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進行審計,有利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我國自然資源審計主要包括:國土資源,水利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四個方面,本文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的審計的內容進行詳細闡述,針對我國的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發展情況,指出存在的相關問題并針對每個問題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自然資源審計;領導干部;離任審計
一、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相關概念
自然資源,是指在其原始狀態下就有價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礦產,水利,生物,氣候,海洋等資源,是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狹義的自然資源只包括實物性資源。資源性國有資產,是指產權歸屬于社會公眾,按照現有的認知水平,經濟和科技水平。通過對資源進行開發利用,能給產權主體帶來經濟價值,收益和財富的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補充,站在宏觀角度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履行與環境責任,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是否做到協調統一,是績效審計的延伸。
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客體。審計的客體又稱為審計的對象或審計對象負責的主體,也就是責任方。審計的客體根據審計業務和性質不同有不同的界定,針對自然資源離任審計來說,關于審計客體的界定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自然資源資產負債審計作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內容的一部分,可以單獨開展;第二種觀點主張審計的客體應該是承擔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責任的相關部門,各級政府及其相關負責人,可能包括地方政府黨政負責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資源性國有企業負責人等。
二、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內容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效益的發展也要關注生態方面的發展,確保經濟效益與生態文明同步增長,在自然資源內容中,我國的自然資源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國土資源,水利資源,林業資源,海洋資源。自然資源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有密切關系,在進行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時,不僅要針對自然資源中的每一項內容進行有重點的審查,而且也要對相關部門和負責人的執行情況和針對自然資源制定的有關政策進行審計,以保證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好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根據自然資源的使用和政策等方面開展的審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資源使用情況
審計要監督自然資源的資產價格和稅費改革情況,自然資源的市場定價是否合理,是否能反映其稀缺性和市場供給情況,是否需要征收相關的補償費和保護費,對于稀缺性自然資源是否實施價格管制和保護性措施,以造成國有資源的不要浪費。
(2)自然資源管理情況
審計要關注自然資源的管理是否建立了完整健全的標準體系和政策,并且關注其政策的履行是否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并檢查每個政策指標內容是否制定合理規范,是否達到國家要求,并將自然資源的使用情況與績效考核相掛鉤,避免一味的發展經濟而忽視生態環境的建設,在資源管理方面要注重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制定激勵政策鼓勵綠色資源的發展,推進低碳經濟建設。
(3)自然資源監管情況
審計應檢查是否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是否一味的提高經濟發展而破壞自然資源,對自然資源盲目開發利用,造成自然資源的損失嚴重等,針對此情況,是否建立了有關制度來對領導進行監督;對于自然資源的用途是否合理合規進行監督,檢查是否存在任意變更土地使用的情況和對于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資源是否做到明令禁止等。
三、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自然資源審計僅僅停留在審計資金管理使用,財務收支情況層面,沒有針對自然資源資產建立專門的審計評價體系,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各個地方的領導干部仍是重視經濟增長而對自然資源的管理情況的審查只是停留于表面工作,沒有引起重視,此外《審計法》沒有明確的具體講自然資源資產列入審計對象和內容,因此,對于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還存在諸多問題:
(1)自然資源的信息溝通不暢
自然資源所包含的內容和信息廣泛且復雜,我國的自然資源管理并未設置一個專門的部門,而是由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國土資源局,海洋林業局等部門共同監管,監管的內容也只是為具體的目標提供服務,而不是針對自然資源整體目標,且每個職能部門相互獨立存在,所采集到的數據缺乏整合和溝通,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在采集信息的過程中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所采集到的信息較為分散,不利于審計證據的收集和整理,造成自然資源審計的困難。
(2)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專業性有待提高
在進行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時,需要對自然資源的價值進行估計和計量,而自然資源的價值評估需要用到自然資源管理,生態數據,環境勘探等非財務性的知識,而這些技術方法只有專業人員才具備,因此,審計人員在進行自然資源審計時,往往會因為專業技術而造成審計證據不能滿足充分性與適當性的要求,造成審計報告的不合理,在專業性問題上,審計人員的專業性不強,需要進一步提高。
(3)自然資源的審計任務較重,但現有的審計力量不足
自然資源所涉及到的種類繁多,自然資源的使用情況,資產類型,領導干部對資產的管理情況,專項資金的使用和收支,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詳細審計,按照常規的審計業務流程來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時可能還會存在領導干部臨時調離,無法及時獲得審計證據等情況,造成審計工作的拖延。
(4)領導干部自然資源審計資源責任難以界定
我國在自然資源審計責任方面的制度規定仍不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具有長期性和滯后性等特點,可能會出現由于上一屆領導干部的某些經濟決策造成的自然資源問題在下一屆領導任職時出現,對下一屆資源治理造成不利影響,并且我國為制定責任追究制度,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不當和監管不力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懲罰力度較弱,無法引起領導干部的重視。
四、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相關建議
針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存在的有關問題,需要在制度和審計程序方面進行改進:
(1)健全自然資源信息系統機制
針對較為分散的自然資源信息進行整合管理,要求各個部門在進行資源審計之后匯總信息,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分享機制,使各個部門能夠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的審計信息,豐富各自然資源的信息采集渠道,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便于審計人資在領導任職期間能夠合理利用信息,估計其潛在風險,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確保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優配置。
(2)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
在進行自然資源審計時,應聘請具備相關知識技能的專家協同審計,解決自然資源審計人員專業化水平較低的問題;同時也要對相關專家進行審計職業知識的培訓,使得其提供的信息能夠更好的為審計自然資源服務,確保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提高審計質量和保證審計報告的真實性。
(3)加強自然資源審計隊伍建設
針對自然資源審計任務繁重,而審計人員不足等問題,無論從人力物力還是財力等方面,都應加強相關硬件設施的建設,使得自然資源審計的實施規范化和標準化,而不能因為審計人員的缺乏和審計資源不足使得自然資源審計僅僅是流于形式,一方面要針對不同自然資源的分配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審計人員,另一方面要保證審計人員的數量在審計自然資源時能獲得充分詳實的審計證據,做出合理的審計報告。
(4)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實行,先審計,后離任的辦法
要完善審計結果和公開機制,審計機關應當就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結果報告,報送上級政府部門,審計結果進行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在自然資源審計出現重大問題的領導尕布,要嚴格追究相應的責任,實行先審計,后離任的辦法,以作為組織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五、總結
自然資源責任審計對于健全神態文明制度,豐富國家審計理論體系以及推動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資源審計不僅僅是以國家審計為主體,同時包含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只是其側重點不同。我國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審計目前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諸多不足和問題,為了能使自然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應該從審計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制定合理措施,規范自然資源審計,從而是資源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夏晶晶.對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思考[J].財經監督,2014
[2]陳獻懂.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的若干思考[J].審計研究,2014
[3]林忠華.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探討[J].審計研究,2014
[4]劉西友.深化資源環境審計[J].中國審計報,2014
作者簡介:白雅溶(1994年-),女,漢,山西,碩士在讀,蘭州財經大學,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