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娟
摘 要:通過以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為切入點,從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審計人員專業知識技能不足、審計范圍擴大化等方面對審計風險進行分析,并針對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措施,從而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益。
關鍵詞:審計風險;內部控制
一、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工作是在風險導向審計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審計風險是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時審計人員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在風險導向審計理論指導下,審計風險包括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審計風險模型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
(1)重大錯報風險是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重大錯報風險與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相關,且獨立存在于財務報表審計;重大錯報風險只能評估,不能改變。重大錯報風險又包括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固有風險是在考慮相關的內部控制之前,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易于發生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控制風險是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發生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沒有被內部控制及時防止或發現并糾正的可能性。
(2)檢查風險是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檢查風險是審計人員可以控制的。
二、審計風險成因分析
(1)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內部控制對于審計風險影響很直接,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健全有效的,那么控制風險就會下降,審計風險就會降低;反之,審計風險就會升高。只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合理,生產經營活動才會規范有效,那么審計風險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如果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那么審計人員僅靠控制檢查風險也很難降低審計風險。
(2)審計人員專業知識技能不足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審計人員的知識技能和業務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因為審計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不過硬,在實施審計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而這種檢查風險可能導致審計人員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從而產生審計風險。
(3)審計范圍擴大化
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經濟活動從以前的簡單生產銷售到現在的日趨復雜,審計的范圍不再僅限于財務報表審計,更多的傾向于風險導向審計。但是隨著審計范圍的擴大,對審計結論的影響因素也隨之增加,審計風險也會增加。
三、審計風險控制的措施
(1)完善內部控制測試工作降低控制風險
企業財務數據的精確與否往往取決于財務信息系統控制情況,企業的內部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審計人員應該重視內部控制的分析,審計人員應該完善控制測試,及時發現系統中的漏洞,在沒有授權或者交易上的問題,應該及時糾正。在電子數據輸入和復制的環節中,應該確保數據已經授權。審計人員在數字化審計過程中,應該確保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定期對審計信息系統進行評估,分析其在運行和維護中的風險,從而確保數據具有完整性。
(2)運用分析程序降低審計風險
分析程序,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分析不同財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分析程序還包括在必要時對識別出的、與其他相關信息不一致或與預期值差異重大的波動或關系進行調查。常用的分析程序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某一財務報表項目與其既定標準(如該項目的計劃指標、上期實際指標、歷史指標、同行業其他單位同期指標等)進行比較,尋找差異,發現問題,以取得審計證據的一種技術方法。比率分析法是指通過對財務報表的某些項目或某一問題進行測試或評價,以獲得審計證據的一種技術方法。例如,利用毛利率測試毛利或庫存商品的價值;利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趨勢分析法是指通過對財務報表某一項目連續若干期的變動金額及其百分比的計算,來分析該項目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和發展趨勢,以獲得審計證據的一種技術方法。
分析程序是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的重要途徑,審計人員采用分析程序對審計信息進行分類,從而可以及時發現財務報表中的問題,識別潛在的風險,使細節測試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節約審計成本,提升審計效率。
(3)增強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降低檢查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很多財務記錄都是電子數據,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中,提升數據的甄別能力顯得非常重要。首先,審計人員要充分掌握財務數據的輸入輸出,熟悉財務軟件的操作。企業應該為審計人員定期安排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有效降低檢查風險。其次,在開展審計工作前,審計人員應當充分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整體環境,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從而提高審計過程中職業判斷的準確性。最后,采用分級復核的方式審核工作底稿,降低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審計誤差,從而降低審計風險。
審計是一種經濟監督活動,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執行審計任務時,審計人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審計過程,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提高審計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文清.規避審計抽樣風險 提高審計服務質量[J].經濟視角(上),2008(09):60-61.
[2]謝青青.論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J].經貿實踐,2017(1):240.
[3]楊應杰.企業管理、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關系[J].財會通訊,2014(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