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立足于陜西省服務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陜西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通過現狀分析結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共同發展;改善投資結構,提高開放水平;強化政策引導市場活力,提高市場化水平;以消費為導向,提升質量效率和城市化進程;提高收入水平,優化消費結構;對服務業人力資本的提高采取重要舉措。
關鍵詞:服務業;發展;建議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發展,進一步深化了產業融合和分工,全球經濟發展出現了“服務化”的趨勢,進一步推動了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中,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都超過了65%。服務業已經成為國外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引擎,是三次產業中的支柱型產業。而陜西省作為西部大省,是我國重要的科技資源戰略集聚區。近幾年陜西省服務業發展增速強勁,但是目前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亟待改善。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更應該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推動陜西省服務業的發展。
服務業具有較強的異質性特征,陜西服務業發展雖然增速顯著,但仍存在投資結構不合理、市場化水平較低、服務業開放程度不夠,城市化進程發展緩慢以及就業人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陜西省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以錢納里對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劃分標準,從人均收入水平看,近年來,陜西省人均GDP快速增長,2015年已達47626元;從三次產業結構看,2015年,陜西省三次產業占比為8.8∶51.5∶39.7,服務業占比少于工業占比11.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仍然占主導地位。但是陜西省服務業發展增速顯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服務業的發展為陜西省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陜西省服務業發展現狀
(1)服務業增速顯著
2011-2015年,陜西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355.81億元、5009.65億元、5832.14億元、6547.76億元、7342.10億元。增速顯著,2012-2013年增加值最大,增速最快。陜西省服務業增加值基本跟上了陜西省GDP增長的步伐,增速保持比全國水平高出2.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在陜西省GDP中的占比從34.8%上升到40.7%,總規模已經接近工業增加值。服務業貢獻率與工業基本持平達到了47.6%,。
(2)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加大
陜西省經濟發展離不開投資發揮的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投資改變了陜西省生態、交通、城鄉等基本面貌,將制約陜西省經濟發展的阻礙逐步轉化為吸引各方投資的優勢,為陜西省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5年,陜西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12459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62%,比上年增長5.1%,并且2005-2015年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增速也十分顯著。分行業來看,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投資十分活躍。其中,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文化藝術業增速較高。公共設施管理業實現投資額2349億元,增長39%,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1760億元,增長52%;教育投資額30億元,增長35%,新增投資23億元,增長29%;文化藝術業投資額152億元,增長32%,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1億元,增長89%。從民間投資來看,服務業民間投資5019億元,占民間總投資的55%。
(3)服務業開放水平提高
陜西省服務業發展利用外資促進增速顯著,不斷提高開放水平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2016年陜西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9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1個百分點。陜西省服務外包增長強勁,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了62%。隨著陜西省服務業加速對外開放,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7.6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4倍,增速趕超第二產業,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量的30.2%。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同比增長了654%,房地產業同比增長561%,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和軟件業實際利用外資漲幅較高分別為328%和80%。
(4)吸納就業能力增強
服務業的加速發展帶動了三次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能力不斷增強。2015年,陜西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數達到了615萬人,較2014年同比增長17%,占全部就業人員的30%,較2014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2005-2008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不斷上漲,2009-2012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出現了下降的趨勢,2012-2015年又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增長較快,其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最快,為38.6%;住宿和餐飲業增速為35.7%,批發和零售業增速為31.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速為14.4%、金融業增速為1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速為9.7%,增長較快;教育、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同比下降了0.6%、0.5%。
二、陜西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投資結構亟待改善
雖然陜西服務業投資總量逐年增加,但是投資結構有待優化。從陜西省服務業投資結構與服務業增加值的結構來看,陜西省投資較多是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利,但是其增加值并不是最多的。增加值最多的是批發和零售業,投資居于第四位;投資最多的房地產業,其增加值居第四位;投資居第二位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其增加值最少;投資最少的金融業,其增加值卻居第二位。另外,與經濟總量相當的安徽省相對比,陜西省的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這三個行業的增加值高于安徽,并且這三個行業是陜西省服務業投資中最少的行業,分別占全部服務業投資的1.6%、1.6%和2.5%。
(2)投資主體結構亟待優化
陜西服務業利用外資能力不斷增強,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但是投資主體結構偏重于國有成分,投資主體結構還有待優化。陜西省的國有成分占比還比較大,市場化開放程度較低,較多的還依靠于國有資產的投資。2015年陜西服務業民間投資達到5018.6億元,占到服務業總投資的40.3%。同時,民間投資占整個服務業投資的比重比全社會投資中民間投資占比低了9.7個百分點,部分重要的服務行業和領域仍以國有投資作為主要的投資方式,民間投資領域難以涉足,投資主體缺少發展競爭力和發展活力。
(3)服務業內部產業結構失衡
陜西省及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了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文件,有力地促進了全省服務業的發展,雖然服務業近幾年增速顯著,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一直在35%左右,發展水平較低。當前陜西服務業發展面臨的行業結構問題主要是傳統服務業占比較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當前服務業主要集中在餐飲、倉儲、郵政、商貿等傳統服務行業,金融、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明顯發展比較緩慢。盡管“十一五”以來,現代服務業呈現了一定的發展趨勢,內部結構得到了優化,但現代服務業成為產業發展的主體之路任重道遠,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力量仍然要靠傳統服務業來支撐帶動。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三大傳統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了36%,而金融業的增加值僅占全部服務業的15%,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偏低,發展不夠充分。
三、建議
陜西省服務業發展增速加快,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加大,服務業的開放水平有所提高,近幾年新興服務業較快增長,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但是陜西服務業發展仍然存在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主體結構亟待改善,服務業內部產業結構失衡等問題。針對性的為陜西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如下建議: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協同發展;優化服務業投資結構,提高開放水平;強化政策引導釋放市場活力,提高市場化水平;提高收入水平,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以消費為導向,提升城市化進程;服務業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可以為陜西省服務業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陜西統計局.做優投資穩增長,追趕超越譜新篇——陜西服務業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EB/OL].http://www. shaanxitj.gov.cn/
[2]姚蓉.推進陜西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路徑探討[J].區域經濟,2012.
作者簡介:劉玲琦(1995—),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天津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貿易理論和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