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管理會計的作用日益重要。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規范對外報告為主的財務會計,但是資本市場的繁榮更需要先進科學的、以對內經營管理為主的管理會計。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必須采取先進的管理方式來謀求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全面發揮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勢在必行。
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數量與日俱增,已經成為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許多中小型企業有著經營方式靈活多變、規模不大、公司工作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等特點,其會計模式大多側重于財務會計模式,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原因比較復雜,有必要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來分析管理會計的應用現狀。
一、管理會計的定義
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加強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運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和科學的技術方法,為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制定決策、規劃和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實現對經濟過程中預測、決策、評價分析的會計學的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
二、管理會計的職能
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著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規劃經營目標、控制經營過程、考評經營業績等作用,在引導企業經營決策者進行管理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管理會計通過建立各種會計控制制度以及編制提供企業內部信息所需的數據、資料等,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要全面發揮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僅僅靠財務會計是不夠的,管理會計在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和經營管理水平中日益重要。
三、文獻研究
洪剛(2010)在《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以R公司為例》一文中分析了我國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具體描述了管理會計在R公司的實際應用,并結合其成功經驗, 提倡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
孫洋(2015)在《建立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推進現代企業經濟發展》中闡述了成本管理會計在管理實務中的地位與意義,分析了管理會計企業應用現狀。
鄧惠英(2017)闡述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并在此基礎上揭示管理會計對于企業管理的作用,進而提出加強管理會計應用與推廣的思考。
四、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我國管理會計的形成和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其次是由執行性管理會計向決策性管理會計轉變階段,最后是中國特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階段。財政部于2014年10月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為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導。
(一)對管理會計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比如資金不足、規模較小、人才缺失等各方面原因,導致企業對于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其會計內容側重于傳統的財務會計,更傾向于核算職能。沒有對財務會計產生的數據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從而為企業管理服務,存在著重核算,輕管理的現象。
(二)缺乏相應的管理會計人才
由于自身規模的限制,難以吸引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缺口高達600萬。目前,我國95%的會計人員都在從事著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更高層次的管理會計人才少之又少。管理會計是講會計學和管理學融合在一起的科學,以財務會計為基礎,運用其相關資料,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分析,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目前,中小企業中的會計人員普遍學歷不高,對于相關管理會計中運用的方式方法,比如:變動成本法、回歸直線法等方法掌握程度不夠,無法推進管理會計的縱深發展。
(三)缺乏管理會計所必需的的資金支持
管理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運用特點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從而為決策提供服務。管理會計中所涉及的很多方法,是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實現的,比如在進行成本性態分析的時候,所涉及到的技術測定法,需要花費一定的代價,因此很多企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基于成本—效益原則的考慮,會果斷放棄這種方法。因為,很多中小企業其資金來源渠道有限,資金不是很充足,因此對于管理會計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綜上,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發展前景良好,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也出現了很多新理論、新方法,比如作業成本制度、平衡記分卡、戰略管理會計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管理會計,使管理會計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現狀不是很樂觀,普及程度偏低,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建議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扶持政策,擴大資金來源渠道,提供人才支持,為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運用提供保障。(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