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 李潔 黃夢婕
摘 要:企業的稅收負擔是影響企業盈利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政府逐步意識到減輕企業稅負的重要性。在我國的稅制改革進程中,減輕企業稅負成為一項重點內容,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也伴隨而生。因為民營企業經營的特殊屬性,因此其是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重點實施對象。簡要分析在我國稅負宏觀大環境下,民營企業的稅負狀況,并結合美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分別從政府和企業角度給出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改革及執行建議。
關鍵詞:稅收優惠;民營企業;企業稅負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22-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截至2018年末,我國稅改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在2019年多項稅改政策即將步入執行期。減輕企業稅負一直是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及目標,在多年改革實踐中,也證實稅制改革對于減輕企業稅負來說是必要、有效的。當前,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雖然政府出臺了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以減輕民營企業稅負,成效卻仍然沒有達到預期,這不是某一方面出現問題導致的,而是各方問題彼此作用的結果。
1 我國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對企業征收的稅種較多,我國的企業在納稅過程中涉及到十幾個稅種,所需繳納的稅款繁多,教育費、地方教育費等費用與各種稅收款項一起征收,存在重復征收的現象。對于抵御風險能力較低和運營成本較高的民營企業而言,這些存在于稅收之中的問題必然加重了民營企業的負擔。除了基本稅法的相關規定,為了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同的稅種有其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中,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很多,大大減輕了民營企業的稅負。除了對所有民營企業都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還有針對某些特殊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只要民營企業滿足這些優惠政策的條件,就可以在申報納稅時享受,從而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1]。
2 民營企業稅負狀況
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有2 726.3萬家,個體戶有6 579.3萬戶,對我國的財政收入貢獻率超過70%。民營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其在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等方面都比較小,具有管理形式靈活、運營機制簡單等優勢,能夠敏銳感知市場變化,并迅速采取調整措施,更加貼近市場的民營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迎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變化。從近年民營企業的破產申報及合并情況可見,民營企業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而稅收是民營企業的重要負擔之一。本文從我國宏觀稅負情況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狀況進行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2008—2017年宏觀稅負情況如表1。
用TRGR表示稅收收入增長率,TR表示當年收入,LR表示上一年稅收收入,用GDP-GR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TGDP表示當年國內生產總值,LGDP表示上一年國內生產總值。本文民營企業占比由我國私營企業數量與我國內資企業總數之比表示。
根據我國的稅收數額情況,結合民營企業占比可知,我國稅收數額總量龐大,且逐年增長較快。2008—2012年,稅收總額增長速率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2013—2017年,我國稅收總額增長速率有所減緩,并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我國企業的稅收負擔明顯較重,但是隨著稅制改革的推進,減負的成效也清晰可見。近10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在企業總數中的占比由開始的逐漸下降到后來占比上升,至2017年底高達80.59%,因此,推進稅制改革和執行稅收優惠政策,對于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來說非常有必要。
為了分稅種來分析稅收優惠政策對民營企業稅負的影響情況,根據中國統計局近10年民營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及其他稅費的總量,推出相應年增長率。為了進一步消除價格效應即經濟整體增長對研究的影響,進一步將該增長率對比GDP的增長率,從而得到相應的相對增長率,較客觀地展現各稅種給企業帶來的實際稅負影響狀況,如圖1。
由以上相對增長率變化趨勢圖,可以進一步分析各稅種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整體稅負帶來的變化效果。如圖1可見,比較明顯的轉折點發生在2009年、2011年及2012年的企業所得稅,2010年、2012年及2014年的增值稅。通過對比相關稅收政策可知,對應年份周圍相關稅種的稅法及稅收優惠政策改革幅度均較大,由此可見,稅改及相關政策對民營企業的稅負影響比較大,這也說明了稅改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民營企業減輕稅負來說非常有成效。
3 國外減輕企業稅負的政策手段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民營企業在其經濟社會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從美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成果就可以看出,稅收優惠政策使政府通過法律手段應該強制征收的收入,讓渡一部分給企業,這部分收入能夠有效減少企業技術進步的成本。
從稅種的角度來說,美國稅收優惠政策的重點稅種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并且企業所得稅為對民營企業的優惠重點。相比較而言,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發達國家的稅收優惠方式包含直接優惠和間接優惠,這種方式可以在多個層面上給予民營企業政策支持,彌補了單一稅收優惠方式存在的不足,而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是稅率式優惠,優惠方式較為單一且執行效果不佳。并且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多數是針對科技成果的收入給予減免稅優惠,對研發過程的支持力度不夠,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區別。我國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加大對我國民營企業的優惠力度,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4 關于減輕我國民營企業稅負的措施建議
4.1 政府角度
雖然當前的財稅制度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及減負方面還存在改進空間,由于優惠政策出臺時間并不長且還在不斷改革補充中,有些細則與配套措施并不完善,所以政府部門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還有很多可改進之處。
4.1.1 細致劃分優惠范圍
稅收的優惠政策應該充分考慮各種企業的發展特點,根據發展特點的不同,劃分不同的范圍,并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不同行業制定相應具體的優惠政策,充分契合行業特點,更好地達到減負作用。同時,不同行業的優惠政策需要兼顧公平原則,使各行業的民營企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4.1.2 科學調整所得稅稅率
在稅收政策不斷改革進程中,稅率的調整是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完善企業稅率合理性的過程中,必須結合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盈利能力,針對民營企業稅率方面要保證最科學制定和一定的靈活性。在一定的條件下,我國可以適當考慮對民營企業實行彈性稅率,在25%及20%的上下設置彈性區間,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和盈利情況劃分利率標準,以減少經營不善的民營企業破產倒閉等情況。
4.1.3 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
很多民營企業由于規模小,負責人法律知識淡薄,有些優惠政策很難落實,所以還應逐步規范和完善優惠政策的宣傳及實施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系。首先,要提高對政策的宣傳力度,使民營企業對政策有清晰的理解。其次,要進一步要簡化民營企業辦稅的程序,減少繁瑣的手續。
4.2 企業角度
對于民營企業自身而言,應該積極主動,努力爭取減負機會,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4.2.1 認真學習掌握稅收優惠政策
對于企業自身而言,首先要學習最新的財政稅收政策,篩選企業中符合優惠條件的項目,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錯過減負機會,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4.2.2 合理選擇稅收優惠政策
民營企業應該在全面了解政策的基礎上,對各種政策進行比較分析,結合企業自身經營情況,選擇最適合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4.2.3 及時辦理納稅申報
辦理稅收優惠具有時效性,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都有其具體辦理條件,各個地區之間辦理也存在差異,企業如果沒有按照規定辦理手續,就可能無法享受優惠,例如對需要申請備案的稅收優惠政策,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時間辦理的,不僅會失去國家規定的減免優惠政策的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受到查處。因此,企業要重視稅收優惠的辦理,增強主動性,積極按時辦理相關涉稅事項。
5 結束語
由于民營企業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生產規模等種種限制,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相較于大型企業來說,生存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國家應該給予民營企業更具體、條件更寬松的稅收優惠,促進其發展。雖然,我國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還有一些問題,但經過進一步的完善,一定會發揮出更好的效果。民營企業自身也應該主動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并合法利用,從而達到減輕稅負,以獲得更高的稅后利潤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麗穎,劉明權,劉源.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負效應分析與政策優化——基于419家不同規模企業抽樣調查[J].財政科學,2017(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