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編


在慶典過程中,本刊特約了三位在德國較有影響的學者兼設計師,圍繞“包豪斯對當代設計的影響”這一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王題交流,他們對這一問題表達了各自的看法和主張:
Martin Neubert:包豪斯理念在德國和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了一種設計的公認規則,這個規則被大多數的設計師遵循,可以說成為了設計界的一種法律。如果將包豪斯理念上升到了這種“法律”的層面話,那他的當代價值就不言而喻了,也就說所有的人應該遵循的一種原則,但是這種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根本的目的是給與當代設計一種啟示,一種理論和方法層面的啟示。
Silke Decker:包豪斯對德國設計以及德國設計教育的影響非常強烈,至今仍然如此。我記得在我上學期間(畢業于2008年)不僅要學習包豪斯的歷史,而且還要分析包豪斯家具和其他產品的設計,這種分析和理解的結果被視為一種設計的價值標準,作為一種指導日后自主設計風格的標準。這些理念包括要保證造型的純粹以及實用功能,選擇恰當的材料和使用現代化制作方法,并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證其功能。裝飾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果使用的裝飾沒有什么具體功能,那么馬上就會被質疑。事后看來,我覺得,在我以后創造表達中,一直想要擺脫這種“嚴謹”對我工作的影響,但是學到的基礎將永遠存在頭腦中,并對我產生影響。
Barbara Schmidt: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認為包豪斯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教育推廣的,它創建了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一套體系。并且它并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動。在每個時代都會再度被人提起。在德國,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不論是陶瓷、染織、服裝或者工業設計都要去實踐,去接觸多種材料,這是一種基礎訓練,再在認識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設計。