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梁燕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網絡傳媒已經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他們的日常行為和價值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上西方各種不良思潮的滲透,需要高校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和培養。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生的思想現狀、網絡媒體如何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探討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所弱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的漫漫長河中逐漸形成的,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精神。但是,有少數大學生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一味的認為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嚴重的崇洋媚外。再加上西方一些勢力心懷叵測,對我國大學生的故意誤導,少數大學生受到了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二)功利主義思想比較嚴重。隨著全球一體化和互聯網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接受全球各種文化的信息的途徑和速度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復雜。由于西方一些心懷叵測的價值輸出和一些影視劇的影響,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很多學生過于看重自己的個人利益,非常渴望成功,在參加學校和班集體的一些活動時,先問問算不算個人量化,能不能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
(三)責任感缺失,享樂主義思想蔓延。一些學生個人主義思想比較嚴重,忽視了自己作為集體一份子的責任和擔當,在很多時候,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顧班集體的利益。由于受到享樂主義的影響,還有盲目的攀比心理,一些學生為了享受消費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做出與大學生人格不符和嚴重有悖道德的事情。
二、網絡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一)網絡教育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教學互動。網絡教育不僅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對于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程的發展也很有幫助,還能通過對新教學途徑的利用,認識網絡教育在新時期大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的重要作用,為我們用先進理論占領網絡這一思想打下基礎。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那些容易被學生接受,并且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多媒體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方面,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調節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從內心里真正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指導的觀念和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教育網站。在網站上可以發布各種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包括黨的方針政策、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等。可以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同時還可以探討社會中的特點話題,發表不同的看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立個人微博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地位,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網絡教育實現了現實和虛擬教學活動的融合。網絡傳播的發展有賴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堂教學的改革提供了物質保障。網絡具有的多媒體平臺,可以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課件制作方面的支持,使課件更加豐富和生動,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化學習的效果。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網絡課堂教學得以實現,不同空間的遠程教育也能隨時開展,教師在講臺上的講解也可以利用網絡傳播給不同空間的學生。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堂教學跟網絡教學有效的進行了融合。
(三)網絡教育改變了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封閉式課堂。互聯網開放性特征使得各種文化能夠實現充分的交流,網絡文化融合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網絡的開放性保證了網絡文化永遠有新的活力,過去的大學生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更多的采用上情下傳的方式,大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比較有限,在網絡平臺上,師生可以平等的,開放的的獲取信息,事實證明,簡單的灌輸式的教育達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甚至會使學生發生倦怠心理,網絡教學的開放性將會是一種更好的教學方式。
(四)凸顯了教育活動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價值觀教育模式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忽視,教師往往取代學生,扮演了教育過程的主體主導者,學生則淪為了理論灌輸的接收器。在利用網絡進行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中,學生可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彌補傳統價值觀教育的不足。在過去,價值觀教育只能是通過紙質的教材進行,而互聯網集聲音、色彩、圖像于一體,將教學內容從課本擴大到更大的范圍,拓展了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學生的課堂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利用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豐富了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形式。
三、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宣傳教育機制。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經濟全球化如同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快經濟增長速速,提高國家生活水平的同時,也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同樣,這樣新的沖擊也因其對文化、傳統的侵蝕,而給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帶來了新的考驗。只有不斷完善我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機制,提升我國大學生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效果,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學校作為一種學緣性的生活共同體,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渠道,充分發揮學校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中的教育和培養作用,是完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手段。
(二)繁榮校園文化,凸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引領。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應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指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校園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而校園文化則是在教師和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一個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既是利用校園文化這一種渠道教育大學生,又是把這一先進文化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貼近的舉措。
(三)深化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并在實踐中進行正確的實踐觀察,不僅能彌補課堂教學模式在認識方式上的不足,還能通過社會生活的歷練,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因此,高效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必須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中進一步加強高效社會實踐載體的建設。
(四)提升網絡效能,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神聚氣的基礎工程,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紐帶。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托的信息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手機、電腦幾乎成為所有公民的必備用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當前,對互聯網的應用幾乎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深深扎進了我們社會的土壤中。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在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下,對我們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念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看到網絡媒體有益的一面,將其運用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中,為培養新一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出貢獻。(作者單位: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