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興蘭
摘? 要:學校青少年體質連續20年下降,影響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原因復雜,有遺傳、飲食、學校體育鍛煉等,也有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本文重點闡述在學校體育工作中影響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力圖能夠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研究結果:學校體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國家頒布的政策法規并未得到下面學校的實行,體重超標、視力下降、耐力較差,上下肢肌肉力量較弱;學生學習壓力大,作業繁重,鍛煉時間少;應試教育的弊端使科任老師無故占用學生的體育課來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并未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師的碌碌無為,始終以放羊式教學上體育課;學校領導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體質下降和國家的政策、學校領導、老師的重視程度和學生自身的重視程度有關系,應加強這四個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學校體育? 青少年? 體質下降?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116-02
國民體質狀況和健康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青少年是我們整個民族健康素質的根基,是祖國的未來,提高青少年體質刻不容緩。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自身體質呈成下降趨勢。當前學校青少年體質連續下降20年,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和身體形態發生了較大變化,體重嚴重超標,視力下降,耐力較差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卻亮起紅色警戒,這也給我們一個警告,要重視學生的體質建設,學生才有機會參與其他活動。就國家層面來說,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并在2007年4月29日舉行了隆重的啟動儀式[2]。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關于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最高規格的文件,是我國億萬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通過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造成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青少年是正當讀書的好年紀,所以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體質非常重要,是提高青少年體質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為切入口,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體質健康工作。
1? 學校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國家體質測試層面:學生的自身素質下降
通過幾年的國家體制測試發現,許多學校的學生的體質嚴重下降,主要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個方面討論。身體形態:男女身高呈每年增高的趨勢,但是增長速度較慢;青少年體重多數呈現肥胖或超重趨勢。身體機能狀況不容樂觀,過去20年間,青少年學生的肺活量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身體素質,爆發力和男女生的力量耐力已經退回到1985年水平,耐力素質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就如今國家每年進行學生體質測試,在學校體育工作中,許多老師采取應付的措施,自己編寫數據,所以在測試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錯誤,另外在上報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的錯誤,國家體質測試標準還有待于改善,測試數據會有一些漏洞。但是國家體質測試的結果還是有一定價值的,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青少年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懶惰加上學習壓力大,使青少年體重飆升,視力嚴重下降,致使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嚴重下降。
1.2 學校領導層面: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學校體育工作中,學校領導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應試教育讓學校的領導還是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強調升學率,甚至還誤導學生上不上體育課根本沒關系的錯誤態度[3]。有些領導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思想淡薄,強調德育發展,認為發展學生的個性都是一些摸不到的東西,不如成績來的實在,就算國家把素質教育的口號喊得再響亮,學校不積極、不配合,學生的體質怎能不下降?
1.3 教師層面:無故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
學校的其他科任老師對于體育可是有誤解的,他們認為上體育課只是耽誤學生的時間,并不會提高學生的成績,所以在上體育課時就會占學生的時間,或者下課布置很多作業,在體育課上完成,慢慢導致其學生體質下降。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的認識對振興體育教育事業、提高教學質量、普及學校體育和促進青少年體質都有很大的影響。現在學校很多體育老師無所事事,多數采用放養式的管理模式,給學生做作業鉆了空子,久而久之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
1.4 學生自身層面:對體育認識有偏差
現在的學生興趣廣泛,價值取向多元化,所以對學校體育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對體育認識的偏差,所以他們自己也沒有思想上的準備和行動上堅持。有些學生因受他們文化修養、體育基礎、自身素質和他們內部因素等的局限性及來自家庭、學校等外部環境的制約和影響,致使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如有學生認為:“體育人才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學生自身對體育不感興趣,趕著運動也是被動的,不能激發他們內心的樂趣。
2? 采取的策略
2.1 國家
教育決策者的失誤是造成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因素。體育教育思想方面,以“健康第一”新時代的學校體育教學思想,在注重技術的同時,也要注重理論的發展,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全面學習。體育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才能更好的適應體育事業發展需求。體育教育法規、法律應完善,有些體育法律法規內容含糊不清,保障體系不全面,應改進法律法規的操作性,從而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增加青少年體質健康。
2.2 學校領導
應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重視學校體育的工作,明白身體是革命本錢,只有健康體魄才能進行其他學科學習。并加大學校體育的宣傳力度,提高國民認識。
2.3 教師
對于其他學科老師,應消除對體育的誤解,加強對體育的認識,學習重要,身體更重要,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推動學校體育工作改革順利。促進青少年體質逐漸提高。體育教師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高體育教師認識水平工作的積極性,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比賽活動和各種學術交流,定期送體育教師出去培訓,提高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的認識,為青少年強健體魄奠定堅實基礎。
2.4 學生自身
學校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組織校園體育節,并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各種體育活動、體育鍛煉、體育表演、體育專題講座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認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學校方面體育器材數量較少,妨礙了青少年的體育參與,學校可采用運動干預的方法,增加多種器材設備,激發青少年的運動參與,從而增強青少年體質。
參考文獻
[1] 張秀麗,張永榮,高誼,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下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1):69-72,81.
[2] 土小紅.從我國青少年體質連續下降反思我國學校體育教育[D].西北師范大學,2009.
[3] 陳瑋君.從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透析學校體育現狀[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