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琴
摘 要:隨著2020年的接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任務也越來越急迫。以金寨縣為例,探討了金寨縣在金融精準扶貧中的舉措,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政策建議,以推動金融精準扶貧更好發展。
關鍵詞:金融;精準扶貧;政策建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009-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精準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
金寨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周圍多是高山、丘陵和盆地,僅金寨縣西南部海波1 000 m以上的山峰就有120多個。奇特的地理位置給金寨縣豐富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難題。相對閉塞的地理環境導致金寨縣經濟發展進程緩慢,2017年金寨縣GDP總值是107.9億元,在安徽省61個縣市中排第52名。作為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的金寨縣,脫貧摘帽的任務刻不容緩。2017年,金寨縣成為8個縣級“開發性金融精準扶貧示范點”之一,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1 金寨縣金融精準扶貧的實踐
金融精準扶貧,簡單來說就是運用金融手段來進行精準扶貧。金融精準扶貧關鍵在精準二字。我國脫貧攻堅已經到了關鍵時期,也是最艱難的時期,過去的“大水漫灌”式扶貧已經不符合目前的國情。
1.1 扶貧小額信貸
扶貧小額信貸是金融精準扶貧的直接渠道之一,主要是向貧困戶提供一定數額的信貸資金。精準扶貧的第一點就是要弄清楚扶貧對象,2017年金寨縣計劃建檔立卡貧困戶32 970人,2018年計劃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24 334人。所有的貧困戶按照五保戶、低保戶、低保貧困戶和一般貧困戶分為4類,針對不同類別的貧困戶,制定相應的扶貧政策。已建檔的貧困戶可以向金融機構申請小額信用貸款,用于其發展家庭種植養殖業、家庭旅游業等創收項目。截至2017年4月,僅郵儲銀行金寨支行就已經發放貸款100筆,總金額76萬元。
扶貧小額信貸的特點有以下幾點:一是金額較小,一般是10 000~50 000元不等。二是貸款期限最長可以延長至3年。三是申請人不用向金融機構提供抵押或擔保。扶貧小額信貸作為扶貧的直接渠道,在短時期內有很明顯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1.2 采取“扶大帶小”模式
所謂“扶大帶小”模式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經營主體+貧困戶”,也稱“1+1+N”模式。具體來說,金寨縣地區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當地“大戶”提供貸款,以保證“大戶”在生產發展中資金周轉靈活,同時隨著這些“大戶”的發展擴大,會吸納當地的貧困戶作為勞動力,從而帶動周圍的貧困戶實現脫貧。所以說,“扶大帶小”模式是金融精準扶貧的間接渠道。“扶大帶小”模式雖然在較短時間內看不出特別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扶大帶小”模式的扶貧成效要比直接貸款給貧困戶高出好幾倍[1-2]。金寨縣中最典型的“扶大帶小”模式,就是茶產業和光伏產業。
金寨縣有豐富的茶資源,且金寨縣位于大別山腹地,十分適合種植茶葉。六安瓜片是中華傳統名茶,與西湖龍井、祁門紅茶等并稱為中國十大名茶。此外,六安市于2007年引進白茶,白茶對于生長環境要求很高,僅在金寨縣大別地區海拔約300 m處成長。金寨縣內有著名的金寨茶谷,主要種植金寨白茶和六安瓜片。
另一個發展比較好的就是光伏產業。太陽能作為世界上最清潔的能源,是未來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光伏產業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產業。與茶產業一樣,光伏產業也是前期需要投入一定資金,金寨縣的金融機構為有需要的種茶大戶和光伏大戶提供貸款,同時采取一些優惠政策,讓這些大戶吸納周邊的貧困戶,一起種茶或入職,來幫助貧困戶脫貧。
2 金寨縣金融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貸數量較低
一方面,金寨縣位于偏遠山區,交通、通訊基礎設施較為不足,當地居民關于信用貸款的基本知識也比較欠缺,很多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不敢向當地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導致建檔立卡的人數很多,但是申請信貸的貧困戶不是很多[3]。
另一方面,多數貧困戶不知道自己適合投資何種產業或者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金融機構信貸數量低的一個原因。
2.2 金融機構信貸風險較高
部分借貸的貧困戶把借款當作是國家的救濟金使用,致使金融機構無法收回已經發出去的借款,進而導致金融機構壞賬數額上升。同時,由于向貧困戶的信貸一般是無擔保、無抵押,而且貸款利息很低,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是無法通過給貧困戶提供貸款來獲得利潤。如果申請信貸的貧困戶超過一定數量的話,金融機構將會面臨很大的資金周轉困難,這也進一步說明最好的扶貧脫貧不能僅僅靠金融機構的貸款,而是要將貸款作為工具,幫助貧困戶自謀出路,這也是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4]。
2.3 建立扶貧產業難度大
雖然金寨縣創造性地提出“扶大帶小”金融精準扶貧模式,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幫助金寨縣數萬計的貧困戶脫貧,但是這個模式也有一個難點,即“大戶”。金寨縣里較成功的案例是種植茶葉和光伏產業,一是現有的大戶不能吸納金寨縣內所有貧困戶,需要創造或尋找更多的大戶;二是金寨縣需要探索更多有當地特色的產業,以提高產業中產品的市場競爭性,才不會導致產能過剩,造成新的問題。
2.4 產品銷售渠道有待增加
扶貧的最終目的是脫貧。貧困戶加入產業項目,最終只有獲利才能解決貧困問題。所以對于從事農林業生產的貧困戶,政府不僅僅要關注他們前期的生產情況,還要關注后期的銷售情況,以保證貧困戶可以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來年的生產和基本的生活支出。金寨縣主要的銷售渠道是自產自銷和運往周邊的地區,很容易出現滯銷情況,影響扶貧脫貧工作的后續進展[5-6]。
3 對策建議
3.1 加大信貸工作的宣傳力度
為避免貧困戶不敢信貸、不遵守信貸規則,金融機構應經常舉行下鄉活動,以鄉或幾十戶為單位,開展信貸宣傳活動,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向貧困戶介紹信貸的基本要點及申請條件和申請流程,讓貧困戶了解信貸,知道如何申請和還貸。
3.2 增強政府引導力度
對于那些不知道如何利用信貸資金的貧困戶,政府應當制定相應的政策,安排工作人員走訪調研,有針對性地幫助貧困戶確定扶貧方向。如對于有良好種植養殖經驗的貧困戶,可以利用信貸開展種植、養殖計劃,必要的時候可以安排專業人士進行指導,以降低種植養殖風險,也能保證貧困戶可以如期還貸。
3.3 吸收社會資金用于扶貧
隨著2020年的臨近,扶貧工作的開展也迫在眉睫,但僅僅依靠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政府應當選擇適當的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流向貧困地區,減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負擔,也能更好、更快速地推進貧困地區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進度,以保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4 因地制宜創新產業項目
無論是直接貸款給貧困戶,還是貸款給當地大戶來間接扶貧,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難題,即產業建設。金寨縣除了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有名的“將軍縣”,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可以開展旅游產業。但是,現在主推自然風光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數不勝數,如何讓金寨縣從中脫穎而出,吸引游客前來是政府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旅游,政府可以根據金寨縣的地理氣候條件,摸索出具有地方色彩或者適合當地種植養殖的產品,并發展成產業項目,帶領貧困戶發展。
3.5 建立網絡平臺,打出金寨名片
在網絡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要建設好網上宣傳平臺。無論是金寨縣的旅游景點,還是特色產品,不宣傳的話,是無法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更談不上消費了。知道的人多了,加上產品本身質量沒問題,銷量自然就上去了,也就能達到扶貧脫貧的目的。要建設好網上銷售平臺,對于不易運輸和貯藏的產品,可以進行二次加工,以成品的方式進行銷售。這樣,既可以提高產品價格,也可以拓寬銷售區域,降低滯銷風險。
4 結束語
扶貧脫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于長久堅持。金寨縣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給全國樹立了一個“金寨樣本”。至2017年,金寨縣脫貧7 318戶,共計26 275人,2018年計劃脫貧24 334人。金寨縣在取得相當好的成效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而金寨遇到的問題困難,也是其他地區需要加以注意的。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盡相同,應當借鑒成功之處,創造出各地特色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
參考文獻:
[1]蔡尚.對貧困山區金融精準扶貧的調查與思考:安徽省以金寨縣為例[J].金融經濟,2017(16):140-142.
[2]毛術文.金融精準扶貧的實踐與思考——以精準扶貧發源地湖南湘西州為例[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2):46-48.
[3]王禹人.縣域金融支持精準扶貧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內蒙古武川縣為例[J].北方經濟,2017(5):77-80.
[4]吳培清.金融精準扶貧的寧德實踐與思考[J].福建金融,2018(3):38-42.
[5]王浩.金融精準扶貧模式[J].中國金融,2016(22):25-26。
[6]楊云龍,王浩,何文虎.我國金融精準扶貧模式的比較研究——基于“四元結構”理論假說[J].南方金融,2016(11):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