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慧
摘 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存款準備金率調整越來越關注。存款準備金是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法律的規定,要求各商業銀行按一定的比例將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銀行開設的準備金賬戶,對商業銀行利用存款發放貸款的行為進行控制。商業銀行繳存準備金的比例,就是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為了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并保證客戶能夠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求而存在的。
關鍵詞:存款準備金率;調整;房價;影響
存款準備金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商業銀行等金融單位繳存給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等,實現對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能力控制,并維持其負債清償能力,從而間接地控制著一定時期內貨幣供應量的經濟管理和調控手段。在產生初期,該制度為清算、支付存款提供了方便,創建了制度保障。但隨著制度的發展演變,許多國家開始將這項制度作為重要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來進行應用
一、我國存款準備金率調整情況分析
我國存款準備金從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直線上升,從1月的15%達到9月的17.50%,攀升了1.167倍。2008年10月至2012年的12月,存款準備金經過幾度波折之后略有下降,最后穩定在16.50%。在此之后的時間里存款準備金一路飆升至2018年4月的20.4%。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6個百分點大約將一次性凍結商業銀行流動性1700億元。因此,商業銀行可以使用出售流動性較高的國債、金融債券和央行票據等資產來對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流動性帶來的沖擊。但長久頻繁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必定會使商業銀行在貸款業務中更加謹慎,放緩貸款增長速度。
二、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我國房價的影響
(1)預期與宣示效應
當央行釋放存準率調整信息,市場購房者和房產開發商會據此調整消費與投資行為,以減少政策調整對自身造成的不利影響。當央行上調準備金率,即釋放緊縮的貨幣政策信號,一方面,居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變得相對悲觀,其有效購房需求也隨之減少,對房價形成阻力作用;另一方面,準備金率的上調促使銀行信貸量減少,房地產商為了保證資金周轉,被迫降價銷售或者放出部分優惠政策,對房價也形成阻力作用。
(2)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結構對政策效應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結構也是影響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的很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商業銀行將個人或組織機構的存款當做重要資金來源,在央行實施縮進存款的政策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策略時,有效促進了這些信貸規模的收縮,效果十分明顯。剩余的一部分商業銀行不僅把資金當做主要來源,還包括需要上交的負債資金,面對央行制度的整改,要上繳的存款就會減少,面對這種情況,商行會吸收其他資金,不會減少貸款的數量。
(3)市場利率效應
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時,存準率調整會影響流通在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市場利率。對按揭貸款的購房者而言,利率上升會拉高貸款成本,購房者對住房的有效需求降低,閑置資金被存入銀行或者轉投其他產業,造成房價下降。對融資需求巨大的房企開發商而言,利率的略微上升就會大幅增加其融資成本,為降低資金風險,保證資金循環,開發商通過減少房地產投資以降低可能出現的損失,住房供給量減少,同時開發商可能還會采取措施降低房價以增加銷售,加快資金回籠。
(4)人民幣持續升值
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國內外居民及企業千方百計的將外幣流入我國,其中包括各種合法、非法的渠道。由于前幾年房地產的過快發展,部分外國人甚至認為中國房地產每年收益率能夠穩定保持在25%,因此,將外幣兌換為人民幣后在中國購買住房,以獲取收益。這一情況會明顯造成流動性貨幣大幅度上升,并且可能造成人民幣不斷攀升,使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趨于無效化,成為房地產業抗跌的原因之一。
(5)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
存款準備金率的頻繁上調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收縮流動性可以減少銀行信貸,貸款給居民的錢會大幅度減少,但銀行會放貸給一些信用好的房地產開發商,其面對的消費群體大多是高端消費者,購房貸款需求相對較小,因此,在房產商能夠提供優良房源的情況下,這部分的銷售額就不會降低,而大多數的居民貸款會被收縮,從而造成中低收入層次居民無款可貸的情況。但是從房價的現有水平來看,大多數銷售依然建立在高端消費者對于房地產的抗通脹與保值性的信賴之上,加上通脹率的不斷高升,房價無較大起伏,暫時不會大跌的形勢已然明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存款準備金率的頻繁上調對房地產業能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只是短期的。由于再貼現業務政策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即央行處于被動角色和短期只能不呈現出一定的變化,短期的存款準備金率的持續提升已經難以避免,但隨著其不斷上調,普通居民將會出現無款可貸的局面。因此,國家政策中除了抑制房價外也應該要體現出為部分中低層次居民解決無房可住、購房難的問題,建議政府進一步完善當前的住房體系,加大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入,適當增加中小戶型住房的供應量,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童適平.中央銀行學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2]李娜.淺析我國頻繁使用存款準備金率.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18年9月.
[3]鄧創,徐曼,汪洋.貨幣政策房價調控效應的非對稱性與區域差異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17):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