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陽
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對山東臨沂一中的籃球運動損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人體的手部、踝部、膝部等;損傷的類型多以關節扭傷、肌肉拉傷、皮膚擦傷、軟組織挫傷為主。同時分析運動損傷產生的主要原因與準備活動不足和重視不夠,技術動作錯誤與犯規,身體與心理狀態不佳,身體素質差,思想沖動,場地與服裝,氣候等因素有關。根據原因并提出預防對策,旨在為減少籃球運動損傷的發生和科學化訓練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籃球? 運動損傷?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021-02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對抗性、健身性、趣味性、觀賞性于一身的運動項目,它在高中校園里具有很高的參與性。在運動項群的劃分中,籃球是屬于直接對抗性項群,在攻防過程會產生直接的身體接觸,因此意味著隨時都會有運動性損傷的出現。本研究對臨沂一中的高中生在籃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狀況及原因進行分析,找出一定的規律性,以期有效幫助學生在以后的籃球運動中減少運動損傷,提高身體素質。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臨沂一中的籃球愛好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抽樣調查,并對高一、高二、高三300名學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的損傷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在制定問卷之前,查閱了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關于問卷設計與調查的方法和要求。針對籃球運動損傷的時間,部位,類型,原因等多方面因素設計了問卷,先進行小范圍預測試,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并在多次征求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問卷內容進行了補充和修改,本研究共計向臨沂一中籃球愛好者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為95%,其中有效問卷為262份,有效率為87.3%。
2? 結果與分析
2.1 臨沂一中籃球運動損傷人數調查
本次調查發現,臨沂一中的籃球愛好者有226人表示有過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率高達86.3%,這也表明了籃球是一項對抗強度比較大,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其中男生損傷率為90.3%,女生損傷率60.0%,男生損傷比率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的對抗強度更大和女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更強有關。運動損傷發生后,對其產生的心理困擾也比較大,受傷的人中80.5%的人認為影響了自己的上課、比賽與訓練,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困擾,運動損傷對女生的心理困擾率高于男生(見表1)。
2.2 運動損傷部位及類型分析
通過對臨沂一中的籃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部位調查見表2,手部、踝部、膝部是籃球運動損傷的多發部位,所占比率分別為71.4%、69.8%、47.7%。其原因與籃球運動本身的特點以及人體的運動生理特點等因素有關。調查發現,手部主要是挫傷、扭傷,這與手的解剖特征有關,手的肌肉與韌帶薄弱,加上籃球的重量與速度及對球的判斷的準確性,球對手的反向沖擊力容易導致手指的挫傷與扭傷。踝關節的受傷率高,這與籃球的技術特點與踝關節的解剖學特點有關,踝關節是單軸關節,周圍的肌肉少韌帶多,小塊肌肉韌帶和肌腱將關節固定著,內側韌帶較強外側較弱,加上籃球運動中的急起急停、鞋子、場地等原因極易造成踝關節的損傷。籃球運動對抗激烈,技術動作的完成與移動都需要膝關節的支撐與參與,膝關節的關節面較大,負重較多,保護結構相對較少,加上轉身、身體對抗、搶籃板落地、動作的粗暴等,膝關節也成了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
通過調查發現,運動損傷的類型主要是關節扭傷、肌肉拉傷、皮膚擦傷、軟組織挫傷等,因此應加強關節部位的保護,如佩戴護膝、護腕等護具來降低損傷;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體溫升高,減小肌肉的粘滯性,從而加快肌肉收縮和放松的速度,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預防肌肉的拉傷。
2.3 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由表3可知,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3.1 準備活動不足和重視不夠
籃球是一項比較劇烈的運動,在運動之前生理上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準備活動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增強肌肉的彈性和耐力,同時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動員組織、器官的活動能力,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同時能加強和喚醒已建立條件反射為運動做好準備。
準備活動應根據個人的素質條件、機能狀況、氣象條件和教學訓練的內容而定。在氣溫較低、興奮性較低時,準備活動應該適當延長,而且準備活動的強度也應該適當的增加;在氣溫較高、興奮性較高時,準備活動時間也應該縮短。有些學生對準備活動認識不足,認為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認為準備活動是浪費時間,這也為運動損傷埋下了根源。
2.3.2 技術動作錯誤與犯規
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訓練,錯誤動作產生后沒有注意更正,形成了一些習慣性錯誤動作,還有的同學是正確的動作練習較少,沒有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而這些錯誤動作違反了人體生理結構特點及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會給人體帶來一些損傷。因此教師在教學示范時動作要標準,優美,示范到位,并嚴格要求學生把握動作的關鍵點,同時反復練習讓學生的動作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在籃球運動中犯規是造成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學生不了解比賽規則、不遵守規則、犯規動作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多講解一些比賽規則,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對于犯規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
2.3.3 身體與心理狀態不佳
當身體疲勞時,動作的協調性與準確性顯著下降,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疲勞的情況下在注意力方面也不夠集中,反應遲鈍。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使人發生損傷。教師在訓練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不同的條件合理科學的安排運動負荷和運動的時間。因此注意避免訓練中的局部負荷量過重,訓練量過大問題,一味的加大運動負荷,必然引起身體過度疲勞。從長遠發展來看,不僅影響運動水平的提高,還會損害身心健康。對已經受傷的訓練內容和負荷的安排要以恢復訓練為主,也可以進行一些輔助訓練,損傷嚴重者應停止訓練。運動后整理活動使肌肉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環障礙而影響代謝過程。可配合音樂進行慢跑和各肌群的伸展練習,放松身心。注重心理素質訓練,在長期的艱苦訓練中調節并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可有針對性的對進行定期的心理輔導課程,消除他們的心理疲勞。
2.3.4 身體素質差
籃球運動的攻防的快速轉換和身體激烈的對抗對身體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是掌握技術的基礎,而且能有效的預防運動損傷。通過訪談了解多數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只是課余時間打一下籃球,因此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很容易受傷。教師在進行籃球訓練和教學過程不僅要講解技術動作,還要加入一些身體素質練習。尤其要加強易發生損傷部位肌群的力量和關節韌帶的練習。同時注重發力部位的練習,特別是下肢的爆發力的訓練,提高預防損傷的能力。
2.3.5 思想沖動
高中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學生的情緒較沖動及求勝欲較強,加上學生對預防籃球運動損傷的認識不足,在進行籃球運動,情緒急躁、急于求成,在練習中因沖動而無法控制自己而產生激烈的身體對抗,這些都是產生損傷的根源。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正確引導學生的情緒,讓學生了解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循序漸進的原則。
2.3.6 場地、服裝與氣候因素
場地、服裝與氣候因素也是造成損傷的客觀原因之一,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室外進行籃球運動,場地絕大多數都是水泥地,比木質地板的室內場地硬度大,因此摔倒時的挫傷與擦傷較多。有些學生運動時服裝不合格,有些學生沒有穿高邦運動鞋,因此踝關節的受傷也較多。
籃球運動損傷也會受到氣候影響。氣溫過高容易引起疲勞和中暑,氣溫過低容易肌肉僵硬使身體協調性降低而發生肌肉韌帶損傷。教師要講解一些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包括服裝的要求、氣溫高時要注意運動量與補水,氣溫低時要讓學生準備活動做的久一點。
3? 結語
籃球是對抗激烈容易受傷的運動,手部、踝部、膝部是籃球運動損傷比率最高的部位,準備活動不足和重視不夠、技術動作錯誤與犯規、身體與心理狀態不佳等因素都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針對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建議做好準備活動,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內容,同時注意心理訓練,加強醫務監督,提高籃球愛好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健康快樂的運動。
參考文獻
[1] 周華.淺談籃球運動中損傷的原因及預防[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52-56.
[2] 焦善偉,劉寶林.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及預防的調查分析[J].科技視界,2015(14):98-99.
[3] 陶志豪.商丘師范學院籃球專選學生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J].搏擊·體育論壇,2015(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