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 要: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并對企業財務會計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企業財務會計在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新環境下,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又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分析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財務會計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應對這些問題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財務會計;網絡信息技術
企業財務會計是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為投資人、債權人及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的經營成果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于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另一分支是管理會計。
一、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1)財務會計目標
財務會計主要目標是向投資者、債權人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等提供有利于做出投資、信貸決策及其他有關決策的各種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主要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變動信息。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對財務會計目標產生的影響:
1.信息使用者
信息使用者范圍擴大,不僅包括目前的投資者,還包括未來可能的投資者。各種數據被公布在網絡上,社會公眾可以隨時通過訪問網站或者相關搜索引擎查閱到被授權的相關數據,這些社會公眾中就含有可能的潛在投資者,他們通過網絡能夠更加易得數據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判斷是否會購買該企業股票債券等。
2.信息提供方式
網絡環境下,大量信息都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存儲在互聯網中,信息提供不在以紙質載體,節約了保存管理成本,更加便捷。信息需求者可隨時在線查閱并可以通過互聯網與企業進行溝通。此外,信息的提供也不再拘泥于文字和數字,還可以通過圖像、聲音等媒介提供,方式更加多樣化。今后,隨著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數據越來越豐富,對某些關鍵信息的獲取可能會采取收費的方式以限制了解該信息
的需求者數量。
3.信息內容
憑借互聯網企業對經濟業務的處理速度更為迅速,會計信息的整合和公布也更快,可以說在網絡環境下,會計目標幾乎接近面向現在,會計信息既能反映過去和未來也能近乎反映現在。更重要的是,信息內容更加全面。過去在財務報告中只披露重大的可能會影響使用者做出決策的信息,而網絡環境下由于信息處理更快,提供方式更便捷,信息披露就會更加全面完整。
(2)會計理論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假設是為了明確核算的空間,明確經濟權利和責任的歸屬。在過去財務會計下,會計主體一般指進行獨立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活動,并在會計上實現獨立核算的企業,是物理實體空間范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區塊鏈技術及共享中心的出現,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范圍擴大。借助于高信息技術手段構成的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企業組織,形式可能是沒有固定辦公場所、沒有固定組織、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生產設施,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企業來說,其結構和功能具有很大靈活性,這就會對傳統會計主體假設產生較大沖擊。因此我們需要轉換概念,在網絡環境下,用相對會計主體來代替傳統的會計主體假設。
2.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是指在可預見的將來,企業會繼續經營下去,既不會停業也不會被清算。在新網絡時代,財務會計的持續經營假設同樣由于網絡公司的出現也受到沖擊。前面談到網絡企業的功能和結構都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們多是存在于網絡上的臨時性組織,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而結合起來的利益驅動的臨時組織,它們多進行的是一次性交易,交易完成立即解散,因此對于網絡公司來說,持續經營這一假設就不存在,繼而興起的是面臨解散假設。另外,在網絡環境中,持續經營假設成立的目的也不再符合,財務會計憑借互聯網可以實時反映分析財產估計和費用分配等問題。
二、財務會計面臨的挑戰
(1)會計信息質量控制不力
雖然互聯網下能夠提供海量數據,種類繁多,但是其價值密度低,并不全是有用信息,有時候無效信息甚至占一大部分。另一方面,在網絡時代下,眾多數據都是以電子資料形式保存,可以不留痕跡地篡改或刪除,會計信息質量降低的風險更加不易察覺。會計信息存儲于網絡中,記賬算賬等工作均通過網絡完成,過去傳統會計中賬證、賬表、賬賬核對來進行差錯糾正就不再存在,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控制力度下降。企業如果過于依賴數據,一旦數據本身出現問題,將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經營預測和決策,對企業自身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網絡系統自身缺陷
計算機、網絡設備和相應的軟件是網絡系統的三大組成要素,三者的運行狀況與運行效率都直接影響網絡環境下財務會計的安全。首先是硬件問題,系統硬件選配不合理,維護不到位,網絡系統就可能遭受信息傳輸受阻,工作不穩定,網絡資源的擴充性不佳,運行狀況不穩定的風險。第二是網絡環境的問題,網絡設備運行不規范,同樣會使網絡運行不穩定,數據傳輸的質量和速度受到影響,嚴重的可能會使數據傳輸中斷或者錯誤等。最后是軟件問題,軟件開發過程中,由于人力、技術水平、軟件測試與實際應用等原因,使軟件的設計錯誤、漏洞無法避免,軟件在處理會計數據時可能會發生不全面,錯誤等問題。硬件、軟件、網絡安裝的這些缺陷都給網絡會計信息帶來不安全因素。
(3)網絡系統外部攻擊
大量會計信息至于開放的網絡中,很容易遭受到黑客的攻擊和盜用。企業在利用互聯網搜尋滿足自己需要的各種信息時,也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一方面來自泄密的危險,黑客或者非授權人員為一己私利非法入侵企業信息系統,由于信息儲量大,僅入侵一次就可獲得大量商業機密,進而帶來巨大收益,這種高風險高收益也吸引了大量非法入侵者;另一方面是來自惡意攻擊的危險,黑客的蓄意攻擊或病毒的感染,造成系統癱瘓。
三、解決措施
(1)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由于涉及到網絡方面,控制范圍應該擴大到計算機網絡管理部門。企業應當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嚴格加強對權限的管理,尤其是對重要信息的權限,避免非授權人員肆意修改或刪除,對信息采用安全管理,信息的處理設置不同權限,一般為三級:無法訪問、只讀、修改。定期審查是否出現非授權賬號隨意登錄,是否存在不相容職務間有交叉操作的情況。網絡技術人員要定期檢查計算機軟、硬件,加強維護,及時發現處理非正常情況;對計算機機房采用安全保護措施,可以采用指紋核對方式記錄人員進出。
(2)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構建安全防護體系
對于病毒和非法訪問者的預防,可以采取防火墻技術、漏洞掃描、入侵檢測等將其擋在內部網之外,起到對內部信息的保護作用;對數據采用加密技術,防止傳輸過程中被盜取,確保信息的保密性、正確性和完整性;堅持使用正版的軟件,拒絕使用盜版軟件;對于使用外來的U盤、移動硬盤等,要預先查殺病毒,防止其危害會計信息系統;加強對重要網絡設備的管理,路由器已經成為網絡安全中重要的一環,通過網絡路由器對會計數據進行正確的存取過濾。
(3)加強對網絡時代企業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會計工作者自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外語水平,向復合型人才發展;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積極為內部會計人員制定培訓計劃,培養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增強企業競爭力。
四、結束語
在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財務會計在會計目標、會計理論等方面已經發生了重要改變。網絡信息時代,財務會計信息的實時報告將成為現實,信息傳遞和處理速度大大加快,極大提高企業效率。但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財務會計帶來了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信息質量控制不力,信息安全凸顯以及人才的缺乏。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網絡環境帶來的挑戰,以便更好地利用網絡環境帶來的益處,推動網絡信息時代財務會計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試論信息時代對傳統會計理論的挑戰[J].現代經濟信息,2010.
[2]孔慶林,顏澤芬.“羊毛出在豬身上”引發的會計核算基礎思考[J].財會月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