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彤
摘 要:研究數據表明,在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農業模式中,更重視的是專業化與多樣化,這種趨勢隨著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體現的愈加明顯。本文通過閱讀并研究有關德國的城市農業及其特色的商業模式,以魯爾這一特色城市作為研究目標,重點研究其特色園藝業。本文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闡釋了專業的城市農場活動商業模式,從而肯定了作者論文中闡述的觀點,即專業城市農業的經濟可行性是城市區域內社會、環境和景觀功能的關鍵要求。
關鍵詞:城市農業;商業模式;園藝業;專業化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將城市農業(UA)定義為在城市社會經濟學中與生態系統中永久、動態的組成部分,它受到城市規劃以及政策的影響,利用城市自身資源與城市其他職能共享土地和水資源,從而貢獻于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
本文著眼于當今社會城市化速度加快發展所面臨的城市農業問題,在研究了德國農學家Bernd P?llin等人針對德國魯爾專業化城市農業的論文后,深化了對UA的專業認識,提出了一些對未來城市的發展戰略規劃的幾種可借鑒模式。
在研究之前學者的文獻中,本文作者發現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為本文作者所沒有使用過的混合研究方法,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對魯爾地區的農業特征進行地理統計分析,并對屬于以上3種商業模式的15位農場主進行調研。對專業UA直接相關的農田比例、園藝、營銷以及服務等數據進行了與人口密度變化的相關性分析,并進行了可視化。對15個農場主訪談設計遵循標準化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經過權威機構測試。
本文作者認為,低成本專業化是城市地區保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一種特色商業模式。由于文章研究對象區域位置的優勢,高附加值、高運輸成本、保鮮性、高易腐性的產品在城市地區具有較低的成本。城市社會不同的糧食需求模式構成了城市農場差異化戰略的基礎,城市的需求以及獨特的消費主張影響鼓勵著農場主的業務創新,例如有機食品的消費,以及城市居民對鄉村文化的喜愛而產生的農家樂活動。生產和服務多樣化構成了UA的一種商業模式,由于城市局限性、成本效益,在農產品營銷方面競爭對手往往有更大的規模,同時許多潛在的客戶的需求也存在,這些都鼓勵城市農民向服務業多元化發展。
農業在魯爾大都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個多中心城市區域由53個社區組成,包括11個城市自治市和4個縣。昔日農業占主導的地區如今已經成為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城市產業集聚區。人口密度大的集中在處于城市中部,東西向的城市群中,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接近2000人,這里有著相較于邊緣區域更肥沃的土地,但是也存在著在這些肥沃土地上的過度建設。本文對面向低成本、專業化模式的園藝為例、多樣化的營銷以及參與式農業活動為例、業務多元化的馬場為例,對三種經營模式進行分析。分析表明,魯爾區都市農業的經營模式偏向于這些商業模式,表現出較強的中心主義傾向,但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明確性和強調性。此外,許多農場并不只專注于一種商業模式,而是以多種方式將它們組合在一起。
魯爾區的大都市園藝在全球市場上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同時也面臨著能源和物流效率方面的挑戰。在面對強大的價格壓力時,僅為大眾市場培育高附加值產品已不足其保持競爭力,這對當今高附加值生產中的低成本專業化提出了挑戰。對于大多數農場來說,因為在城市和城郊環境中,土地的內部和外部競爭非常激烈,是不可能進行土地擴張的。因此,幸存下來的專業城市農場尋求將園藝與差異化或多樣化活動結合起來,這兩種活動對全球價格的依賴都相對較小。對于這些農場來說,專業化是在利基市場中脫穎而出或進入服務業的支柱。
商業模式的差異化超越了主流的農業原型,例如通過垂直整合向直接營銷和參與式農業活動,因此,UA能夠利用城市巨大的消費市場優勢。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差異化的農業活動、直接營銷和參與式農業的關聯性有增加的趨勢,而產品差異化的有機農業并沒有表現出這種空間格局。采用縱向一體化的城市農民往往不認為有必要轉向有機農業,因為既定的區域營銷產生了令人滿意的附加值,而這種轉型期又增加了生產和農場管理的復雜性。其次,往往有機農業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獲得認證,而農戶主的土地一般采用短期租賃合同,這些合同就增加了有機農業的穩定性。再次,有機耕作主要應用于土壤肥力低的地區與以肥沃土壤為主的魯爾區中心城區形成鮮明對比。
從宏觀上講,生產和服務多樣化是城市農場的普遍模式。在像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中,養馬和馬術服務是重要的多元化活動,在人口密度最大、耕地比例最小的大都市魯爾區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馬術服務的特殊性,其他農業旅游和娛樂、教育和社會服務可能具有相似但也不同的空間模式。
在對魯爾市商業模式的分析中,雖然農場在許多方面能夠以靈活和創新的方式應付城市的限制,但獲得土地至關重要。首先,需要加強對農田的保護,使UA夠履行其對提高城市可持續性水平的預期貢獻。其次,城市壓力必須以適當的方式加以疏導,由于重工業時代的污染以及含有其他殘留物的土地進行合理利用再用于住房等目的,以減少對附近農田的壓力。短期租賃合同是發展有前途的商業模式的關鍵,公共當局和政策可以在提供更持久的租賃合同可以鼓勵城市農民種植高附加值作物,也可以轉向有機農業。
城市社會和環境以及與之相關的資源和需求需要農場進行調整,以保持盈利和成本效益,盡管規模經濟只能被大都市地區的極少數農場利用。文章的結論可以作為其他城市UA規劃的借鑒:
第一,大都市魯爾的城市化程度越高,農場就越注重低成本的專業化、差異化和多樣化。
第二,園藝、直接營銷、參與式農業和馬術服務及其潛在的商業模式,往往在人口密度最高、耕地比例最低的地區形成空間集群。
第三,低成本專業化與差異化營銷或附加服務要素的結合可以增強農場的生存能力。
第四,農業服務要針對城市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