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梅
摘? 要:氣排球作為非常受歡迎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在學校體育領域開展良好,頗受師生歡迎。排球技術與氣排球技術存在運動技巧方面的遷移情況,學校選拔氣排球隊員可考量運動員是否具備了排球基礎。為了更好地提升氣排球訓練效果,以及競技水平,本研究分析了將排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運動中的基本原則及方法,希望對氣排球訓練與教學產生積極的正遷移作用,支持校園氣排球運動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排球技術? 氣排球? 遷移作用?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36-02
1? 氣排球運動特點
氣排球由軟塑料制成,比賽用球重約120g,比普通排球輕120g,且氣排球周期長超過普通排球15cm。其具備了球質軟、球體大、球網低、場地小的諸多特點。在氣排球技術要領中,雖然難度較低,但與排球技術極為相似,可以將排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運動的訓練中,以便加強氣排球技術的訓練效果。
2? 將排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運動中的基本原則
2.1 加強正向遷移效果
氣排球運動中的很多技術要領與排球技術極為相似,但并非所有技術都具有正向遷移作用。正向的技術遷移,是運動員在學習排球運動技術后,能夠在氣排球運動中充分使用。而如果無法正常使用,甚至對氣排球運動技巧的發揮產生阻礙,則是一種負面的技術遷移弊端。諸如,排球運動與氣排球運動,在正面上手扣球,或者正面上手發球等方面,由于擊球手型、發力規律、擊球部位、乃至手臂運行軌跡截然不同。因此,將其歸納為統一的技術要領并不現實,也會形成運動技巧的相互干擾,故而才會產生負向遷移結果。為了達到更為良好的訓練效果,需要盡量降低并消解負向遷移的干擾,保護正向遷移的效果,方能達到預期的訓練目標。
2.2 重視中后期訓練訓練
在氣排球訓練的實踐過程中能夠明顯發現,氣排球技術的初期訓練階段,是否存在排球基礎技能,并不會直接影響訓練結果。氣排球基礎技術要領,對于很多隊員都是較為便于掌握的技術動作。但是在中后期訓練階段中,具有排球技術的運動員,則技戰術水平的提升速度更快,對于打法要領的掌握程度也會相對較強。故此,將排球技術要領遷移至氣排球運動中,主要是針對中后期訓練內容的遷移,前期訓練階段可采取普遍訓練模式,而中后期訓練規劃則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2.3 關注排球技術與氣排球技術的差異性
將排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技術訓練中,需要關注排球技術與氣排球技術的差異性。從氣排球運動的主要技術分類中,選取對運動員技能提升有益的排球技術訓練內容,才能加強運動員訓練效果,產生正向的遷移作用。一方面,可以直接有效遷移到氣排球技術上的內容主要為技戰術打法。雖然氣排球運動場地較小、球體較大、球網較低、球質較軟,但是基本的競賽規制與排球運動差異度較小,技戰術特點較為類似,可以直接作為氣排球運動技戰術打法的訓練遷移內容。另一方面,排球運動員中的傳、墊、扣、攔、發等技術,在訓練內容和動作細節上相似度極高,可以將排球運動中較為常見的訓練內容遷移至氣排球訓練中,加強正向的動作技術遷移效果。
3? 排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運動中的重點訓練策略
3.1 傳球技術遷移
在排球運動中主要的傳球技術要領包括:側傳、跳傳、背傳、正傳等。將排球運動中的傳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運動的訓練中,相比排球訓練難度較低,運動員傳球技術的掌握更快。由于氣排球的球體更輕,柔軟度更高,練習傳球時不易受到損傷,且傳球角度更加容易控制。其訓練基礎動作為:雙手分開成半球形,置于額頭前上方,發力時自下而上,附加指腕緩沖,將球體柔和傳出。氣排球本身的質量相對更輕,空氣中所受到的阻力更大,傳動過程中受到風向或氣壓的干擾更為嚴重,甚至容易出現傳導方向上的轉變。因此,遷移排球運動中的傳球訓練內容,也需要更加重視傳球控制方向及角度,達到預期的訓練技巧正向遷移效果。
3.2 發球技術遷移
發球技術,無論在排球運動中,還是在氣排球運動中,都是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要素。通常情況下排球運動中,發球手均為技術純熟隊員,而強勁的發球,可選擇更為刁鉆的角度,突破對手防線,并立即得分。即便無法立即得分,也能打壓對方氣勢,破壞對手陣型,為后續比賽奠定基礎條件。如若發球失誤,同樣也會對本方陣營造成同等威脅。
因此,發球角度和力度的選取和經驗,在氣排球訓練中也是極為重要的訓練內容。排球運動中的發球技巧,可以直接遷移至氣排球訓練中。諸如:左肩側對球網,左手持球腹前,輕拋球體于體前20cm處,右臂伸直,以肩為軸帶動右臂擊球,借右腿蹬地發力補充發球力度。
但是采取類似的發球技巧訓練內容,也需要全面考量氣排球自身的特點。由于氣排球球體更軟、重量更強,在發球過程中遇到的氣壓阻力更大,飛行速度容易受到氣流擠壓。一旦發球力度過小,甚至會改變預期飛行軌跡。因此,氣排球發球加強雖然可以延續排球運動技術,但總體而言需要加大發球力度的訓練,達到更為良好的訓練效果。
3.3 墊球技術遷移
墊球技術要領,在排球運動中是所有運動員都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其主要的動作技巧包括:雙手墊球、單手墊球、低姿勢墊球、體側墊球、背墊球、魚躍墊球、前撲墊球、滾翻墊球、側臥墊球、以及救入網球等等。而其中最為基礎的動作要領便是正面雙手墊球,也是多種墊球技術的基礎。正面雙手墊球更加適合接力量大、弧度平、速度快、落點低的來球。但是由于氣排球空中飛行速度較慢,且球體如果在較長的飛行距離后,容易在后半程出現飛行軌跡下沉現象。故此,判斷墊球落點的距離時應當盡量滯前。而對方發球的力度,也會對本方球體落點產生一定影響,判斷對方擊球力度和弧度變化,是氣排球訓練中更為重要的墊球預測意識的訓練內容。在訓練過程中,遷移排球墊球技術,需要盡量將墊球手臂力量和動作幅度適當調大,方能增強墊球反彈力度,達到更為良好的訓練效果。
3.4 扣球技術遷移
排球比賽中,扣球得分率相對更高,也是氣排球技術訓練的主要方向。將排球運動中的扣球技術遷移至氣排球訓練中,需要關注扣球力度、速度、以及氣排球彈性的相關問題。由于氣排球柔軟度更高,且彈性更大,容易在扣球時造成發力不均,或發力不足的現象,導致扣球力度較小,或扣球角度偏移。因此,訓練過程中,需要加強助跑練習,同時加強扣球角度的訓練。尤其需要關注運動員屈腕力量,以及手掌包滿球的技術要領,達到更為良好的技術掌握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波,莫琰.六盤水地區氣排球運動的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158,161.
[2] 成向榮,于健.“健康中國”背景下探究高校氣排球課程的教學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1):31-33.
[3] 丁思敏.廣州大學大學體育開設氣排球選項課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