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相飛 李桂平 宋洪路 劉碩 菅恒睿 劉建卓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際考察法對校運會對校園文化的建設進行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闡述、分析校運會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和外延,為青島求實學院第十二屆校運會的開展提供有益借鑒,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新思路、開辟新天地,為高職院校繁榮、健康、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校運會? 校園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216-02
為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計劃”和“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的重要舉措,貫徹落實好“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理念。青島求實學院校運會于2018年10月20日在萬人矚目的體育場隆重拉開帷幕。林夕寶董事長兼院長在致開幕詞中提到:“本屆校運會,既是對學院體育水平的一次集中檢閱,也是學院素質教育、陽光體育活動的一次展示;既是對我院體育工作、師生精神風貌的一次檢閱,也是對廣大師生綜合素質的考驗,更是學院各單位貫徹落實學軍活動、推進軍事化管理,提升集體意識、競爭意識,凝聚砥礪奮進、頑強拼搏精神的綜合體現。”由此可以看出,“校運會不僅僅是硬實力的比拼,更是軟實力的展示”。為此,筆者以校運會對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進行深入而詳盡的研究,以更好地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借鑒。
1? 校園文化建設概念界定
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1.1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概念界定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環境建設的一部分,它是指校園硬件環境的配備與展示,包括園區環境的裝點與室內環境的營造。
1.2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概念界定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并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
1.3 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概念界定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1]。
2? 校運會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研究
對于校運會而言,毋庸置疑,青島求實學院體育場內的紅色環形跑道、綠色如茵的足球場、繽紛多彩的看臺等體育建筑,為校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外,高科技電教化設備的配備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廣播、錄音、錄像等高端設備的投入使用,為校運會的有序順暢開展提供了硬實力的保障;除此之外,“青島求實學院2018年秋季田徑運動會”、“服從命令 聽從指揮 團結互助 爭創佳績”、“勵精圖治 奮發向上 努力拼搏 永不言棄”“同心同德 求實創新 齊育桃李芳天下”等驚艷醒目、鼓舞斗志的條幅,無不彰顯出學院的辦學理念與使命,促使求實學子凝心聚力、奮發進取、求實創新,這也為本屆校運會的圓滿舉辦提供了無形的物質文化保證;等等。綜上而言,校運會有利于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環境,是提升學院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校運會的開展不僅有宣傳和發揮體育文化的作用,而且能夠加強校園環境的物質層面建設,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功不可沒。
3? 校運會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研究
通過對校運會開展過程的梳理,結合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具體方面,筆者主要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學校人際關系五個方面進行校運會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研究。
對校風建設而言,校運會開幕式前奏,全體起立,升國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升校旗,奏《求實之歌》,展校徽(1992年),透校訓(誠樸 勇毅 博學 篤志)。這種嚴肅而又不失豪情的儀式感,表達了每一位師生愛國愛校的情懷,使師生在校運會中的心理和行為達到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使師生的集體凝聚力日趨鞏固與健康發展。
對教風、學風、班風建設而言,教風是首位,教風是核心,校運會開幕式上的教工代表方隊、機關代表方隊、分院代表方隊在經過校運會領導臺時依次接受檢閱,激昂斗志的方隊代表詞、鏗鏘有力的方隊口號以及各方隊獨具特色的節目演出(機電學院的武術表演、護理學院的花束表演等),都含蓄地呈現出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治學嚴謹的教風;顯示出干部職工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高效嚴謹的作風;表達出學生積極向上、嚴謹求實、舉止文明的優良學風;透露出班級秩序井然、團結一心、拼搏進取的班風。除此之外,最靚麗的風景線當屬運動員,運動員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班集體、分院、部門(各觀眾臺的吶喊與加油)而戰,這就是隱性的校園精神文化,無形但催人奮進,不僅能夠在競爭中增強師生的拼搏精神,還能在高強度的比賽中使師生達到超我的“精神境界”,更能形成一種良好的集體風貌,使師生的集體榮譽感倍增,這對師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對學校人際關系建設而言,校運會的開展不僅是對運動成績的階段性檢驗,更是創造和諧、融洽、合作、友好的領導與領導、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人際關系的平臺,在校運會100米、跳遠、趣味性游戲等競賽項目,領導為教師鼓掌,教師之間的眼神交流,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等等,都為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4? 校運會對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研究
校運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校運會宣委會、組委會、醫委會,校運會宣傳委員會主要負責校運會籌備前期的宣傳、解讀等工作;校運會組委會主要負責校運會籌備前、中、后期的各單位入退場、節目表演、安全秩序等工作;校運會醫委會主要負責運動員、裁判員、觀眾等人員的救助、治療等后勤保障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校運會運動競賽規程與規則中,對宣委會、組委會、醫委會的工作以及其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詳盡的詮釋,這為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邁向新的臺階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校運會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滲透具有全方位性、多層次性、寬領域性;有利于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開展陽光體育,改善學生體質;有利于推動學院發展,落實軍事管理;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周筱霞.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的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1(15):72-73.
[2] 胡志財.校運會改革策略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8(6):197-198.
[3] 富嘉員.校運會向體育節轉軌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2):43.
[4] 許月云,鄭志丹.對高校傳統校運會改革的理性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06(4):26-30.
[5] 朱飛.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思考[J].體育世界,2018(11):120-121.
[6] 徐金芳.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影響[J].山東體育科技,2018(22):103,105.
[7] 張宏建,蔣建華,彭玉華.論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