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吳
摘要: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型企業一直是黨和國家扶植和支持的重點對象,然后不合理的企業薪酬制度成為了阻礙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薪酬制度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進而促進生產力的提高,薪酬不但是員工勞動報酬的象征,更體現了員工的自身價值,也是企業肯定員工能力的一種形式。本文從薪酬制度、薪酬分配兩點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相關問題提出薪酬制度的改革向。
關鍵詞:中小企業;薪酬;管理
一、引言
(1)選題背景
21世紀是人本管理的時代,人力資本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成敗。薪酬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內容,中國的中小企業想要吸引并留住高素質人才,在世界人才競爭中立于敗之地,就必須做好企業的薪酬管理工作。據不完成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約占全國企業總數的九成以上。
因此,本文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如何合理有效的運用薪酬管理體系,幫助企業網羅人才、激勵人才,保證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2)文獻綜述
王琪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指出,企業要想在巾.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要為員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為薪酬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能力和企業之間的人才的競爭,只有薪酬制度設計合理了,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發展經營,才能讓員工找到歸屬感,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當前薪酬管理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是,寬帶薪酬制度,這種薪酬體系將原來報酬各不相同的多個職位進行大致歸類,每類的報酬相同,使同一水平工資的人員類別增加,一些下屬甚至可以享受與主管一樣的工資待遇,薪酬浮動幅度加大激勵作用加強。當然,由于操作性問題,這種薪酬體系還在繼續接受實踐的檢驗。二是,以技能與業績為基礎的薪酬體系,這種做法適應了知識經濟本質與特征。同時,為了更好地激勵員工,大量的企業也采用了以業績為基礎的收益分享薪酬體系。三是,泛化的薪酬政策.約翰..E特魯普曼1990年提出定制性和多樣性整體薪酬計劃。他提出應該把基本工資、附加工資、福利工資、工作用品補貼、額外津貼、晉升機會、發展機會、心理收入、生活質量和個人因素等統一起來,作為整體薪酬體系來考慮。
(1)薪酬制度不夠完善
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制定一套科學規范的薪酬制度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工作,但是國內很多中小企業卻沒有符合企業自身的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員工的工資標準通常是由企業領導隨意確定或者與應聘人員談判時來確定的,較強的隨意性致使工資前后的一致性難以得到保持,導致企業內部員工薪酬標準混亂,缺乏規范性。
(2)崗位工資分配不細致
薪酬的公平性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原則之一,目前中小企業額薪酬制度中,各個崗位并沒有按照勞動技能、勞動強度、勞動者所承擔的責任大小而進行細致的分配。如果薪酬給付的依據不能準確,將使得工作強度大小,責任輕重的崗位薪酬差距不夠大,薪酬等級劃分不準確,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3)激勵機制不健全
中小企業員工薪酬與企業績效關聯夠密切,從而導致中小企業薪酬激勵作用不強。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些弊端仍有殘留,人員激勵的經濟數額和激勵時間都不到位,多數中小企業還是以增加績效工資等短期薪酬激勵為主,嚴重的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尤其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管理人員。企業員工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意識比較淡薄,工作缺乏積極性。
三、完善中小企業薪酬管理的相關建議
(1)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業在開展薪酬管理工作時,應保持薪酬系統的適度彈性。為了使員工之間的薪酬水平有合理的差距,企業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對崗位進行重新評估、分析,明確崗位職責,對崗位中的工作進行精確對比,準確對工作的技術高低、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進行排序,保證技術高、責任和勞動強度大的崗位等級高于技術相對較低、責任和勞動強度相對較小的崗位,使崗位等級及工資給落‘!與崗位本身的價值相當。
(2)建立科學的薪酬管理體系
不斷優化公司薪酬管理體制,規范企業職工資薪酬標準,達到有法可依,并與市場接軌。中小企業通過市場調查來確定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政策,企業應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工成本,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
(3)逐漸減少政府的干預
政府應認識到中小企業自主決策對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如果中小企業想要真正進入市場,政府應逐漸減少對企業決策的干預,使企業能夠做到自主決策,實施有效。在薪酬管理方而,要讓政府意識到控制薪酬發放對國企薪酬改革及員工激勵帶來的弊端,消除政府對薪酬管理的約束,使國企薪酬管理制度真正能夠結合市場需求進行靈活的改革,增強薪酬管理制度對員工的激勵。
四、結語
總之,進入了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要與世界經濟接軌,那么我們就要以全新的經營理念為出發點。薪酬永遠是企業中最變化莫測又最令人神經過敏的東西。正因如此,不同體制下的企業,每天都圍繞著薪酬管理發生不同的事件,而且層出不窮。薪酬管理也不例外,中小企業只有不斷創新和完善,才能迎接面臨的不斷挑戰。
參考文獻
[1]韓凌云、中小型企業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1、21、51-52.
[2]羅星、中小企業薪酬管理的分析與建議[J]、企業導報、2011、08、207-208.
[3]張霞、中小型企業的薪酬管理[J]、技術與市場、2011、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