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人人移動互聯的時代,“互聯網+”的新興經濟形態如火如荼的發展。“網紅經濟”憑借著移動終端的傳播力量,以網絡市場為基礎迅速崛起,在網絡交易市場不斷發掘和實現著它自身的商業價值,成為一大新興商業。一方面,“網紅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盈利能力實在令人瞠目;另一方面,隨著競爭的加劇,“網紅經濟”爭奪市場資源的形式也是令人“大開眼界”。“網紅經濟”在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情況下,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一路攀登,在商業競爭中它面臨怎樣的內在問題,本文將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網紅經濟”;網絡市場;新興商業
一、移動互聯網下“網紅經濟”的“異軍突起”
(1)“網紅經濟”的興起基礎
在信息技術深入滲透各行各業的網絡時代,移動互聯功能多樣性、傳播高效性、攜帶便利性、設計個性化等特點造就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多元化社會群體和現象,例如“網紅”。“網紅”,即指“網絡紅人”,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些事件或行為而被網民廣泛關注從而走紅的人。“網紅經濟”,正是當今時代多種顛覆性新型商業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不斷地沖擊和改造者這個世界的中心化體系和結構特點。
(2)“網紅經濟”的商業模式
“網紅經濟”自誕生之初就決定了它必須依靠“網紅”的傳播影響力的擴大來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電子商務營銷是“網紅經濟”由傳統粉絲經濟向大市場環境延伸、不斷與時俱進的“得力助手”。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網紅”對網絡粉絲的調動權和影響力,獲得強大的購買力轉化實實在在的紅利,并形成累積疊加的正反饋效應。由于其收入和支出完全網絡化,“網紅經濟”將網絡經濟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重組和整合,形成個性鮮明的商業化營銷產業模式。
新媒體環境的發展和網絡交易的不斷日常化,給“網紅經濟”的營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在“網紅經濟”中,變現的方式主要包括商業廣告、粉絲打賞、微電商模式以及運營團隊收益。其中的廣告變現卻大多數“網紅經濟”的首選方式。據有關數據顯示,網紅變現的主要模式46%是廣告,32%是電商銷售。
在資本的帶動下,不少“網紅經濟”開始步入電商運營的模式,“網紅經濟”也正在漸漸走出單一的廣告模式,嘗試著從設計到制作的實體經濟,這也將是社交類電商卷起的新的一個經濟浪潮。
(3)發展勢頭
經統計發現,2016年互聯網經濟流行三大模式:共享、社群和“網紅經濟”。其中“網紅經濟”發展迅猛,頗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成為商界的新生寵兒。據《2016-2022年中國網紅經濟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商網紅市場規模近580億元,目前國內“網紅經濟”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元,短期內還將加速擴張。
二、“種種硬傷”下的質量考驗
(1)品牌的沉淀不足
“網紅經濟”的發展勢不可擋,但是“網紅”生命周期短、盈利能力弱是阻礙“網紅經濟”前進的一大鴻溝。有學者指出不能維持長久盈利的“網紅經濟”,注定是一場虛假繁榮的游戲,迅速生長又迅速消失是其發展的一大規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品牌沉淀不足,沒有形成自我的品牌價值內涵,而僅僅是作為一種快銷品似的文化符號存在而已。
(2)盈利模式固化
“網紅經濟”體現出來的撈金能力很強,但是多數沒有原創設計,在市場上很難形成辨識度。即便有原創,也不能穩定高效的生產。不少風投者或者上家都是看重“網紅經濟”中巨大的撈金能力才不惜勞人傷財的打造偶像、包裝網紅,同時費盡各種心思培養數萬加的忠實粉絲,通過定向營銷獲取商業利潤。由此形成了一些網絡推廣公司提供的“一條龍服務”和“流水線作業”,有些甚至通過毫無底線的炒作贏得“江湖名聲”,互相抄襲同質化的內容,獲取一時利益。但是從可持續上來看,這些盈利模式都不足以支撐“網紅經濟”的健康、長足發展,僅僅是單純的制造,而沒有形成智造,即真正創造性的突破。
(3)產業化發展不足
當下圍繞“網紅經濟”展開的產業鏈條正在不斷延伸。其營銷的路徑,一端連接社交平臺,不斷儲存人氣;另一端是快速反應的供應鏈條,制造性價比符合潮流趨勢的產品,從而形成上有廠家、下有買家的上中下產業鏈,一條“吸金”的口袋赫然形成,但是這條產業鏈并不完善。從本質上來說,目前“網紅經濟”走的依舊是流量經濟、眼球經濟的模式,可是被銷售的產品和供應鏈,卻是埋在輝煌之下被忽視的薄弱環節。這些廠家是否合法、其產品是否真正合格等等問題我們都不得而知。
三、“網紅經濟”的走向
當前“網紅經濟”掀起的這股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浪潮正在沖擊著無數人的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紅經濟”自身也存在著許多難以突破的瓶頸。對于新興的“網紅經濟”,一方面,我們應當給予它足夠的理性包容,客觀的評價其優劣,去創造一種理念開放的和商業規范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網紅經濟”要想從一種經濟現象真正新轉變為良性經濟發展新常態,還需要合理、規范的產業化發展,形成系統、專業、長尾的發展路徑,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高飛,高美妮.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網紅經濟的發展[J].科技展望,2016,(31):247-248.
[2]鄭萌,向雪.互聯網時代下網紅經濟的營銷模式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33):237.
[3]董靜,張曉紅.電子商務視角下的“網紅經濟”[J].全國商情,2016,(25):17-18.
作者簡介:汪峻宇(1998—),女,漢族,四川眉山人,學生,本科,單位: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研究方向: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