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財務工作方式的變革,企業通過財務流程改造和資源整合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改變財務工作傳統職能,促進企業價值創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財務共享服務應用于實際的具體實踐,近些年我國不少企業開始嘗試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文章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關鍵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指出了企業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具體問題,以期能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的推廣應用提供支持。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價值創造
一、前言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誕生于19世紀80年代的西方國家,國外對于相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已經比較成熟,我國則是在21世紀前后才開始接觸到財務共享,無論是概念研究還是實際應用與國外相比都相對落后,但近些年,國內也有不少學者開始關注到這一新的理論,國內一些企業也開始著手規劃服務中心的建設。ACCA與中興財務云、通用電氣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7)顯示在受訪企業中54%的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因此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本文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迅速發展的原因進行了剖析,通過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進程關鍵要素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為企業實踐提供支撐。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興建原因
(1)我國企業的國際化視野
全球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福特公司誕生,隨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國際興起,不少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跨國企業都相繼建立,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績效改善。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不少國外企業在我國進行投資經營,我國本土企業“走出去”的同時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經營模式,逐步縮小與國外先進企業的發展水平。20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國企業接觸到財務共享,開始學習國外企業財務共享的模式,結合自身特點一步步進行嘗試,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我國企業的這一嘗試既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又縮小了我國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國際化水平。
(2)我國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研發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也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給國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需要依靠強大的信息科技和技術手段,我國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的應用提供了必要條件。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企業逐步將實體業務和虛擬網絡相結合,企業經營模式發生變化,財務信息逐步表現出無紙化、自動化、云端化特征,云數據與云計算成為我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興建的客觀原因。
(3)企業價值增值的新思路
財務共享為企業的價值創造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企業從職能部門入手,透過服務中心這一載體推進財務工作的轉型,將一些低附加值的環節通過流程重組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減輕組織繁雜度,極大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規范化的流程和完善的信息系統使得會計業務處理的效率大大提高,這是財務共享服務對企業價值增加的直接作用。其次,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重心從會計核算轉移到財務管理上,更加關注企業的財務情形與風險狀況,為財務信息使用人作出決策提供更優質的財務數據和意見,對企業的重大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支持,這是財務共享服務對企業價值增加的間接作用。
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實踐應用
(1)適用范圍
雖然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可以使得企業在提高工作效率、享受高質量服務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但現階段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合采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財務共享服務的作用之一節約成本是通過規模效應來實現的,因此,財務共享服務通常適用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并且企業的財務工作具有可復制性,可以通過標準化流程來進行批量處理,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業務整合和流程重組等來提高財務效率。
(2)建設關鍵要點
1.合法合規
企業的任何經營管理行為應以合法為前提進行,因此在建立服務中心時應詳細了解可能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與服務中心本身建立運營時可能相關的法規和日后處理業務時所適用的財政稅收等政策法規,了解如何與稅務機關、法律機關建立聯系,使服務中心合規運營的同時企業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等法規政策帶來的利益。
2.選址
場所的選定是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重要的一環,地點的選擇會影響財務共享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選擇地點時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所選的地點與企業的核心業務單位所在的地方距離不宜過遠,若距離過長,單據等電子信息傳遞可能滯后,服務中心無法及時處理,企業對于遙遠的服務中心的管理難度也加大,不但無法降低成本,還可能會帶來管理成本的增加。另外,場所的選定還要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包括所選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建設情況、當地相關政策、教育水平等,這些都會影響服務中心前期的資本投入和后期的運營成本與管理難度。
3.標準化最優流程
財務共享一定程度上是流程共享,流程標準化是共享的前提。Derven(2011)指出共享服務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通過流程標準化、規范化來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在2015年的安永咨詢中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中,關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流程的標準化和優化”獲得了89%的高支持率。這表明標準化流程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企業需要對現有業務模塊的流程走向進行分析整合,優化業務步驟,裁減冗余環節,整理出各項業務處理的規范化流程,并在風險易發的關鍵節點加強管控。
4.信息技術
信息系統的先進水平決定了服務中心的服務效率水平,因此企業建立共享服務中心,關鍵在于IT信息系統的建設。企業可以組織內部研究人員進行自主研發,也可以向第三方咨詢合作共同開發,或完全委托第三方來進行系統的開發建設。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選擇哪種方式,企業都要明白信息技術系統的建立并非單純的研發建設,還要考慮到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模塊系統如何進行整合銜接,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新業務時如何進行業務接入,信息系統今后如何進行維護升級等。
5.人員組織
服務中心的組織結構如何構建和人員如何配置也是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在運營初期或業務簡單量多時可以選擇扁平化組織體系,如果服務中心運營成熟或專業化程度較高,所涉及的的業務復雜、資金數額較大等,可以深化組織,成立結算組、往來組、資產組和總賬組等,根據崗位特性和自身人力資源狀況考慮從內部人員調任培養,若人力不夠可以向外部招聘新人員。
(3)實踐中注意的問題
1.員工的抵制心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營需要企業員工的支持與認可,尤其是財務人員的支持,但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企業傳統財會工作方式的變革,企業員工不僅要面臨工作方式的變化,還要面臨工作角色的轉變,因此員工對這種變化可能無法適應,產生焦慮恐慌的心理,這會影響服務中心的建設速度和建成后的服務效率與質量。所以,企業從準備籌建服務中心之初就要重視員工的狀態,針對員工所擔心的問題進行解疑或通過一定的措施來保障員工利益,使員工能以更平和的態度對待此次“變革”。
2.風險預期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雖然有許多優勢,但其在實施過程中也有許多風險。企業對這些風險要有預期,并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以使實施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最小。
1)成本風險: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企業要對自身的業務規模、人員和資金狀況進行合理評估,對自己是否有必要建設服務中心和是否有能力承擔高額的建設成本這一點有清晰的認識,如果企業確定要進行服務中心的建設,就要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包括團隊人員的配置和資金成本規劃。
2)行政法律風險:通常服務中心所在地與服務對象所在地不同,這也就導致企業日常業務發生地與業務賬務處理地不同,服務中心財務人員可能會因為不了解業務發生地的相關法規政策而在業務操作時發生紕漏,導致企業面臨法律風險。因此,服務中心必須充分掌握業務輻射范圍內各地區的行政法規,使企業個體行為既能合法合規,又能享受地方政策法規帶來的優惠與便利。
3)信息安全風險:服務中心的運轉依附于信息技術,業務處理依靠信息在線傳遞平臺和業務操作系統,因此企業系統網絡可能會受到病毒或者不法人員的入侵,面臨信息安全風險。企業需要定期對系統進行檢查測試和維護升級,對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予以克服。
(3)財務集中誤區
財務共享是一定程度上財務工作的集中,但與財務集中又有很大區別。財務集中只是單純的將企業的財務工作集中在一起進行處理,并不參與企業的價值創造,而財務共享則更加注重通過流程優化統一來加快業務處理效率,節約成本,將財務人員工作重心轉向風險管控和價值增值方面。因此,企業要正確認識財務共享的內涵,避免將服務中心打造成一個財務處理集中場。
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未來
(1)市場化發展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未來將朝市場化方向發展。企業內部組織將有權決定是否享受服務中心的財務服務,有權決定哪一家服務中心為自己服務,根據服務質量對服務收費標準也將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談判權。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加深,服務中心還有可能發展成一個獨立經營的實體,服務中心必須強化自身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態度,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體現服務收費的價值,同時保證服務成本的合理水平,才能保證自身的穩定運營。
(2)推動大數據的價值應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將使得大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更加便捷。企業管理層或服務中心通過對大數據的有效分析,發現市場機會,尋求資金運作的有效點,優化業務結構,資源配置更加均衡,服務中心為企業的戰略制定和經營決策提供專業意見與支持,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3)財務職能轉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雖然是處理企業基礎的、具有重復性的業務,但未來服務中心的作用將不只局限于會計核算,隨著管理會計的發展和服務中心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其為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再只是賬面上的財務數據,而是有助于企業管理、風險管控和戰略實施的有用數據,財務職能將從普通的核算、歸集、報告轉向于管理、戰略支持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ACCA,中興財務云,通用電氣.2017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R].2017
[2]許漢友,姜亞琳,張蓓.“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J]. 新會計(月刊)2016(1)28-32
[3]DERVEN M. Advancing the Shared Services JourneyThrough Training [J].T+D.2011.65(9)58-64.
[4]董皓.技術變革驅動共享升級——安永中國2015財務共享服務調查報告[R].2015
作者簡介:竇靜敏(1994,2-),女,籍貫:河南焦作,鄭州大學商學院會計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務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