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能源產業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幾年發展迅速,而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本文另辟蹊徑,研究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效率,豐富新能源產業的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技術創新;效率;DEA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能源消耗量與日俱增。全球能源發展路徑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目標——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要推進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優化能源發展布局,必須致力于提高新能源企業技術創新效率,培育核心技術優勢,推動技術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因此,本文運用DEA對我國新能源產業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效率進行測度并進行分析。
一、評價指標
綜合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本文在選取投入、產出指標時結合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密集型特點,共選取了5個指標。包括固定資產、研發人員、研發經費等3個投入指標和營業收入、專利申請數等2個產出指標。本文運用投入為導向的動態SBM方法進行分析,將固定資產作為carry-over指標。
二、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從同花順數據庫中心以及萬德數據庫中的新能源概念股中共找到14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剔除了10家13年12月3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8家2014到2017年間被ST、*ST、暫停上市和退市的公司,53家研發數據等不全的公司,最后得到71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樣本期間為2014至2017共4個年度,本文的研發人員與研發費用數據從巨潮資訊網中企業年報手工搜集獲得,專利申請數數據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手工搜集獲得,其余數據均從萬德數據庫中查找獲取。分析軟件為DEA-SOLVER 13.0。
三、實證結果分析
從實證結果分析可知,我國新能源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差距較大,除8家企業達到DEA完全有效,7家企業技術創新效率在0.5—1外,其余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普遍偏低,均在0.5以下(其中有30家企業的效率均在0-0.2313之間,由于篇幅限制沒有放入表格中)。71家新能源企業4年的平均技術創新效率值為0.3665,2014年為0.3623,2015年為0.3799,2016年為0.3765,2017年為0.3471,說明我國近年來的新能源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較低,且進步不大,2016年后甚至有倒退的趨勢。
新能源產業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國家應該大力扶持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加快我國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
參考文獻
[1]劉暉,劉軼芳,喬晗,胡毅.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效率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5,35(09)
[2]許敏,謝玲玲.基于DEA的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效率評價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2,30(03)
[3]胡振華,楊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5,33(02)
[4]方健雯,邱永和.基于PCA和網絡DEA模型的中國工業企業研發效率和經營效率評價[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4,33(05)
[5]沈能,潘雄鋒.基于三階段DEA模型的中國工業企業創新效率評價[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1,30(05)
作者簡介:李玲怡(1994—),女,漢族,江蘇蘇州人,在校學生,會計學碩士,單位: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