象獲得民眾的廣泛認可。但是在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其中所具有的弊端也不斷顯現出來,最終便使其具有冷漠的發展趨勢,不能對民眾提供良好的服務,文化設施建設過程中缺乏持續發展的生機。
二、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遵循歷史遺址與人口分布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前需要具有一個良好的規劃設計,倘若規劃過程不佳,將會使城市原有的地域風貌獲得較大的破壞,并使原有的地域文化等造成較大程度的沖突,進而便使城市文化不能良好的延續。此外,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距離居民區較遠,將其健在新區中距離市民生活的區域較遠,同時,將其建設在市中心里面,雖然能夠使用地壓力獲得有效的緩解,但是公眾生活中將會具有較多的不便利之處,不會形成合理的區域文化中心。選址問題與城市的整體發展具有較大程度的聯系,并與后期的建設效果具有緊密的結合度,如果不將其與城市的人口分布情況實施緊密的聯系,將不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便利性。
(二)功能較為單一
城市形態中的各種元素具有集群化的特征,在精工合理設計的情況下,還將會具有觸媒的效應,使區域生態環境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運行。現今在城市形態發展逐步成熟的情況下,單一的建設布局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一個區域中如果具有較多的公共文化設施,將會使人們在同一時間內欣賞到更多的畫面,而在單一建設的情況下,且在配套措施較為落后的基礎上,便使其孤立的處于城市中,不會具有相應的文化區域圈。進而便使城市公共文化設施項目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呈現一個單一的建筑孤立于城市中,不能促進城市的積極發展,在對其逐步進行開發建設的過程中,便不能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不計成本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外觀帶給人第一印象,形象的優越雖然能使設施的美感獲得最大程度的提升,并且還會使城市發展中具有較多的魅力,但是建筑人員過度追求建筑設計的美觀性,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雖然良好的外觀能夠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但是將會耗費大量的資金,在科學技術逐漸發展的情況下,建筑人應高度重視此種現象。過度的外觀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資源較大,在一味的追求標新立異的情況下,便會使設施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城市處于一種規模競爭的發展趨勢中,雖然起具有華麗的形象,但是不能符合城市發展的現代精神,具有消極的發展趨勢,使城市缺乏持續性的發展生機。
三、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策略
(一)注重社會性、公共性、文化性
設計人應注重城市第三空間的理念,為居住場所、工作場所、充滿娛樂性的場所,同時,公共文化設施應該使民眾感受到生活氛圍,使人們的生活質量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并使設施具有個性與集體性結合的特色,進而便能使人們對城市文化資源進行最大程度的享受此外。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應體現出城市的文化內涵,使其具有相應的文化價值,進而在逐步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便使社會性、公共性、文化性獲得充分的顯現,獲得民眾的廣泛歡迎。
(二)應進行多功能定位與用途的開發
功能性是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過程中的首要因素,圖書館應是供人們進行學習的場所,文化館應是供人們欣賞文化演出表演的場所,現今在文化生活具有多樣性的基礎上,文化設施的種類也需具有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設計人應對公共設施的功能進行多方面的定位,分割出較多的區域,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進而在逐步進行建造的過程中,便能使其具有多種用途,促進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市民的文化需求獲得最大程度的保障。
(三)保持形式美與獨創性
既要考慮公共文化設施的功能性,還應對其外形實施全面的考量,更好的裝飾將會具有醒目的特點,設計人在對公共文化設施的藝術風格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便應使其具有相應的民族風格與地獄特色,從而使各地文化的真實性獲得最大程度的展現。同時,城市建筑物的形象也會具有醒目的感覺,使民眾具有良好的個人認同感,人們的個人生活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且公共文化設施具有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將技術與藝術二者高效的融合在一起。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中的公共文化設施為面向大眾的,其在城市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公共文化設施使人們具有積極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生活具有豐富性的特點,并且使人與自然具有和諧相處的關系,促進城市的積極發展。(作者單位:蘇英亮、李雯雯-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張愛軍-張家口市新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奧運背景下彰顯張家口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設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