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不相容職務分離闡述,提出加強會計系統控制、信息的溝通、風險預警控制及組織財務人員培訓,確保醫院貨幣資金完整性,做好預防性控制和發現性控制。
關鍵詞:不相容職務分離;監管;堵塞漏洞
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是為了實現控制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而應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內部控制的客體是單位經濟活動的風險,主體是單位各層級的全體人員,內部控制覆蓋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全范圍,貫穿內部權力運行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
自《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財會[2016]11號)制定并印發以來,各單位基本都建立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如果缺乏具體的業務操作流程,或是業務環節脫節,各個業務中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未融入業務流程中,未對風險點進行防范等而導致出現管理漏洞,不能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并有效防范舞弊。
在醫院,收費人員及出納貪污、挪用公款案件時有發生,除體制、法制、道德原因外,業務環節脫節導致監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監管不到位,流程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顯得蒼白無力,當務之急就是加強管理,堵塞漏洞。
貨幣資金貫穿在單位收入與支付業務里,醫院的貨幣資金控制主要就是涉及醫療業務收入與支出的控制,確定其中風險點后選擇應對策略加以控制。現就貨幣資金收支業務的內部控制,談談一些看法。
一、確定風險點
(1)收入方面風險
收入未統一歸財務管理,私設“小金庫”;收取的現金未足額按時繳存醫院銀行賬戶,收據金額與帳實不符,存在“坐支”、“白條存款單”、變更現金支付方式為醫療保險記賬等情況。
(2)支出方面風險
支付物資款、費用報銷款、工資福利等款項不符合支出范圍及開支標準,附件與手續不齊全、資金來源和賬戶類型不正確、虛假票據,不按銀行結算賬戶規定及現金管理規定支付款項等。
二、控制措施
(1)健全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明確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不相容職務分離
在建立貨幣資金管理制度的同時,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職責權限,確保收款和會計核算、支出申請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執行與審核、審核與付款、業務經辦與會計核算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
醫院的貨幣資金收款業務主要集中在收費處,醫院所有收入統一由財務管理,財務需完善收入管理業務流程,明確收費員、收費組長及財務稽核會計崗位職責,確保不相容職務分離,以加強收入、票據、退費等環節的控制。
在支付業務方面,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議事決策制度,完善醫院支付審批權限與流程,確保支出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關鍵崗位定期輪崗等,防止財務舞弊的發生。
(2)加強會計系統控制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醫院財務制度》,制定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明確貨幣資金的控制流程。加強從收費處內部到財務科各環節的收入核算流程控制、財務科內部出納與會計之間的控制等,職責的分工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
2.規范貨幣資金支付的審批程序,建立、完善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建立審批制度,明確審批人對貨幣資金的批準方式、權限、程序及責任,財務人員根據制度執行支付,做好資料交接臺賬,是下一步核對資金是否及時到位的前提。
3.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確保單位資金安全。加強銀行存款對賬控制,會計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及時核對醫院銀行賬戶資金收支情況,對醫院銀行存款進行監控。加強銀行存款余額調節的監督,指定不辦理貨幣資金的會計按月核對銀行存款余額,核查銀行對賬單、銀行日記賬及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核對是否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對調節不符及超正常時間到賬或出賬的款項應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報告,并查明原因。
(3)加強信息與溝通,建立內部報告制度
信息與溝通指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與醫院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醫院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同時,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明確相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和處理程序,及時提供業務活動情況,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任何環節發生不及時交賬款等情況時,應在發現當時逐級向上一級領導匯報,把違法違紀事件控制在萌芽中。
(4)加強風險預警控制,提高風險意識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對可能發生的資金安全等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置程序,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在實際工作中,醫院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對醫院財務風險的預測和預警,容易帶來財務風險。
曾經有一醫院收費處工作人員,利用醫院現金內部控制方面管理的漏洞,利用同事間的信用,以收費程序故障等理由搪塞財務收入核算會計,收款不存入單位開戶銀行,以白條充賬,直接將現金據為己有,貪污公款。
醫院須提高風險意識,加強風險防范,同時,財務人員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及相應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的業務能力,才能有效執行醫院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控制風險。
(5)建立培訓制度,定期組織培訓
制定醫院財務培訓管理制度及財務人員培訓方案,結合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會計制度及財經政策等專業知識、綜合事務處理及人際溝通交流能力、財務創新能力等進行培訓。
為確保醫院貨幣資金完整性,強化管理,降低風險,做好預防性控制和發現性控制。
參考文獻
[1]《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衛規財發[2006]227號)
[2]《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
作者簡介:李苑群(1970.3),女 漢族 廣東深圳人,會計,從事醫院財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