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晶晶
摘 要:隨著國家財政政策導向與高校內部改革需求的不斷加深,預算績效評價已經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重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對高校預算績效研究進行宏觀趨勢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系統梳理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理論概念、指標體系、方法模型、實證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為建立全面、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預算;績效評價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學者就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研究和探討。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財務司制定了《教育部直屬高校財務綜合評價分析》、《教育部直屬高校財務狀況分析》兩套財務評價指標體系。2009年12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首次發布了《中國高等學校績效評價報告》,數據顯示教育部直屬69所高校中近半數高校呈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作為出爐的首份“官方”大學排行榜,較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辦學績效關注度。
一、宏觀趨勢分析
在中國知網輸入關鍵詞“高校預算績效”進行搜索,跨庫檢索期刊、教育期刊、博士、碩士、國內會議、國際會議、報紙、學術輯刊,期限從2008年到2018年12月,一共有522篇相關文獻。按照文獻發表時間,200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發表文獻的統計情況如下:2008年共29篇,2009年共27篇,2010年共32篇,2011年共35篇,2012年共39篇,2013年共51篇,2014年共49篇,2015年共52篇,2016年共65篇,2017年共77篇,2018年共66篇。我們可以發現,對高校預算績效的研究呈遞增的趨勢,并在2017年達到高峰,雖然這個課題不屬于新的、前沿的課題,但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學者們越來越重視對高校預算績效的研究。
進一步從這些文獻的類型方面來進行統計:522篇文獻中有291篇是純理論研究,占到了文獻總數的56%。其余的是關于指標體系的研究,其中純指標體系研究有145篇,占文獻總數的28%;有關指標體系結合實證的研究有86篇,占文獻總數的16%。由此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8年有關高校預算績效的文獻研究中,理論研究多于實證研究,說明我國關于高校預算績效實證研究與應用還有待更深入的發展。
二、文獻分類研究
(1)理論概念
隨著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相關文章數量的增多,概念層面的理論研究也越來越詳實:王東輝(2016)認為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是對預算編制環節的決策評價、預算執行的過程評價和決算的結果評價。張雯亭(2016)認為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應遵循差異性、可操作性、科學性和效益性、激勵與約束等原則。李永寧(2016)認為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提高高校預算管理績效和高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重要基礎與必要途徑。谷書平(2016)指出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方法缺乏科學性、完整性和嚴謹性。
(2)指標體系
由于對預算績效內涵的理解不同,學者們以不同的視角設計了各具特色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駱笑紅(2017)提出基于高校資產智能管理平臺的固定資產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統一。彭秋蓮(2016)將預算資金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設計了42個具體指標指標,并建立含有激勵的預算績效問責機制。蘇仕會(2015)從運行績效、綜合實力、償債能力和發展潛力四個方面對我國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進行了構建。
(3)方法模型
目前外學術界建立的綜合評價方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方法有平衡計分卡法(BSC)、關鍵績效指標法(KPI)、層次分析法(AHP)、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等。吳迎新(2017)提出了一種基于BSC和序關系分析法(G1)的高校績效預算評價體系構建方法。劉國斌(2015)運用BSC和KPI構建了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模型。張媛麗(2015)運用關KPI和AHP構建了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三維度預算績效評價模型。張友棠(2014)構建了“產出/投入”績效評價二維結構模型,設計出基于DEA的高校預算績效撥款模式。
(4)實證研究
隨著高校預算績效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慢慢將關注點從理論研究轉移移到了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上,現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獻例舉如下:王源智(2018)設計出一套符合H大學預算管理特點的績效評價體系,并采用綜合預算績效指數法對H大學2014-2016年的預算績效進行評分。紹勝華(2017)運用波士頓矩陣法來分析A高校的業務,從戰略發展的角度設計符合A高校自身發展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彭秋蓮,楊運東.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機制的構建[J].財會月刊,2016,(16):13-16.
[2]吳迎新,張娟娟.基于BSC和G1法的高校績效預算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7,(06):72-75.
[3]邵勝華,胡珍薇.基于戰略地圖的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分析——以A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17,(06):80-83.
[4]王源智,朱爽,馮浩.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探討——以H大學為例[J].決策與信息,2018,(06):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