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君
摘 要:企業倫理守則用一句來講,就是企業處理與內外部關系的指導準則。這些關系主要包括員工、顧客、股東、政府、大眾等與企業相關的責任主體。對外,它體現了公司的價值文化和行為方向。對內,則是為員工樹立了行為標桿,為企業提供道德定位。此外,當企業遇到倫理困境時,倫理守則又會作為一種持續性的對錯判定標準,對企業的行為進行鑒定,當利益和道德不能兼顧時,嚴守道德底線。尤其是在當今道德消費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倫理已經不僅僅是企業的生存基礎,更是其生存手段。市場經濟發展歷史表明:管理,崇尚倫理道德,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因此,無論是從道德的角度還是發展的角度,倫理守則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以張瑞敏砸冰箱事件為例,對企業倫理守則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企業倫理;功利論;公平公正論
一、領導者與企業倫理建設
成功的企業倫理建設,一般都符合上層推動的特點。這是因為,領導者不僅僅是企業生命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價值觀的塑造者,一個企業的風氣是否端正很大程度上和領導者的組織建設有著密切關聯。這種‘組織建設一方面包括倫理守則規范及細節制定,另一方面也包括了領導者以身作則。前者為企業倫理的推行提供了制度規范,后者則是對有效管理的重要實踐。領導者有必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別人——我遵循自己宣稱的價值觀,言傳身教,才會達到約束的效果。《論語》中所講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在這一方面,海爾集團張瑞敏堪稱典范,他用砸壞的76臺冰箱證明了對商業倫理的堅守。
二、海爾CEO張瑞敏怒砸劣質冰箱事件的商業倫理分析
海爾集團自1984年創立以來,近些年來一直維持高速發展,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并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4位。它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與該集團的倫理守則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其中張瑞敏怒砸劣質冰箱的事件,更讓其聲名遠播,也讓國人記住了這個品牌——海爾。
相信第一次聽到張瑞敏砸冰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吃驚。但其實認真思考就會發現,該決策并非貿然之舉,其做法在商業倫理中完全可以找到支撐點。
首先,就功利論而言,功利論者以功利和行為所產生的效果來衡量善與惡。善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它也可以被描述為效用,如果一個決策的效用比任何其余選擇都大,也就是當某行為能夠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那么它就是道德的。在張瑞敏砸冰箱的案例中,這些冰箱存在諸多缺陷,是便宜一點賣給職工,以后可能繼續生產這樣的產品,還是將這些價格不菲的冰箱全部銷毀,張瑞敏的決策顯然符合功利主義的觀點。功利主義會考慮這種欺騙對社會聲譽、顧客信任度以及產品銷量的負面影響,考慮到欺騙不會為企業及社會帶來最大的利益,那么功利主義就認為‘欺騙顧客是不道德的,是錯誤的決策。
其次,該做法也是對英國學者羅斯提出的顯要義務論的正確踐行。這種顯要義務包括6種,首要的一點就是‘誠實,它包括信守諾言、實情相告、和對過失補救。人無信不立,對于企業更是如此,它是企業倫理的核心,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動力。如果任由問題冰箱流入市場,不僅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受到了欺騙,對于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更是一錘重擊,一時的欺騙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據統計,我國生產的東西被消費的只有60%多,近1/3的財富沒有得到享用 ,這和當前企業信用危機不無關聯。企業作為一種服務性的組織,應該考慮到大眾的利益,提高產品質量、爭取服務取勝。張瑞敏的做法無疑堅守了為企業者最重要的底線——誠信,當然,也因此帶來了長久的利益。
再者,公平公正論中的差異原則要求社會最底層獲得最大利益。試想,如果張瑞敏沒有砸那批問題冰箱,事情會怎樣發展?一種可能是企業枉顧消費者利益,以次充好,但這樣一來,就是企業損害別人的權益換取自身利益;另一種情況是,企業稍微降低價格,便宜賣給消費者。我們可以把這批消費者暫時理解為經濟上的弱者,這樣,冰箱用不了多久問題就會顯現,這顯然降低了顧客的體驗感。在這種情況里企業的行為只會使弱者的生存狀況更差。公平公正論強調企業決策者應該把在整個市場體系中處于弱勢狀態的消費者權利,納入企業經營決策中。從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情況都違背了差異原則,都不具有可取性,砸掉問題冰箱是一種必然之舉。
最后,就相稱論而言,要求從目的、手段、后果三方面考慮行為是否合乎道德。目的上,張瑞敏砸冰箱的舉動意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其用戶體驗;手段則是以身作則,掄起砸冰箱的第一錘;結果,避免了海爾劣質產品流入市場,維護了海爾的正面形象,讓海爾成為質量的象征。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張瑞敏的做法都合乎情理,是一種正義與道德的行為。
三、結語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光明曾經指出,企業倫理是企業生命之源,有了這個生命之源,沒有資金可以有資金、沒有技術可以有技術、沒有人才可以有人才 。一句話點明了企業倫理的重要性。雖然相比美日歐的一些先進企業,我國企業內部倫理制度建設起步稍晚,但相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意識觀念也會與時俱進,企業的倫理建設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葉陳剛.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M].東北財經的大學出版社,2004
[2]江雪蓮.現代商業倫理[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3]劉光明.新商業倫理學[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