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對舞蹈啦啦操運動隊訓練內容體系進行構建。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出發,通過對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的構建,指導啦啦操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構建出一套有實踐指導價值的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這套體系將同時適用于各種水平層次的啦啦操訓練隊。研究結果顯示:啦啦操運動隊的訓練內容體系分兩個部分,一是理論教育部分,二是實踐部分。對進一步促進啦啦操在我國的發展,弘揚教育部推行的“一校一球一操”的方針,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尤其是對缺乏專業啦啦操教練的學校的啦啦操隊伍的建設和訓練,提供了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的訓練內容體系,加強啦啦操訓練水平,對啦啦操更快更廣的發展起到指導性的意義。
關鍵詞:啦啦操? 運動隊? 訓練內容?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831.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035-03
Abstract: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makes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dance cheerleading sports team training content system.The result shows that dcheerleading sport team training content system has two parts,one is the theory education part,two is to practice.Research of this pap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ance exerci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enrich campusculture life,strengthen dance the sport training level,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our country dance.
Key Words:Cheerleading; Sport team; Train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啦啦操項目以它強有力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受到了廣大青少年青睞,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體質的提高、培養獨立個性、頑強意志和團結協作的意識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我國高校推廣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啦啦操運動隊是啦啦操項目在高校存在的主要形式,和其它運動隊一樣,是通過訓練之后為參加各種表演與競賽而獨立組成的體育運動隊。近5年,專家們對啦啦操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對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的研究也有一些,但基本都是側重于大學啦啦操隊伍的訓練,對中小學訓練以及更好地推廣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大,對基礎較差的啦啦操隊伍的訓練指導意義不夠大,本項目通過專家訪談法、文獻綜述法、實地調查法、邏輯分析法、針對啦啦操訓練隊的訓練內容體系做進一步挖掘、探討、整理分析,期望對各個層次水平的啦啦操訓練隊起到比較實際的指導作用。
1? 理論體系方面研究
通過專家訪談,對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中理論部分的每一個指標進行界定,得出每一項指標的重要性均有不同,其中,啦啦操理論部分中的安全教育和訓練方法排在最高,主要是體現出了啦啦操訓練過程中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治療,這部分內容的平均值為4.29。其次是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中的訓練方法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訓練的原則,具體訓練內容的制定和訓練計劃的制定,這部分的平均值為4.27。其他指標也很重要,包括競賽組織(平均值為4.14)、音樂與鼓動(平均值微4.08)、術語(平均值為3.79)、概述(平均值為3.71),其中,競賽組織主要包括競賽規程的學習,裁判員的職責分配和評分細則。音樂與鼓動主要包括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音樂的選擇與剪輯技巧,動作和音樂的配合,場邊鼓動和賽場啦啦隊加油技巧。術語主要包括基本動作術語,難度動作術語,難度速記符號系統。概述部分主要是介紹啦啦操起源和發展,其概念與分類,項目特點與功能。通過以上分析,教練在進行啦啦操訓練時可側重注意各個方面的理論學習。
通過對理論方面知識的學習,讓隊員對啦啦操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對啦啦操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把握其發展趨勢,掌握訓練過程中的安全常識,形成安全意識,能夠正確使用啦啦操基本術語,記寫動作,能正確理解、運用和選擇啦啦操音樂,鼓動活動與音樂完美配合,掌握訓練方法和規律,學會制定訓練計劃,掌握競賽組織辦法,了解競賽流程,熟悉評分方法,通過理論與技術的結合,形成較完善的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培養較全面的啦啦隊隊員提供理論依據。
2? 啦啦操實踐體系方面研究
啦啦操實踐部分的訓練內容主要包括身體素質訓練、技術技能訓練、戰術訓練、音樂訓練、舞蹈訓練、鼓動訓練、心理素質訓練、藝術表現力訓練、整體訓練9個方面。
2.1 身體素質訓練
身體素質訓練包括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一般身體素質就是指傳統上身體素質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身體素質包括五方面:速度素質,是人體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或對外界刺激反應快慢的一種能力;力量素質,是身體某些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和抵抗疲勞的能力;靈敏素質,是指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柔韌素質,指人體活動時各關節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伸展度。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指針對某個項目的特征而進行的旨在提高專項技能的身體素質訓練,啦啦操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包括:啦啦操基本手位與步伐訓練、健美操基本步伐與訓練、舞蹈基本功訓練、形體訓練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啦啦操運動員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術技能的基礎,又是在訓練時防止運動損傷發生的保障,所以,運動員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新技能、新動作,完美呈現套路動作,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2.2 技術訓練
技術訓練也是啦啦操專項技術訓練,根據項目特色可分為舞蹈啦啦操技術訓練和技巧啦啦操技術訓練。舞蹈啦啦操技術訓練有柔韌平衡類(抱腿、吸退、控腿平衡等)、轉體類(抱腿轉體、吸腿轉體、控腿轉體、阿拉C杠轉體等)、跳躍類(團身跳、軀體分腿跳、跨欄跳、科薩克跳等)、踢腿類(吸踢腿、中高后踢腿、里合腿、外擺腿等)。技巧啦啦操技術訓練有翻騰(滾翻、手翻、空翻)、托舉(單底座托舉、雙底座托舉、三底座托舉)、金字塔(兩層一人半高、兩層兩人高、兩層兩人半高、三層兩人高、三層兩人半高)下法(有支撐落地、搖籃接)、籃拋。再進行技術訓練時,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能力由簡再繁,循序漸進,逐漸提高。
2.3 戰術訓練
和其余難美類項目類似,啦啦操在戰術層面的訓練要求低于對抗類項目。其戰術訓練可被劃分成個人戰術以及團體戰術兩種,但按照該項目的特征,往往以團體協作為主,故而進行團體戰術訓練極為重要。表現在音樂的選擇和編輯效果、服裝的款式和色彩等諸多方面。
2.4 音樂訓練
于難美類項目而言,音樂無疑是其靈魂所在,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反應力,對提高運動員音樂素養水平具有較大的作用。啦啦操項目中的音樂訓練涵蓋音樂節奏訓練、音樂表現力訓練以及音樂律動訓練。在開展音樂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掌握音樂節奏、把握好其中的音樂旋律,且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出個人的情緒,從而使動作節奏、力度和音樂實現充分結合。
2.5 舞蹈訓練
舞蹈訓練是啦啦操訓練的關鍵構成部分之一。啦啦操運動員的舞蹈基本功會對動作質量與技術水平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作用。在訓練過程中強化舞蹈訓練有助于促使運動員形成符合要求的身體姿態,并且可以促使運動員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及專項能力,進而強化其動作表現力。啦啦操的舞蹈訓練除基本功訓練外,還包含風格舞蹈訓練。啦啦操運動員大部分并非舞蹈專業學生,有必要進行舞蹈訓練,其中風格舞蹈訓練有利于各運動員熟練掌握不同風格的舞蹈動作,進一步豐富自身的藝術內涵,培養個人的情操。舞蹈訓練可被劃分成基本功訓練以及風格舞蹈訓練,前者包括身體姿態訓練等等,而后者則包括現代舞以及爵士舞等等。
2.6 鼓動訓練
啦啦操鼓動訓練可被劃分成兩種,即賽場啦啦與場邊鼓動。啦啦操與其余運動最為明顯的一種區別便體現在其口號技巧。在某些比賽中,也許會要求在套操中需要包含一組4×8拍的口號,口號組合可包含各種不同的內容及形式,但不能包含音樂伴奏,全部口號均需要是現場原聲。此外,可應用道具等與其進行配合。啦啦操便是采用此類方式鼓動觀眾,使廣大觀眾感到興奮不已,并使觀眾們情不自禁地為運動員們歡呼。如此的場邊鼓動能夠更為有效地強化和觀眾之間的交流。
2.7 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訓練運動是人的有意識的一類行為,其不但是身體運動,亦是一類心理活動。相關實踐經驗充分表明,現代競技運動的發展不能只依靠身體訓練與技、戰術訓練,還需要時常開展較為系統化的心理訓練,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水平。在特定條件下,心理訓練水平直接決定著身體訓練及技、戰術訓練能否獲得一定的成效。故而,積極開展心理訓練,有助于顯著提升國內啦啦操的整體訓練水平。心理訓練亦可被分成兩種,即基礎心理訓練及專項心理訓練。前者旨在促使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其運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實現同步發展,這便要求按照一定計劃開展心理訓練,有效提升廣大運動員的心智能力,強化他們的個性特征,使他們逐漸形成符合運動實際需要的心理素質。后者則主要指比賽過程中進行的心理訓練。
2.8 藝術表現力訓練
于包括啦啦操等在內的眾多表演性項目而言,藝術表現力是極為關鍵的一種因素。而啦啦操的表現力則顯得更為張揚,更具有熱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震撼力與煽動性的音樂,能夠使觀眾感受到心跳在加速,似乎身體中的所有細胞均在跳動起來,在舞臺中全面地展現運動員們極具活力與魅力的靚麗青春,演繹著“動感、青春、時尚、激情”的主題,全方位地展現了年輕人所具有的獨特個性與風采。藝術表現力訓練可被劃分成兩種,即表情訓練與身體感覺訓練。表現力不僅體現于表情,亦體現于身體動作方面。此種訓練無需單獨地進行訓練,只需在進行動作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提供一定的引導,促使運動員依據音樂和表情等充分調動自身的情緒,進而使動作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2.9 整體訓練
啦啦操運動員所開展的整體訓練是指針對前一階段的訓練進行匯報總結,又或者是為將來的比賽而實施的整體狀態考核,可被劃分兩種,分別為考核訓練以及模擬訓練。在進行整體訓練的過程中,各個運動員已熟練掌握成套的動作,并且能夠很好地配合音樂進行訓練,在反復的訓練中發現其中所具有的不足之處,并盡快予以糾正,從而進一步提升隊員們的技術水平,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 結語
啦啦操訓練內容體系的構建需要從理論層面到技術層面逐步開展,缺少其中一個環節都是不完善的。技術訓練部分僅僅是做出來大概的內容提要,可根據隊伍本身需求進行擴充。建議各個訓練隊在參考訓練內容體系時必須先確定自己隊伍的人員結構適合練習的項目是技巧啦啦操還是舞蹈啦啦操。選擇訓練內容的時候,根據隊員自身身體素質進行練習。本訓練內容體系還有還有待完善,希望給與寶貴意見,共同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瑛玉.從難度動作的視角分析技巧啦啦操對團隊建設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8):232-233.
[2] 劉國純,陳瑛玉.項目文化差異視角下啦啦操與健美操的比較研究[J].運動,2014(3):155-156.
[3] 段長波,蘇文濤.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運動訓練的組織管理和控制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4):158-160.
[4] 王皓.舞蹈類啦啦隊運動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訓練方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