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政府通過融資舉債能夠拓展資金來源,加速基礎設施建設,彌補地方資金缺口,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公共資源建設的順利發展。但是,隨著地方政府融資規模的不斷增加,其中也有不少問題浮出水面,如融資渠道單一、資金回流緩慢、融資體制限制等,這些問題制約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安全穩定發展。本文將就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既有問題提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發展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問題對策;改革方向
地方融資平臺的運作在一定程度上環節了區域財政壓力,通過平臺融資促進了資金流通,帶動了金融產業的發展。但是,地方融資平臺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風險因素,這就需要對這一平臺體系做進一步完善,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這樣才能適應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轉型的需要,在促進金融資金流通的同時,還有利于地方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存在的問題
(1)融資渠道單一,以土地融資為主
如果經濟處于快速增長狀態,那么土地財政運行將更加活躍,這就造成地方政府舉債過度問題。如果經濟增速放緩,則土地財政將大幅縮水,這樣,地方政府融資償債能力將有所下降,而銀行對土地的估值也會隨之下降,如果資金鏈斷裂,有可能造成本金及利息難以及時足額償還債務,進而造成地方財政風險,銀行也會由此陷入業務風險,最終地方實體經濟也將受到牽連。
(2)資金的投入與回流問題
地方政府融資主要用于基礎建設中,這些建設項目多數建設周期長,效益回收緩慢,這就使地方融資的投入和回流面臨較大風險,融資公司本息壓力也會增加。在債務壓力下,地方融資公司會“拆東墻補西墻,借新債換舊債”,公司運行也將選入困境。公司被迫用優質資產彌補資金缺口,從而造成優質資產占比減少,進而導致更大的金融風險。
(3)地方融資平臺的體制問題
當前,國內融資及運作體制有待健全,信息披露不夠完善。由于地方政府融資存在多頭管理問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平臺責權不清,這就為道德風險和金融管理風險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在風險因素不斷聚集的背景下,中央政府著手爭端,先后發布各類通知和指導意見,對地方融資情況進行嚴格監管。政府融資雖然限制條件不斷增加,但是仍需從體制方面進行完善才能獲得實質性效果。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改革方向
(1)平臺運作向市場化運作方向發展
在未來政府融資平臺運作中,將改變以往公益性融資中存在的體制錯位問題,突出運作的經營性。在融資收益方面不再以政策性至今為主,而是通過經營逐漸獲得自主現金流。融資平臺轉型后將具備法人資質,無論是確定項目主體還是投資控股都將從以往單一平臺融資運作模式轉變為綜合性市場化運作方式,創建經營實體,改變以往以項目建設為導向的融資模式,進而轉變為以投資經營為主的控股公司。這就需要對現有融資平臺實施充足,增加市場化運作元素,重點發展燃氣、公交等經營性項目。鼓勵私人成本投入,和政府共同經營廣告牌、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還要豐富特許經營項目,通過政府購買等形式改善社區及養老服務,為公益事業發展創造穩定的現金流。
(2)平臺公司管理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現階段,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雖然已經逐步向公司治理結構方向發展,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政企不分的影響,其運作還不過規范,多頭管理現象仍然存在,而且融資平臺中還有不少的事業單位法人。針對這一問題,在未來融資平臺發展改革中,首先要加速平臺轉型,確定獨立法人資質,根據公司法規定建立起董事會制度,從而實現監督制衡作用。二是確定公司成員角色,高管層不得有公務員,改變原本平臺運作中過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建立起約束和激勵機制,使平臺運營和市場需求相一致。三是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董事會和監事會,增加獨立董事和監事人員占比,減少行政干預。四是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監管作用,提高資產運作、資金管理的公開透明性,加大對公司的考核力度,促進其規范健康發展。
(3)大力發展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作中,可以引入PPP運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猶如到公共服務建設領域,這樣的運作模式不但有利于分散融資風險,而且還能對社會資源起到良好的調劑作用。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快PPP平臺建設,提高其運行操作的規范性,同時在平臺股權設置中引入多元化途徑,提高平臺未來融資能力,結合PPP模式拓展資金來源,擺脫單一性融資途徑的局限性,通過金融體制改革、市場完善和資金調控等提高平臺運作的市場化屬性,提高其經營收益價值。
(4)加強各監管機構的溝通
地方融資平臺運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這就使銀行對平臺債權的了解和確認有很大障礙,銀行無法及時掌握債務確權進度,因此在風險監管中時效性較弱。基于此,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和銀行部門的協調溝通,建立起融資平臺、銀行機構和地方政府協調共享式的信息傳播機制,這樣銀行就能夠根據平臺運作以及政府債務預算對其融資債券進行科學評估,并做好政府性債務預算。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作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對金融產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提高融資平臺運營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程度相關部門要結合融資平臺發展需求,盡快更定科學有序的管理方法,避免地方政府融資風險的加劇,緩解銀行融資信貸壓力,這樣才能為地方融資平臺營造更健康的發展環境,促進融資平臺改革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弋代春,樊綱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土地市場參與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10)
[2]劉立峰,關于保留部分政府融資平臺的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2015(10)
[3]李天德,陳志偉.新常態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發展探析[J]中州學刊.2015(04)
作者簡介:謝穎珍,出生年月:1977年6月,性別:女
民族:漢族,籍貫:江西省贛州市,當前職務:財務經理,當前職稱:中級,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財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